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甲状腺手术而误伤、误切甲状旁腺而导致永久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甲旁减)占手术的1~1.7%,一般术后1个月即可确诊。而术后数年才出现甲旁减表现者极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于甲状腺手术后3年方有甲旁减表现,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29岁,住院号64576。于1990年5月22日入院。患者1978年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无不适。1981~1990年间先后5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发作持续约10分钟自行缓解,一直  相似文献   

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少和(或)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类型有继发性甲旁减和特发性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主要由于甲状腺或颈部手术误将甲状旁腺切除或误伤所致,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不明,比较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旁减 )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对 10例术后甲旁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甲旁减中占 9例为甲状腺手术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引起 ,临床特点表现为抽搐、手足感觉异常、癔症样表现或痫性发作。目前治疗主要以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纠正低钙血症。结论 :继发性甲旁减并不少见 ,尤其是颈部手术 ,临床表现不特异 ,易误诊 ,应常规作血钙、磷、镁等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和范围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低钙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全切患者115例,按手术切除范围分为甲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颈淋巴结清扫组,对比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全切、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比率分别为13.2%、31.4%和73.8%,出现低钙血症者和症状性低钙血症者的比率分别为15.8%、34.3%、73.8%和5.3%、20%和47.6%。甲状腺全切+颈淋巴结清扫组PTH及血钙水平异常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甲状腺次全切除组和甲状腺全切术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的低钙血症和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42.6%和25.5%。结论甲状腺癌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有显著影响,应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纳米碳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甲状旁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钙、PTH平均水平为(2.26±0.41)mmol/L、(20.69±0.98)ng/L,高于对照组的(1.82±0.34)mmol/L、(13.17±0.85)ng/L,观察组血钙降低与正常者PTH水平为(14.26±0.92)ng/L、(28.74±1.21)ng/L,高于对照组的(7.68±0.71)ng/L、(17.01±1.08)ng/L,同时观察组PTH降低者血钙水平为(1.97±0.27)mmol/L,高于对照组的(1.43±0.2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暂时性甲旁减恢复时间为(16.85±4.87)d,短于对照组的(42.14±10.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暂时性甲旁减、组织中存在甲状旁腺、血钙降低、PTH降低等发生率分别为5.71%、2.86%、17.14%、14.2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中对甲状旁腺保护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术后甲旁减发生概率,从而为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与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转移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清扫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淋巴结清扫,实验组患者在纳米碳示踪显影后再进行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甲状旁腺误切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甲状旁腺素及血钙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 0. 05)。实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术前甲状旁腺素及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及淋巴结清扫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提高淋巴结清扫效率,降低对甲状旁腺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之间收治的74例甲状腺疾病病例,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者43例(实验组),其中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9例,一侧腺叶加对侧次全切除术24例.采用传统不暴露甲状旁腺法者31例(对照组),其中双侧甲状腺全切术3例,一侧腺叶加对侧次全切除术以及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8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经查血钙、血磷判断,并根据术后血钙情况进一步查甲状旁腺素.在实验组中,仅在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中出现手足麻木或抽搐4例,且在术后1~4周内完全恢复正常.对照组中发生7例手足麻木或抽搐,有3例在术后1~4周内完全恢复正常,有2例在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其余2例随访超过1年,一直服用钙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熟悉甲状旁腺的解剖层次及变异,进行精细被膜解剖,可以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最大可能保留甲状旁腺的功能,减少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与否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钙离子(Ca~(2+))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全切术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行甲状旁腺保护50例(观察组),常规处理4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a~(2+)、PTH水平,统计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可导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a~(2+)、PTH水平下降,而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干预能减少血清Ca~(2+)、PTH下降幅度,降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1例行甲状腺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C组(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各73、47、31例。观察术前术后三组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手术效果(以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及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评估)、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术前三组i PTH、C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组i PTH、Ca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A组i PTH、Ca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且术后三组之间i PTH、Ca、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仅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显著低(P0.05);三组手术成功率均高达100.00%,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仅A组复发率较C组明显低(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及预后效果方面较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常武 《临床医学》2020,40(1):19-21
目的研究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对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集束状结扎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甲状腺全切术、精细化被膜解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及甲状旁腺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组织清除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受损发生率(6.67%,3/45)、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发生率(2.22%,1/45)低于对照组[24.44%(11/45)、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运用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术后患者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335-1336
