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2—2013年甘肃省武威市腹泻住院儿童病例中病毒性腹泻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武威市5岁以下儿童确诊腹泻的住院病例信息及其粪便标本,采用RT-PCR、ELISA和PCR方法检测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原体(星状病毒、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 2012—2013年611例腹泻住院儿童病例中病毒性腹泻病原体检出率74.14%(453/611),其中星状病毒9.98%、肠道腺病毒13.91%、轮状病毒40.92%、杯状病毒40.43%,腹泻病毒混合感染检出率25.53%(156/611),男性儿童检出率74.38%(302/406)、女性儿童检出率73.66%(151/205);腹泻病毒检出率2013年75.17%(227/302),2012年为73.14%(226/309),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5.57%(79/309)和25.50%(77/302);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标本中P分型为P[6](20.80%,52/250)、P[4](14.40%,36/250)和G分型G3(17.60%,44/250)。结论 2012—2013年武威市住院儿童腹泻病例中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 (Chlamydiapneumoniae,Cpn)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 ,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CAP)常见三种病原体 (肺炎球菌、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中之一 ,大约 10 %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与Cpn相关。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 ,Cpn可能引起严重的CAP和呼吸道感染。CAP并发症的出现 ,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 :轻症肺炎、中等程度肺炎和严重肺炎。4 9 %Cpn患者 ,4 4 %支原体患者 ,6 3%军团菌感染者与其他病原菌协同感染 ,这些微生物与CAP中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球菌协同感染。经验治疗包括使用抗典型 …  相似文献   

3.
莫西沙星的临床药理学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世界范围内 ,对治疗呼吸道感染 (respiratorytractin fections,RTIs)的常用抗生素 ,细菌的耐药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如β 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同时 ,人们也已认识到RTIs的病原体还可包括革兰阴性菌 (如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和一些“非典型”病原体(例如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和肺炎支原体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细菌性 )的病例中 ,2 3 %~ 60 %的患者涉及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7%~ 42 %的患者涉及卡他莫拉菌感染[1 ] 。而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中 ,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目的 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对非典型致病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6月CAP患者共 10 3例。分别检测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别扩增肺炎支原体P1黏附蛋白基因及肺炎衣原体 16SrRNA基因。应用酶免疫测定 (EIA)方法检测尿中嗜肺军团菌抗原。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结果  10 3例CAP患者 ,病原体检出率为 48.5%。 2 3例 (2 2 .3 % )检出肺炎支原体 ,3例 (2 .9% )检出嗜肺军团菌 ,2例 (1.9% )检出肺炎衣原体。 12例分离出肺炎链球菌 (11.7% )、9例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 (8.7% )、7例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6.8% )。 6例患者存在混合感染 (5.8% ) ,其中 5例为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体。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 ;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老年人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5例患者中检出病原体343例(40.1%),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肺炎衣原体;检出病原体阳性343例中感染双重病毒的45例(13.1%),三重及以上11例(3.2%),老年人肺炎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老年人肺炎患者中男性患者病原体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有差异,春季和冬季的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肺炎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在性别间和季节性存在差异,在感染年龄上无差异,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其他病原体流行有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董亮  陈明 《山东医药》2006,46(4):66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现状,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保护好目前没有耐药或耐药株较少的抗菌药物,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是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构成1.1国外CAP病原体构成1门诊CAP患者:细菌培养以肺炎球菌最常见,占9%~20%;血清学检查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占13%~37%,肺炎衣原体约占17%,军团菌占0.7%~13%。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CAP的病毒感染占36%。2非ICU的CAP住院患者:北美近30年来的15篇文献回顾分析表明,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占20%~60%;其次是流感嗜血杆菌,占3%~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3年3月— 2018年7月H7N9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福建省共确诊H7N9病例108例:因病毒性不明原因肺炎确诊的病例(肺炎病例)占84.26%(91/108);发病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合计占95.37%(103/108);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集中性。肺炎病例中,男性占81.32%(74/91),发病年龄为54.9± 17.1岁,发病前有禽类接触史者占91.21%(83/91);病例预后与病例发现方式关系密切,与其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年龄、发病-诊疗的时间间隔间均无显著关联。结论 加强福建省H7N9防控工作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着重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全球范围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构成和耐药性存在地域性差异。大量国外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是CAP的最主要病原体,而与国外不同,在我国已经完成的两项全国多中心成人CAP调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却分别达到了20.7%和38.9%,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分离率分别为10.3%和14.8%),成为成人CAP最常见的致病原。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自2000年日本学者首次发现耐大环内酯类的肺炎支原体菌株之后,世界各国陆续出现类似报道,而我国的耐药形势则更为严峻,北京及上海先后报道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均超过90%。但国内研究数据主要局限于儿童,关于成人CAP患者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报道仍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9项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32例住院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住院当天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感染9项病原体的Ig M抗体。结果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出阳性者共1166例,占38.46%(1166/3032),其中单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1151例,占98.71%。阳性患者中感染肺炎支原体(MP)占70.28%(809/1151),腺病毒(ADV)占10.69%(123/1151),乙型流感病毒(Flu B)占6.95%(80/115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IV)分别占6.60%(76/1151)及3.56%(41/1151),甲型流感病毒(Flu A)仅占1.91%(22/1151)。未发现Q热立克次体(COX)、嗜肺军团菌(L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者。结论 MP、ADV为黄石地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对疑难病例早期进行9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封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原学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1275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早期特异性抗体Ig M: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对病例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季节、等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12755例患儿标本中有3636例阳性,阳性率为28.51%。6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依次为:MP 15.03%、ADV 11.13%、IV 7.76%、RSV 3.03%、CP 1.24%、PIV 0.4%;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春、夏季节相对较高;4-6岁组阳性率最高,1岁组感染率最低。结论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以MP及ADV为主,其次是IV,其感染有季节、性别、年龄差异性;病毒混合感染中以MP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病毒性肺炎再次引起重视,据保守估计,全球成人病毒性肺炎每年至少发生1亿例。呼吸道病毒被认为是成人近1/3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特别是流感病毒(A和B)、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冠状病毒。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启示而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早发现、早...  相似文献   

12.
