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洪钢 《中国药事》2017,31(5):467-471
目的:分析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对策,为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阐述国内网上药品销售发展现状和违法表现,分析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结果与结论:从修订法规文件、健全监管体制、完善技术手段、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社会共治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互联网药品销售监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悦 《中国药事》2019,33(11):1206-1211
目的:深刻领会新《药品管理法》条款体现的"四个最严"精神。方法:通过对新《药品管理法》中的制度框架、相关条款的分析,并与现行《药品管理法》对照理解"四个最严"的涵义。结果与结论:药品标准体系和执行要求等条款当中体现最严谨的标准。引入追溯制度、药物警戒制度等创新管理制度,体现最严格的监管。法律责任部分综合运用多种处罚方式,大幅提高处罚力度,体现最严厉的处罚。在执行层面,药品监管系统需要全面升级,避免属地监管形成信息孤岛,出现信息不通、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实现跨部门、跨属地、跨监管层级的信息互通、共享和互认。《药品管理法》此次大规模修订,将推动我国药品监管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施绿燕  柳涛  朱佳娴 《中国药事》2019,33(8):851-856
目的:为提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效能,本文提出了药品上市后各环节的监管对策,为完善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上海市试点情况,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药品上市后生产、流通、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监管策略。结果与结论: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建议通过制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信息上报制度,建立持有人基础数据库和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在对持有人日常监管中从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明确日常监管检查重点、建立跨省监管合作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升对药品上市后的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4.
王海涛  吴彬  倪健 《中国药事》2017,31(10):1107-1112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监督抽验管理,提高我国药品监督抽验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对我国现行药品抽验管理相关规定的了解,通过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1-2014年公布的药品质量公告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目前我国药品监督抽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药品监督抽验存在过于偏重国家基本药物、资源浪费、监管力量相对不足、检验技术未能有效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等问题。建议通过合理制订抽验计划、改善抽验模式以及使用新兴药品监管技术,缓解目前我国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知移动购药的运营现状,对药品类线上线下零售模式(O to O)的监管提供建议。方法:对现行法规进行解读;对我国现有的药品类移动商城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药品类“O to O”零售企业提供的服务和质量参差不齐,现行法规对其约束不够,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尚有不足。结论:建议从监管法规、准入资质、质量检查等方面建立制度,对药品移动购药加强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6.
马进 《中国药事》2018,32(9):1172-1175
目的:探索研究主数据管理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应用。方法:介绍主数据及主数据管理相关概念,以药品品种档案为例,提出通过主数据管理思路来建设药品品种档案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结果与结论:采用主数据管理思路建设药品品种档案是一种可行方案,通过主数据的分发和共享能够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标准化和一致性,从而促进药品品种档案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在我国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应大力推广主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7.
屈浩鹏  赵振宇 《中国药事》2018,32(10):1309-1313
目的:建立药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模型,为建立适合我国药品生产监管实际的分级监管策略提供方法借鉴。方法:依据分类管理理论,以企业风险水平、企业监管记录和监管频率分析研究为基础,对药品生产企业分级监管模型及其参数进行建立和优化。结果与结论:针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需求与药监部门监管能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通过分级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实现了监管能力和监管需求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8.
赵子淇  褚淑贞  吴洁 《中国药事》2019,33(3):250-258
目的:作为医药行业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药品流通企业连接着药品生产企业与需求终端。因此,探究影响药品流通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对公司以及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细致分析药品流通企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药品流通企业业务模块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与结论:通过模型的构建以及输出数据的分析,发现通过各种方式合理控制药品库存、应收账款,增加上下游议价能力,提高药品配送点数,提升投资收益,均有利于药品流通企业获得更好业绩预期。  相似文献   

9.
李军  姜广苓  张中湖 《药学研究》2018,37(12):742-744
目的 探索药品市场技术监管体制与机制改革方向,切实保障全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分析自2006年以来全国药品抽验工作与药品快检工作,研判药品抽验与药品快检职能合并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药品抽验与快检职能合并是实现快检技术下沉与落地,提高抽验效率与效能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假劣药驱逐出市场,除了要提升检验能力,更应调整技术监管的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朱嘉  翁志洁  阮秀芳  张清 《中国药事》2019,33(12):1335-1340
目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引入了国际通行的药品监管理念并吸纳了近几年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这些新变化给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变化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应对举措和建议,推动药品监管模式创新。方法:针对目前药品监管中的实际问题和预期风险,将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的新变化、新要求与ICH相应指导原则中的相关理念、技术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并结合上海市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中积累的相关试点经验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药品监管部门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以品种为主线的全链条监管新模式,落实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中的监管要求,实现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相似文献   

11.
王广平  王颖 《中国药事》2019,33(4):355-364
目的:探索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粗放式监管方式,向精准化监管转变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分类和分级监管措施,探索监管资源配置现状及精准监管的设计思路。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监管人员缺口较大、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食品药品安全精准监管设计思路应从企业产品分类分级、信息化大数据和基层分类分级的三维度考虑;精准监管实施路径,包括加大监管资源投入力度、属地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强化大数据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唐菀晨  王迎利  张熹  宗欣 《中国药事》2018,32(7):874-878
目的:在企业承担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主体责任背景下,研究设计我国药品追溯方案和信息化架构。方法:对比分析欧美追溯体系建设做法和对我国的启发,调研我国药品追溯干系方需求,设计我国药品追溯方案和信息化架构。结果与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方案可厘清各追溯干系方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现药品追溯闭环,保障药品供应链安全;强化药品信息验证,促进购药安全;设计药品追溯协同平台,实现各追溯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充分利用追溯数据,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算法包含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可应用于药物靶标发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候选药物的确定、成药性优化。人工智能算法通过丰富的大数据系统学习可以实现模型的建立和高通量虚拟计算,应用于药物研发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投入成本,进而提高研发成功率。对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与药物研发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静远  梁毅 《中国药事》2017,31(11):1263-1269
目的: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研究比较了典型国家和地区药品追溯体系的建立情况,为完善我国药品追溯体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美国、欧盟以及土耳其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药品追溯体系进行分析,对我国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对比。结果与结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药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日趋凸显。建议我国引入药品信息档案和唯一识别标识码,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国家药品流通信息数据库,逐步健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宗旨的药品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邢花  汤泳潮 《中国药事》2019,33(1):21-24
目的:为我国药品质量飞行检查的不断完善提出建议,以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式深入研究药品质量飞行检查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质量飞行检查现状趋于常态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越来越广泛地运用飞行检查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惩治,效果显著;药品质量飞行检查已经从概念化走向系统化,使药品质量飞行检查系统愈发完善、成熟,但仍存在保密性不足、监管能力有限、数据可靠性不高、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药品质量飞行检查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媒体力量提高检查力度,推行药品飞行检查方式,并与交叉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发挥药品质量飞行检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国权  陈建伟  曹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10):1347-1349,1354
目的 探索构建一套切实可操作的制度化、数据化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标准化模型及运行体系。方法 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交流、风险审核等方面阐述药品质量风险管控的应用研究。结果 宁波市药品监管部门将药品质量风险信息标准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实践应用于药品生产、流通、不良反应监测、药品检验、社会共治等环节。结论 药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化建设不断完善,并提出实施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为当前的药品监管提供科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梳理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为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监管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收集和整理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相关政策,梳理我国互联网药品市场的演变历史和脉络,总结政策对于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影响,并对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互联网药品监管政策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的企业规模、药品种类以及物流运输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后要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性建设、加强对网站的监督、运用信息化进行智能监管,促进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