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2007-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发表的中英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性艾中心的学术科研水平。方法统计2007-2010年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发表的艾滋病研究的论文总量、第一作者的构成、被引用频次以及中文论文出自核心期刊比率和英文论文SCI收录比率;统计中英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和普赖斯指数。结果性艾中心在2007-2010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文数量,论文被引次数和每年篇均影响因子(IF)稳步增长。结论疾控中心性艾中心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论文分析,从一个侧面看该所的科技活动。 方法 收集2002年组建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5年来发表的所有论文信息,检索web of knowledge,以2002年为基线,进行数量、类型及其被引频次分布的纵、横向分析。 结果 2002-2006年,在国内外48种杂志发表论文共272篇,其中2003-2006年发表论文数、在核心期刊和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均呈增长态势。研究性、论述性和报告性论文分别占54.8%、36.0%和9.2%;研究的内容覆盖血吸虫病、疟疾、棘球蚴病、丝虫病、内脏利什曼病、食源性与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新发寄生虫病,由于防治工作现状与储备的需求,其中血吸虫病、疟疾分别占44.5%和15.4%;论文投向保持全国期刊>国外期刊>地方性期刊的模式,分别占87.9%、11.0%和1.1%;论文态势平衡度2002年为6.5%,2003-2006年为10.2%~15.4%;272篇论文中被SCI收录的期刊34篇,经检索web of knowledge,被SCI论文引用187篇次,平均被引5.5次/篇;被引9次以上的论文6篇,占被引总篇数的27.3%,最高被引频次为84;在各业务科室间论文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结论 研究方向、内容符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职能与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技需求,研究水平在提高,一些论文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综述、现场研究、疾病控制、病例报道、学术争鸣、年度学科进展、标准与指南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科研、防治、教学和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综述、现场研究、疾病控制、病例报道、学术争鸣、年度学科进展、标准与指南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科研、防治、教学和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调查2002-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研和外事活动进展, 在个体水平上评估 国际合作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 方法 以科研人员数量与结构、 科研项目与经费、 出访频次等非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研及外事活动进展情况, 以发文量、 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高级科研人 员的学术影响力, 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探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机构国际合作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结果 结果 自 2002年建所以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研项目及经费、 出访频次等均呈增长态势, 2011年后增长 尤为显著。机构h2指数为7。协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 国际伙伴数 (F = 81.75, P < 0.000 1)、 国际合作项目数 (F = 22.81, P < 0.000 1)、 国内项目数 (F = 7.30, P = 0.011 0) 和学位 (F = 3.80, P = 0.033 0) 等4个因素对个体学术影响力的 贡献较大, 而出国频次、 职称、 工龄等因素与h指数无显著相关性 (P > 0.05)。结论 结论 加大国际合作项目申请力度和发展长 期稳固的国际伙伴关系可提高机构和个人在寄生虫病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综述、现场研究、疾病控制、病例报道、学术争鸣、年度学科进展、标准与指南、教学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科研、防治、教学和临床工作者。本刊实行严格的同行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015年发表文献的规律及其被引情况,为策划选题,组织稿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3—2015学报刊载的文献,从基金类别、栏目设置、研究机构、文献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采用Excel 2006建立数据库。结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015年共刊发767篇文献,共有612篇(79.80%)文献被引2 676次,篇均被引4.3次;被引频次≥15次的文献总被引频次262次,篇均被引频次18.7次;综述和疾病防治栏目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4.32次与4.24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文最多,总被引317次;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发文机构中论文篇均被引数最高,为5.73次。结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刊载的论文在人兽共患病学科交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国际化发展,掌握学科热点,进一步提高学报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评价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方法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 数据平台的科学引文索 引扩展版数据库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为数据源, 检索2002-2012年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 (论著 或综述), 采用文献计量法统计中国机构及作者在SCIE数据库中的发文量、 h指数、 被引频次等指标, 并根据发文量和h指 数对机构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采用CiteSpace II软件绘制科学知识网络图谱, 分析机构间的学术合作网络。