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21年6月,我国顺利通过WHO消除疟疾认证。但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疟疾病例,因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的死亡病例每年均有报告;由输入性疟疾导致的继发病例时有发生,由于原疟疾流行区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在疟疾消除地区由输入性病例再次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依然较大。本文就消除后阶段我国疟疾防控工作面临的风险、监测与响应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工作重点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措施。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 ,防止其引起传播[1] 。现将 2 0 0 2~ 2 0 0 3年全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血检 由市、县、乡 (镇 )医疗卫生机构对就诊的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 ;乡 (镇 )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对流动人口造册登记 ,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采血送检 ,查出疑似疟疾病例 ,将血片及采血送检单送县卫生机构核实诊断 (市、县查出本地感染恶性疟和输入性恶性疟继发病人时 ,将病人血片及个案调查表及时报自治区疾控中心复查 ) ;县、乡防保人员对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九江市消除疟疾考核结果,总结全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为消除后监测工作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江西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要求,2013–2016年对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九江市最后1例本地疟疾感染病例发生于2008年。2010–2016年全市共发现境外输入疟疾报告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血检不明原因发热病人67 501例,发现血检疟原虫阳性13例,阳性率为0.02%,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13个县(市、区)消除疟疾工作综合考核得分为88.75~98.15分,均达到了考核评估标准。结论 九江市13个县(市、区)均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九江市消除疟疾考核结果,总结全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为消除后监测工作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江西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要求,2013–2016年对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九江市最后1例本地疟疾感染病例发生于2008年。2010–2016年全市共发现境外输入疟疾报告病例20例,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血检不明原因发热病人67 501例,发现血检疟原虫阳性13例,阳性率为0.02%,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13个县(市、区)消除疟疾工作综合考核得分为88.75~98.15分,均达到了考核评估标准。结论 九江市13个县(市、区)均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福建省疟疾消除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为制定疟疾消除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对福建省85个县(市、区)级疾控机构开展基层疟疾防治能力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疟疾防治经费、技术人员数量、药品储备、检测仪器、定点医院、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培训等,结合消除疟疾后2016—2020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按照输入再传播风险等级,分析福建省消除疟疾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福建省2016—2020年共血检92 280人份,阳性505例(0.55%),均为输入性病例。就诊的505例疟疾病例中,初诊在基层(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就诊的占23.37%(118/505),基层初诊确诊占比27.97%(33/118)。94.12%(80/85)的基层疾控机构3年内(2018—2020年)有疟疾防治经费,平均为0.97万/(年·县),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的疾控机构年平均经费(1.35万元)高于潜在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0.88万元)(t=2.16...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百色市12个县(市、区)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消除疟疾工作经验。方法依据《消除 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2014-2015年对百色市12个县(市、区)开展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并对考核评估资料进 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起,百色市连续6年均无本地感染疟疾及输入性继发病例报告;所有县(市、区)都撰写了《消除 疟疾自评报告》,并对历年来的疫情资料进行了详实收集。12个县(市、区)均未发现疟疾漏报和迟报现象。考核评估综 合得分最高为96.58分,最低为90.76分,平均为93.77分。各项得分中,对考核最终得分影响最大的是“现场考核”得分。 结论百色市12个县(市、区)均通过了市级消除疟疾考核。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开展消除后疟疾监测,加强前往疫区回 归人员排查,及时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采取规范化及时治疗,确保无本地及输入性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2015年WHO发布了《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疟疾疾病负担降低90%"的目标。当前,许多已经实现无疟疾状态的国家正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威胁。在中国,随着消除疟疾进程的加快,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潜在威胁和主要挑战。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在消除疟疾阶段和消除后有效开展输入性疟疾的风险评估、防止因输入引起的继发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云南省边境地区疟疾传播风险,为边境地区调整疟疾防控措施和消除疟疾行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已经建立的疟疾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收集云南省2012-2014年边境地区20个县197个乡(镇)的疟疾疫情、传疟媒介分布和机构工作能力等数据资料。经专家会商确定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并对197个乡(镇)的各评价指标按照赋值标准进行评分,计算疟疾传播潜能指数(TPI)、消除疟疾防控能力指数(ICI)和疟疾传播风险指数(MRI),用离差法对各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乡(镇)的疟疾传播风险等级分类地图。结果按TPI划分等级,197个乡(镇)中,Ⅰ级(高传播潜能)乡(镇)共2个,分别是盈江县的那邦镇和沧源县的班老乡;Ⅱ级(中传播潜能)乡(镇)共11个,Ⅲ级(低传播潜能)乡(镇)共184个,在各县均有分布。按ICI划分等级,197个乡(镇)中,Ⅲ级(疟防能力弱)乡(镇)共4个,分别是西盟县的中课乡、腾冲市的中和镇和滇滩镇、景洪县的勐罕镇;Ⅱ级(疟防能力中等)乡(镇)共20个;Ⅰ级(疟防能力强)乡(镇)共173个,在各县均有分布。根据MRI分级,197个乡(镇)划分为3个风险等级,Ⅰ类(高传播风险)乡(镇)共2个,分别为盈江县的那邦镇和沧源县的班老乡;Ⅱ类(中等传播风险)乡(镇)共12个;Ⅲ类(低传播风险)乡(镇)共183个,分布于20个边境县。