Klebsiella杆菌是1882年第一次为Friedl(?)nder证实为能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但肺炎杆菌肺炎(Friedl(nder杆菌)甚为少见。晚近由于抗菌素的应用日益广泛,肺炎杆菌肺炎的发病数有增加趋势。今将本院从1958年到1964年5月所发现的病例作一报告,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重视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和防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 A)、乙型流感病毒(INF B)、副流感病毒(PIVs)等9种病原体IgM。结果:569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检出非典型病原体例数和感染率分别为:15例(17.0%)、7例(12.5%)、29例(20.0%)、34例(32.1%)、3例(5.2%)、5例(7.8%)、2例(3.8%)。各种呼吸道疾病皆有非典型病原体检出,位居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是INF B(28.2%)、MP(24.3%)、INF A(12.5%)、PIVs(10.4%)、LP(9.6%)。各种呼吸道疾病,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1例,感染率64.2%;2种及2种以上混合感染34例,感染率35.8%。结论:各种呼吸道疾病,无论是感染因素所致,还是非感染因素所致,都存在不同种类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并且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必须重视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防治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施毅 《山东医药》2000,40(19):51-52
非典型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一组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胸部 X线特征和对抗生素治疗有反应的肺炎。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 ,多为干性咳嗽 ,偶见咯血 ,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 ;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 ;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 ,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 ,与典型肺炎相对应 ,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6 0年代 ,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但随后又发现了其它病原体 ,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 ,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梧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定性检测九种呼吸道感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Ig M抗体,分别是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结果呼吸道病原体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20.97%,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次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分别是15.80%、2.43%、1.97%。一年中,秋季血清阳性率最高(50.00%),其次冬季(20.13%),与春季、夏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中,青年血清阳性率最高,老年组血清阳性率最低。18例B型流感病毒血清阳性中,合并支原体血清阳性9例(9/18=50.00%),12例副流感病毒中,合并支原体7例(7/12=58.33%)。结论 :梧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吸道病毒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较高,并以肺炎支原体最高,其次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且青年组较老年组发病率高;以秋、冬季节高发;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血清阳性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经国内外研究证实,MP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重症MP肺炎病例也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体流行情况。方法取11299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分泌物、痰液或肺泡灌洗液,采用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多重PCR法检测12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11299例样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8742例,阳性率为77.37%,其中,单纯感染6943例(79.42%),混合感染1799例(20.58%)。阳性标本中鼻病毒(HRV)阳性标本最多,2859例,阳性率25.3%;其次为肺炎支原体(MP),2047例,阳性率18.12%。不同性别患儿中,HRV和MP的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是郑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最常见病原体。12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随月份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和肺炎衣原体(Ch)的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无关,其他病原体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春季球形肺炎病原体的构成,为春季球形肺炎的治疗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方法留取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19例球形肺炎患者病原体检测,病毒抗体阳性为17例(89.5%),非典型病原体抗体阳性为9例(47.4%),细菌为1例(5.3%)。其中流感病毒感染为14例(73.7%),混合病毒感染为8例(42.1%)。结论春季发生的球形肺炎治疗上不能单纯的依据传统的球形肺炎病原体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切不要忽略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和艾滋病同属于中医"疫"的范畴,艾滋病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合并感染统计还不明确,考虑同为病毒性传染病,并有长期共存的可能,本文从病原体、抗病毒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初步阐述,为下一步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3 850例于2014-01-2014-12就诊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1.00%,各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MP,16.92%)、乙型流感病毒(IFNB,6.01%)、腺病毒(ADV,4.4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55%)、副流感病毒(PIV,1.29%)、肺炎军团菌血清I型(CP,0.45%)、甲型流感病毒(IFNA,0.25%)、肺炎衣原体(CP,0.07%)、Q热立克次体(RB,0.04%)。其中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0.12%,MP和IFNB混合感染率为29.98%。MP在2014年全年都维持较高的流行水平,并在6月和9月出现2次流行高峰;IFNB在冬春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其中以1月份发病率最高;ADV在春季出现了流行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以3月份发病率最高。结论:2014年武汉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MP、IFNB和ADV为主,并且混合感染情况严重,了解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