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有效性。将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50例。次全切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全切组则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再次手术率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全切组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次全切组,复发率、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次全切组(P0.05)。全切组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与次全切组无显著差异(P0.05)。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效果,可控制临床症状,且可更好预防复发,降低再次手术率,但术后容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需加强重视,强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术式对甲状旁腺损伤的影响及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9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1例,术后无低钙血症发生;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清扫20例,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5.00%,1/20);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同侧中央区清扫108例,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8例(7.41%,8/108);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清扫46例,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 8例(17.39%,8/46 ).低钙血症总发生率17例(8.72%,17/195),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误切甲状旁腺31例(15.90%,31/195),其中位于甲状腺腺体为12例,位于中央区为19例,仅1例(0.51%,1/195)表现为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甲状腺癌手术术式的扩大增加了甲状旁腺损伤的可能,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术者熟悉掌握甲状旁腺解剖,保留甲状旁腺血供,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探讨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H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甲状腺癌全切术和131Ⅰ清甲治疗,观察治疗后并发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并根据131Ⅰ显像及Tg含量检测结果进行疗效评定,随访1年,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声嘶、感染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手足麻木。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随访1年期间复查颈部B超,未见甲状腺床及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也未见甲状旁腺功能持续性减退。结论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HCT,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我院近10 a来收治的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减称甲旁减)1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0~47岁,病程4个月~8 a.特发性甲旁减9例,继发性甲旁减(有甲状腺手术史)1例.临床表现:癫痫大发作7例,局灶性发作2例,精神运动发作1例;Chvostek6例,Trouseau4例.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补充钙剂后,未再发作癫痫,脑电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程度对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全切组(n=40)与部分切除组(n=45),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变化及术后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术后1、3、5 d,两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水平均低于术前,部分切除组均高于全切组(P0.05)。部分切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低于全切组(P0.05)。结论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状腺患侧叶及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9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切组和研究组,各47例。全切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研究组采用甲状腺患侧叶及峡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用药量)、甲状旁腺素水平、血清钙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年用药量小于全切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全切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甲状旁腺素、血清钙水平高于全切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全切组的19.15%(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患侧叶及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能改善手术情况,减轻对甲状旁腺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激素类药物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2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激素类药物类型将患者分为4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央区淋巴清扫术。A组术中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创面喷洒治疗,术后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B组仅术后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C组仅术中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创面喷洒治疗;D组术中、术后均未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统计各组患者术后3 d低钙血症总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低钙血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结果术后3 d D组共发现11例低钙血症,总发生率为28.95%,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术后3 d低钙血症总发生率2.94%,为最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按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D组(23.68%)、C组(9.09%)、B组(6.94%)、A组(1.47%),各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3 d低钙血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为21.05%,明显高于A组、B组、C组,其中A组总发生率1.47%,为最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应用激素类药物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4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旁低)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871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单侧甲状腺叶术后暂时性甲旁低2例(2/1291),无永久性甲旁低。双侧甲状腺叶手术后暂时性甲旁低20例(20/2580).永久性甲旁低2例(2/2580)。结论熟悉甲状旁腺的解削及变异,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根据原发病及术式选用旁腺解剖区域保护法和保留后方被膜。旁腺探查显露保护法,能避免旁腺损伤因素.是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甲旁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处理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795例甲状腺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390例,其中完全断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207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2例(2/207),永久性甲旁低0例(0/207);先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缝合残留腺体及被膜后松开结扎线者183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1例(1/183),永久性甲旁低0例(0/183)。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405例,其中完全断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201例,术后暂时性甲旁低28例(28/201),永久性甲旁低2例(2/201);先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血管束,缝合残留腺体及被膜后松开结扎线者20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旁低4例(4/204),永久性甲旁低0例(0/204)。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中两种处理血管的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两种处理血管的方法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先结扎后松开甲状腺上下动静脉较完全断扎上下动静脉对保证甲状旁腺的血供、防止及降低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系膜分层解剖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术,通过评价术中上位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监测,总结系膜分层解剖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应用系膜分层解剖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中上位甲状旁腺的显露率、原位保留率及术后甲状旁腺素、钙离子水平,并对病例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3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其中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2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1例。上位甲状旁腺显露率为93.9%(62/66),其中双侧均显露患者30例,单侧显露患者2例;上位原位保留率为96.8%(60/62)。术后发生低钙血症7例,其中5例出现指端及口周麻木,2例无症状,无抽搐症状。随访1个月,复查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正常,无一例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系膜分层解剖法处理甲状腺上极,能够提高上位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提高原位保留率,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