结论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197个乡(镇)中,疟疾传播风险中等以上的Ⅰ、Ⅱ类乡(镇)所占比例小于5%,大部分乡(镇)的疟疾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西省疟疾流行因素研究和消除疟疾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7年江西省以县为单位疟疾疫情和人口数据、历史流行虫种和传播媒介等资料,建立江西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利用ArcGIS 10.3软件进行江西省疟疾发病数据分析和时空展示,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发病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50–1975年高峰期、1976–1997年持续下降期和1998–2017年低水平波动期,期间经历了疟疾发病率下降、流行区范围缩小、流行程度显著降低到无本地感染病例的过程。疟疾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转移,最后在平原聚集、滞留、徘徊和消散的过程;疟疾流行虫种经历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向单一间日疟流行,再到输入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多种按蚊分布的复合媒介地区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变化过程。结论 自2012年起江西省连续多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阻断了疟疾传播,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疟疾继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2006-2014年疟疾流行病学特点及态势,为增强对消除疟疾巩固阶段输入性疟疾监测及防控的能力,为2015年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06-2014年百色市12个县(区)当地发热居民、发热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百色市共监测本地发热患者425 696人次,外出务工返回人员25 754人次,外来人员44 133人次,3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0 47%、0.165%和0.029%。共检出疟疾患者59例,其中本地感染疟疾3例和输入性疟疾56例,其中恶性疟29例,间日疟27例,卵形疟1例,未分型(临床诊断)2例。结论百色市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且恶性疟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所辖8个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防治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地最后1例疟疾病例所在自然村,采制不少于200人份的居民滤纸血样品并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308例疟疾病例,疟原虫血检323 002人次,阳性272例,阳性率为0.08%;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19例和3例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除清河区外,7个县(区)采集居民滤纸血样品1 420人份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6家单位平均分为20分,金湖县和淮安区平均分均为19.6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洪泽区平均分最高,为20分;淮安区平均分最低,为18.8分。淮安市8县(区)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均在97分以上。至2016年,淮安市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淮安市8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以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为调整疟疾防治措施、指导消除疟疾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 析。结果2008-2014年南通市累计报告疟疾30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7/10万。305例疟疾病例中,本地间日疟病例 26 例(8.52%),输入性病例279 例(91.48%);男性占90.49%(276/3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59 岁占91.48%(279/ 30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安县、海门市和通州区,分别为80、71例和41例,占全 市输入性病例总数的68.82%(192/279)。自2011年起全市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开发区和 港闸区已通过江苏省消除疟疾考核。结论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疟疾病例数大幅下 降,2011-2014年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通过消除疟疾考核。今后应 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继续推进全市消除疟疾工作。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malaria prevalence after the 2014 earthquakes in Ludian, Yongshan, and Jinggu counties, Yunnan Province, China.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epidemiological data and made a risk assessment of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From January 2005 to July 2015, 87 malaria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three counties, most of which (81.6%) occurred between 2005 and 2009, with five cases reported in Jinggu County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uly 2015, of which one case was reported after the earthquake. In addition, no local transmission occurred in the three counties from 2010, and 95.5% of imported malaria occurred in patients who had returned from Myanmar. The townships of Lehong, Qingsheng, and Weiyuan were the main endemic areas in the three counties. The probability of malaria transmission in the three counties was low, but Jinggu County had a higher risk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infected patients and an appropriate vector. With sporadic cases reported annually, close monitoring should continue to enhance early detection of a possible malaria outbreak.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西省疟疾流行因素研究和消除疟疾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7年江西省以县为单位疟疾疫情和人口数据、历史流行虫种和传播媒介等资料,建立江西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利用ArcGIS 10.3软件进行江西省疟疾发病数据分析和时空展示,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950–2017年,江西省疟疾发病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50–1975年高峰期、1976–1997年持续下降期和1998–2017年低水平波动期,期间经历了疟疾发病率下降、流行区范围缩小、流行程度显著降低到无本地感染病例的过程。