结 结 果 果 2002-2012年, 中国学者累计发表血吸虫病相关SCIE论文610篇, 占全球总量的16.7%, 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寄生虫病所) 发文量为114篇,h指数为27, 发文量和h指数在国内相关机构中均 排名第1位, 且在国际学术合作网络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周晓农以h指数17成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结论 结论 与世界排名前列的研究机构相比,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科研机构无论是在SCI发文量还是机构h指数方面均存在着较 大差距。建议在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和研究的同时, 注意防治经验、 成果的输出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并分析“人兽共患病”领域的中外期刊基本情况,了解期刊间的异同,寻求中文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 分别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基础,检索两种期刊2007-2018年刊登论文的特点,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工具,从刊文数量、作者分布、国家和机构分布、关键词、被引期刊及高被引文章维度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 两种期刊载文数量相对稳定,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为2007年创刊,当年刊登了581篇论文,之后发文量平均80篇,直到2018年增至144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创刊于1985年,2007年载文量为372 篇。近3年的年均载文量为212篇。作者共现分析显示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的高贡献作者为非编委会成员,《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的高贡献作者多为编委会成员。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418篇,排名第1;机构发文排名第1的是University of Guelph为76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机构发文排名第1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202篇,两本刊物高发文机构中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出现次数接近200次的关键词有2个:infection和prevalence。《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出现次数在10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个:结核分枝杆菌。在高被引论文的分布上,综述类文章占多数,尤其是英文刊物,两本刊物的高被引文章的被引频次接近结论 两种“人兽共患病学”相关期刊发文较多的机构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被引文章中综述类文章较多。发文重点逐渐从传染性疾病逐渐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1990~2006年地病中心克山病研究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防治研究所1990~2006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方法从研究所科技存档资料中查询1990~2006年发表的论文资料,采用普赖斯定律分析核心作者。在CNKI数据库中按照第一作者和发表时间进行检索,记录被引用情况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6年研究所在国内外59种杂志上发表论文419篇,其中实验研究论文270篇(64.4%),流行病学调查62篇(14.9%),临床医学研究87篇(20.7%);第一作者96人,核心作者40人,占第一作者总数的41.7%,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322篇(76.85%)。419篇文献中被CNKI收录267篇,有引证文献167篇,总被引频次726,单篇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43,平均被引频次为2.72。结论克山病研究所已经形成核心作者群;发表的论文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结核病科技论文概况。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检索结核病相关中文文献,共检索到29223篇,再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CNKI)查询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在PubMed分面检索与聚类分析系统(PubMedPlus)中检索结核病相关英文文献,共检索到3963篇,再通过济南泉方本地PubMed检索系统查询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5—2019年。对检索到的文章数量、发表期刊分布、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及机构所在地区、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中国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结核病相关论文数量共计为29223篇,各年度分别为7155篇(24.48%)、6318篇(21.62%)、5499篇(18.82%)、5176篇(17.71%)、5075篇(17.37%),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8.23%;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共计为3963篇,各年度分别为710篇(17.92%)、697篇(17.59%)、775篇(19.56%)、810篇(20.44%)、971篇(24.50%),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14%,且在全球结核病相关论文中的占比[各年度分别为10.02%(710/7083)、9.62%(697/7243)、10.80%(775/7173)、11.39%(810/7112)、12.73%(971/7628)]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论文发表数量前10位的中英文期刊中,仅2种中文期刊属于科技核心期刊,其中《中国防痨杂志》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1260篇),占全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的4.31% (1260/29223);而英文期刊全部属于《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中文期刊刊文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篇数较多的主要为结核病专科医院,排名前10位占比8/10,以广东、北京和江苏地区作者发表论文篇数较多(22.23%,6495/29223);而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篇数较多的机构则多为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机构,排名前10位占比8/10,以北京、上海和广东发表论文篇数较多(60.64%,2403/3963),较中文期刊发表论文地区不均衡性分布更加明显(χ2=2621.70,P<0.01),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发表的文章篇数在中英文期刊中均居榜首(分别为801篇和203篇)。发表于中文期刊的论文被引率为68.11%(19903/29223),总被引频次为78179,但被引超过30次的论文仅11篇,而英文期刊中有179篇。