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近年来,我区城乡输电网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扩大,电器机械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电烧伤病人也有所增加。作为烧伤护理人员,应注意和探讨这一创伤的特点及其护理,以保证在这一类病情急、变化大、损害重的创伤救治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提高治愈率,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为实现四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罗世新  于英杰 《吉林医学》1993,14(5):313-314
<正> 我院自1960年到1987年17年间共收治电击伤203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心理护理电击伤病人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早期怕痛,表现为烦躁或抑郁,后期怕残、怕死,情绪低落,特别是在截肢术后,已经残废,术后生活、婚姻、家庭等一系列问题都使病人产生悲观情绪,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使病人的情绪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治愈,所以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待病人要热情,语言要亲切,富有同情感,操作认真,动作敏捷迅速。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烧伤的病情复杂,致残率高,在治疗过程中更需精心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笔者在近几年来对电烧伤病人58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电烧伤病人58例(不包括电弧烧伤),男56例、女2例;年龄7~4...  相似文献   

4.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高压电弧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路径、接触点的时间有关。电击伤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和热强度成正比。往往外观组织损伤范围不大,而深部组织破坏严重。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不同于热力烧伤,护理中应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5.
柴剑虹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2):627-628
我院于 1993年 7月~ 2 0 0 1年共收治电烧伤患者 6 9例 ,经急诊治疗及精心护理 ,行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全部耐受了修复手术 ,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6 9例电烧伤 ,共有 2 0 1个损伤部位 ,其中高压 2 0 0 0~ 10 0 0 0V损伤 42例 ,低压 380V以下电击伤 2 7例。患者男 5 9例、女 10例 ,年龄 7~ 46岁 ,烧伤面积为 2 .5 %~ 18%TBSA。伤后到入院时间是 0 .5~ 72h ,平均 2 .5 9±1.5h ,住院时间 34 .8± 2 5 .3d。创口的损伤程度用深烧伤判断指数和四度烧伤分类方法诊断〔1 ,2〕 。上肢的创口占…  相似文献   

6.
电抽搐治疗的护理伍仕兰王兵(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电抽搐治疗(ECT)[1]又称电休克治疗,目前仍为精神科特殊治疗之一。它对治疗内源性抑郁症疗效最好,特别是对有顽固性自杀的重症抑郁,ECT为首选;对控制兴奋、躁动、伤人、毁物等疗效良好;对紧张型木僵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1~1994年共收治手部电烧伤病人36例,占同期全部电烧伤病人的69%,截指率占36%。为此我们对36例手都电烧伤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主动积极向病人解释病情,耐心疏导病人心理障碍,消除病人思想疑虑和自卑心理‘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使病人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2密切观察病情:病人入院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并注意防治感染。对病人患手行暴露方法.清创后涂SD-Ag或深碘保痴,使之处于功能位并抬高,防止受压,并随时观察息手有无进行性肿胀及本稍血运、皮温…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疗法(ECT)由Nordenstrom(1978)创立.1987年引入我国应用于癌症治疗[1].自1994年始,我科使用国产SDZLY-Ⅲ型生物电场治疗仪治疗癌症89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医师密切配合,给予治疗前心理护理、治疗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治疗后的生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胃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9年来对胃息肉采用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法切除息肉 ,共 389例 ,均取得成功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胃息肉切除术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  了解病人各脏器功能 ,尤其是凝血机制 ,如有障碍者纠正后 ,再施行手术。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 ,实施该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过程 ,减少其恐惧感 ,解除患者的疑虑 ,使病人精神放松 ,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以配合治疗。手术前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水、禁烟 ,术前 5~ 10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 ,以减少咽部的反应 ,便于顺利进流 ,…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电子肠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手术396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电烧伤是一种复合损伤,是电流进入人体由电能在机体内转变成热能所造成的创伤。高压电烧伤除局部皮肤烧毁外,常可引起肌肉、血管、神经、骨骼坏死。电烧伤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和热强度成正比。往往外观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0例息肉患者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充分的肠道准备和术前造口定位,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演示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家族成员定期复查。结果260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肠穿孔发生、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能演示造口护理技能,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减轻或消除患者对手术和造口的恐惧、痛苦和自卑心理,改善术前营养状况,充足的肠道准备和术前造口定位,防治术后并发症,演示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168例在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 顺利实施168例息肉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推广,小儿肠息肉的治疗得到了飞速的进展。电子肠镜下切除小儿肠息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既避免剖腹之苦,又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我院于2004年3月~2006年12月在电子肠镜下电凝电切除小儿肠息肉,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5.
<正>心室电风暴(VES)又称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VES做出明确的定义:24h内自发2次或>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5例心室电风暴患者,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0例电痉挛治疗(ECT)适应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分析,ECT治疗对自杀、木僵紧张、兴奋躁动有良好的缓解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事故发生率达8%,与工作疏忽、术前对病人监管不力、术后床前护理不到位有关.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杨冬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03-304
目的总结心室电风暴急救中的护理经验,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9例心室电风暴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7例,死亡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率77.8%。结论抢救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分工明确,争分夺秒,正确识别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中的预警信号,熟练掌握除颤器的准备和使用,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速度,深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8.
电击伤俗称触电。当人触电后 ,在瞬间可致人体严重伤害 ,除局部灼伤外 ,可致电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 ,甚至立即死亡 ,死亡率高。我院急诊科于 1994年 6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电击伤病人 3 9例 ,急救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人 3 9例 ,男 3 3例 ,女 6例 ,年龄 10~ 55岁 ,平均年龄 3 1岁。伤后平均就诊时间 12分钟 ,最短 3分钟 ,最长 3 0分钟。抢救成功恢复心跳时间最短 4分钟 ,最长 4 0分钟。 2 8例在半小时内恢复自主呼吸 ,3例分别在 4 5分钟、 80分钟、3个半小时恢得自主呼吸。 2 0例出诊接诊 ,19例其他人或家属送来急诊。2 方 法…  相似文献   

19.
朱敏  吴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24-1224
电击伤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搏呼吸停止,因此电击伤就诊时病情急、重、危、难,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对重症触电而致昏迷、呼吸心搏停止者,早期心肺复苏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为此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制订了急救程序,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科共救治电击伤17例,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最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有非婚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潜伏期3—8个月,发病年龄在20—60岁,好发部位:男性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阴囊;女性见于大小阴唇、前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