疟疾流行区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转移,最后在平原聚集、滞留、徘徊和消散的过程;疟疾流行虫种经历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向单一间日疟流行,再到输入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混合流行。传播媒介经历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等多种按蚊分布的复合媒介地区向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变化过程。结论 自2012年起江西省连续多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阻断了疟疾传播,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疟疾继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该省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选择江苏省7个县(市、区)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捕获按蚊,观察各监测点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结果 2013-2015年,江苏省7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共捕获中华按蚊11 041只,未发现嗜人按蚊;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泗洪县,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6 724只;最少的是盱眙县,3年共捕获34只。2013-2015年,江苏省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上半月、8月上半月和7月下半月。该期间内7个监测点采用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 421只;泗洪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多,为1 085只;赣榆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少,为13只。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晚上19:00-20:00,在该时段共捕获中华按蚊525只,占捕获总数的21.68%;此后,捕获数量随时间的延后而逐渐减少。结论 江苏省个别地区中华按蚊密度仍较高,应做好消除疟疾阶段疫情和媒介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流行现状,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根据全省疟疾流行程度与特征,选择原本地病例较多的宿迁市泗洪县和输入性病例较多的扬州市宝应县为国家级疟疾监测哨点;选择无锡市宜兴市、徐州市睢宁县、常州市武进区、南通市海安县、连云港市赣榆县和淮安市盱眙县6个县(市、区)为省级疟疾监测哨点。收集疟疾监测哨点基本情况以及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人个案调查、疫点调查和处置等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江苏省8个疟疾监测哨点共血检发热病人92 48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1.15%;检出疟原虫阳性61例,阳性率为0.07%。61例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并在网络直报3 d内完成血片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发现,61例疟疾病例初次就诊主要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37.70%,23/61)和县级医疗机构(50.82%,31/61),明确诊断也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45.90%,28/61)和县级医疗机构(47.10%,29/61);初次就诊确诊率为90.16%(55/61);48例由公司外派出国,34例有同行人员。结论 江苏省疟疾监测哨点较好地发挥了监测作用,有效推动了全省消除疟疾工作。今后的疟疾监测工作应建立多部门合作模式,形成协查机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浙江省疟疾重点监测地区疫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9年浙江省疟疾重点监测县(市、区)疫情,了解新形势下浙江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适宜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对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部分小学生采用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对疟疾媒介进行监测。结果 7个疟疾重点县(市、区)共查出39例疟疾病例,发病率为0.75/10万。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0 485例,发现疟原虫阳性5例,阳性率为0.048%;血检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发热病人5 393例,发现疟原虫阳性34例,阳性率为0.63%,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媒介监测所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2个县(市)小学生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0.67%。结论浙江省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仍需加强监测力度以有效控制疟疾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掌握该县输入性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2005-2015年该县输入性疟疾疫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东海县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26例,其中恶性疟101例,占80.19%;卵形疟13例,占10.32%;间日疟7例,占5.56%;三日疟4例,占3.17%;混合感染1例,占0.79%。病例分布于14个乡(镇),主要集中在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共占病例总数的63.49%。全年均可发病,4月出现发病高峰,与病例归国时间有关。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0~55岁,其中25~50岁占90.70%。结论 近十年来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防治上应以劳务输出、出国经商人员较多的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疫点处置及蚊媒监测,并加大防治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传播风险,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4年广西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以及所辖14个地市的疟疾疫情年报表,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14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84例,较2013年(1 251例)减少了85.29%,发病率为0.35/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四种疟疾病例均有发现,恶性疟病例最多,占49.46%;卵形疟次之,占32.07%。病例分布于区内11个地市中的32个县(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5.76%。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37%;20~49岁青壮年占87.50%。病例来自非洲的14个国家和东南亚的2个国家;非洲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6.41%,其中加纳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8.37%;东南亚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3.59%。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86.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主,间日疟、卵形疟病例回国?发病时间较长。结论 非洲、东南亚是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国,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可能存在休眠子所致的疟疾复发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