结论 2015—2019年,中国学者在结核病领域内发表的结核病科技论文数量较多,但中文论文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存在不同地区、机构间的科研产出分布明显不均衡的问题,且中文期刊的论文被引频次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评价该杂志作者吸收和利用科技文献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对《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2011年所载论文进行检索,应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所载论文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和自引率等进行分析,并计算文献的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结果该刊2007—2011年共刊载论文721篇,附有引文的论文628篇,引文率为87.10%;总引文条数6601条,篇均引文量为9.16条。该刊引文语种以英文为主,引文数占引文总数的80.97%(5345/6601),中文引文数占18.95%(1251/6601),其他语种占0.08%(5/6601)。2007—2011年该刊作者自引文献54条,自引率为0.82%;期刊自引108条,期刊自引率为1.64%。该刊引文文献的半衰期为4.20年,普赖斯指数为46.22%。结论该刊作者引用的文献范围广泛,引文时效性较好,内容较新颖,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 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6-2013年的疟疾相关论 文。根据普莱斯公式筛选高被引论文并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共刊载疟疾相关文献1 976篇, 其中高 被引论文98篇 (被引次数≥11)。在 《中国热带医学》 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8篇; 其次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 病杂志》 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分别为16篇和15篇。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 (42.86%), 作者主要来自 全国44个机构, 其中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 (40.91%); 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 比为22.45%。疟疾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等是国内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结论 结论 国内刊载与疟疾研究相关文献的期 刊拥有一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研究所的作者, 相关期刊可根据其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提高 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分析 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揭示国内血吸虫病研究热点,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 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论文, 根据公式计算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 筛选出高被引论文, 对其发表时间、 类型、 作者及其机构、 被引频次和载文期刊、 基 金项目和研究方向等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共检索到血吸虫病文献3 639 篇, 其中高被引论343篇(被引频次≥ 8)。《中国 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刊载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55篇, 占45.19%。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类型为论著(44.90%)、 综述 (12.54%)和特约专稿(6.12%), 其作者主要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7.33%)、 研究所 (22.67%) 和高等院校 (36.00%); 所获 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比为 50.44%; 其研究方向包括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 疫苗、 免疫诊断、 免疫与感染等方面。结论 结论 我国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研究所和高校, 研究热点主要 集中在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苗、 免疫学、 药物研究等方面, 相关期刊可根据上述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 提高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2008年发表的论文及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该刊3年共载文431篇, 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31.8%)和实验研究(17.6%)。作者群的分布主要来自高等院校(53.8%)和疾病防治机构(34.1%)。平均基金论文比为71.5%。刊载论文的引文率为96.3%, 被引文献的类型主要为期刊, 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6.5%。该刊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作者群, 刊载论文的内容丰富, 引文范围广, 是寄生虫病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2004年刊载的论文和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5年共发表论文833篇,主要为论著(39.4%)、综述(9.1%)和实验报道(4.4%)。核心著者群主要来自高等院校(53.4%)和疾病防治机构(29.4%)。发表论文8篇以上的核心著者机构有20个,占总论文数的38.1%。基金论文比(平均0.50)和国际基金论文比(平均0.09)均稳中有升,2004年为近年来最高,分别为0.52和0.07。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和国际项目分别为29.9%、43.9%和20.4%。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从2000年的325和0.377上升至2004年的437和0.462,均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本刊在该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和2005年发表的论文和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该刊两年共载文312篇, 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42.3%)和实验报道(7.7%)。 作者群的分布主要来自高等院校(61.5%)和疾病防治机构(28.5%)。平均基金论文比为51.9%。刊载论文的引文率为82.3%, 被引文献的类型主要为期刊, 其中58.7%引自外文期刊, 31.5%引自中文期刊, 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4.9%。该刊有一支较高水平的作者群,刊载的论文内容丰富, 引文范围广, 是寄生虫病学领域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