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瑞芹  李翠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212-2213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带下病的产生主要是脾虚湿滞而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傅青主女科》探究带下病之源在于重视湿邪,其治不拘于古,治病求本,组方精妙,审因论治,使湿邪得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患者用自拟止滞汤加减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方治疗,7日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愈110例,好转56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为92.2%。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带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王永宏教授临诊与学习王永宏教授的医案,并结合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导师治疗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多以"湿""瘀""虚"立论,认为"瘀能滞湿,湿能生瘀""无虚不生湿,无湿不作带""久病多瘀,久病必虚",湿、瘀、虚三者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治疗上以祛湿、活血、扶正为基本治疗原则,随证加减。结论王永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带下病设方平易,用药纯和,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明亮  夏崇芳 《陕西中医》2006,27(10):1191-1192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带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除湿止带汤(土茯苓、黄柏、苍术、白术、黄芪、鸡冠花等)治疗。结果:60例患者总有效率93.66%。结论:本方适用于中医辩证属脾虚湿滞或湿热湿毒阻滞,导致带脉失约之带下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带下病脐疗常用药物调制赋形剂,并总结其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79~2011年)为检索源,检索古代文献和近30年有关脐疗治疗带下病的文章,经统计、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带下病脐疗药物赋形剂规律。结果:在所有的调制赋形剂里面,醋的应用频次是最高的,麻油其次。结论:脐疗治疗带下病最常用的药物调制赋形剂为醋。  相似文献   

6.
带下病为中医常见的四大妇科疾病之一,该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闭经性阴道炎、卵巢早衰、子宫颈炎、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临床上呈现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多以抗生素治疗,疗效有限。自清代傅青主起,诸位医家多从湿辨带。现代医家对带下病的认识有诸多发挥,认为带下病多湿邪化热、夹痰、结瘀,而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带下病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现代中医治疗带下病的诊疗特点,从对带下病的病名认识出发,结合历代古籍文献,旨在为现代中医诊治“带下病”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二方面探讨了傅青主带下病学术思想。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五点:湿注于下,是带下病总病因病机;任督受损,带脉受伤,湿注于下,是带下病经络病机;肝郁脾虚湿注是带下病主要脏腑病机:五色带下辨五证;五色带下性状特征及病因病机同中有异。傅氏对带下病的辨证论治则有以下特色:辨证重在肝郁脾虚,湿邪为患;治法严谨,方有准绳,用药简纯;五色带治同中有异,制方用药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8.
带下病无论病因病机,还是治法方药都贯穿着一个“湿”字,这也是导致带下病缠绵难愈的原因,所以临证时要重视调理肝脾,治湿之根本,并且要善于运用奇经理论治疗带下病,传承中医治疗带下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指以妇女带下量的增多、色质、气味的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病变。奇经中 ,冲任督带四脉在带下病的发病机理上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故本文略述之。1 带下病与冲任二脉  冲任二脉俱起于胞中。冲为血海 ,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 ,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 ,任脉为“阴脉之海” ,总任一身之阴精 ,凡精、血、津液均属任脉总司 ,为人体妊养之本。“带下”一词始见于《内经》 ,其“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的理论 ,一直流传至今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对带下病机 ,全部以冲任损伤立论 ,认为“劳伤血气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金片联合达克宁栓治疗湿热带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收集妇科带下病湿热(毒)下注型48例,经中医辨证符合中医“带下病”湿热(毒)下注型的诊断。治疗上采用口服三金片3次/d,5片/次,疗程60d;达克宁栓0.2g,阴道给药,每晚1次,1枚/次。连续7d为1个疗程。观察带下病湿热(毒)下注型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25例;显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6%。所有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金片联合达克宁栓治疗湿热带下病疗效确切,长期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和肝法治疗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张春玲 《光明中医》2010,25(6):946-948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俗语云:"十女九带",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可见带下病主要病因是湿,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带下病。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从肝论治在带下病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启慧  莫晓枫 《新中医》2018,50(11):253-254
简版: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在中医学中可归属妇人腹痛、带下病、瘕、月经不调等范畴,临床常见反复下腹部坠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西医目前对于慢性盆腔炎尚未找到较佳治疗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1 四物乃妇科之圣药四物汤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 ,主治营血虚滞之证。被誉为 :“妇科众疾之总司”。善治妇科百病 ,许多妇科名家以四物汤为主方 ,通用于包括崩漏在内的妇科诸疾。“妇女以血为本”。经、孕、产、乳都以血为用 ,因此不论是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以及各种妇科杂病 ,不论寒热虚实 ,不论是新病还是久病 ,都与血虚、或血滞、或血瘀、或血热、或血寒有关 ,总不离一个血字。因而在治疗妇科病的配方中必须包含有补血、调血之品 ,四物汤正是补血调血之典范。正如汪昂所说 :“血家百病此方通”。“血虚能补 ,血溢能止 ,血燥能…  相似文献   

14.
完带汤为傅山论治带下病诸方之首,其祛湿之法,颇具特色。概括其要点有四:健脾疏肝以杜生湿之源,燥湿利湿以分消湿浊,理气化滞以使气行湿化,升发清阳则湿不下流。诸法并行,脾健郁舒,湿浊得化,清阳得升,带下自止。  相似文献   

15.
浅谈傅山治疗带下病特色通州市中医院(226300)孙伯青关键词带下病,傅山傅山,字青主,号公他,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名家,以擅长妇科见称。笔者就其代表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带下病的治疗特色作一浅探。1诊治带病从湿立论“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带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冯崇廉教授采用“和法”小柴胡汤治疗带下病之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冯教授认为带下病多以肝郁脾虚、湿热下注为主要病机,治宜用小柴胡汤调和肝脾、和解少阳枢机以治本,加以清热利湿止带之药速决其标。  相似文献   

17.
带下病是中国医学中几千年的名词:跟“带脉”颇有不解之缘,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也是人体上唯一横向走的,它跟腰带一样,围腰一周,约束其等纵行的经脉,妇科病都是在带脉以下,所以又叫“带下病”。《妇人大全良方》中有“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医滋阴凉血除湿法治疗顽固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通过中医辨证确诊为阴虚血瘀夹湿的顽固非炎性带下病的40例患者运用滋阴凉血除湿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滋阴凉血除湿法治疗顽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带下病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带下量、色、质、味等异常为主要表现。常因感受湿邪或各种原因损伤脾气,湿浊内生,流注下焦而成带下。本文通过论述湿邪、脾虚与带下病的关系,探讨健脾除湿法治疗带下病,并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带下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们自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1 2月间 ,采用自制“倍灵栓” ,治疗带下病 30 0例 ,其中显效 1 90例 ,有效 1 0 5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98.33% ,说明“倍灵栓”治疗带下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