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 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先心病术后低钾血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市炮台医院ICU 2007-07-2009-10先心病术后低血钾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70例低钾血症患者都使用微量注射泵高浓度补钾,对补钾过程给予严密监测血钾浓度,心电监护,尿量和精心护理.结果 患者通过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均在短期内纠正了低血钾状态,全组无死亡,全部顺利转出ICU.结论 在严密的动态临床监测和精心护理下,在ICU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对先心病术后患者是快速有效、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诊科心搏、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及心肺复苏 (CPR)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存活率以及影响复苏成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CP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来行CPR 114例 ,平均年龄4 9 .30岁 ,复苏成功 5 2例 (45 .6 % ) ,9例 (7.9% )存活出院。发生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分别为严重创伤 35例 ,心脑血管病 34例 ,电击伤 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5例。CPR成功与未成功者在病因构成分布及CPR持续时间上有明显差别 ;在性别、年龄、发生心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方面均无差别。结论 严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是急诊科心跳呼吸停止的主要原因 ;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构成分布及CPR持续的时间是影响急诊科CPR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的两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CPR)后出院准备度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PR后社会功能缺陷的早期预防及出院前健康教育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CPR救治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出院当天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出院准备度评估。根据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功能活动问卷(FAQ)的评测结果筛选出社会功能缺陷组(118例),在178例无社会功能缺陷者中选取118例为社会功能正常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社会功缺陷组CPR纠正时间8 min、家庭月收入8 000元、家庭支持情况差、出院准备度差以及不在职的比例均高于社会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准备度差(OR=3.204,95%CI:1.592~6.948)、心律失常CPR纠正时间8 min(OR=3.002,95%CI:1.446~5.608)、家庭支持情况差(OR=2.470,95%CI:1.369~4.164)、家庭月收入8000元(OR=1.740,95%CI:1.348~3.584)及不在职(OR=2.476,95%CI:1.408~4.447)均是CPR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准备度中身体状况和出院后应对能力2个维度与FAQ评分均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B值分别为0.480,0.570,P0.01)。结论出院准备度差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CPR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尤其是身体状况和出院后应对能力对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院前心脏骤停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进入ICU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ICU72例经过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按心脏骤停的地点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基础疾病、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复苏成功时肾上腺素累积量、胺碘酮累积量、乳酸、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开始时间、除颤开始时间、入ICU时乳酸水平、存活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院内组存活率(16.67%)与院前组存活率(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年龄、CPR持续时间、胺碘酮累积量、肾上腺素累积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很低,而院前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院内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与第一现场目击者未及时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有关,加强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早期心肺复苏、早期气管插管、早期除颤,尽快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是提高复苏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77-1578
目的分析研究以护士为主导的情感支持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实施常规ICU护理,研究组(83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情感支持。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统计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后,研究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情感支持可改善ICU患者的情绪状态,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医院87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对预防控制措施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集束干预策略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属于合格范畴,平均得分为(27.4±4.9)分;ICU工作时间、护士类别、科室、集束干预策略培训、中心静脉导管制度是护士集束干预策略行为实施影响因素(P<0.05);工作时间(OR=0.19)、中心导管制度流程制定(OR=0.14)、护士种类(OR=0.11)、集束干预策略培训(OR=0.22)对护士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医院要积极培养ICU专科护理人才,完善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指南,并对ICU护士进行集束干预策略培训,以保障集束干预策略的实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ICU中的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ICU住院期间发生低钾血症的31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经中心静脉使用微量泵推注补钾。在补钾的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监测尿量、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血气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延长管、使用性能良好的注射泵、加强巡视及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31例患者补钾过程中无一例发生高血钾,其中20例患者血钾于16h后恢复正常,10例患者血钾于24h后恢复正常,一例于34h后恢复正常。结论在严密的监测及临床护理下,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我院 ICU 病房自1996年~1998年应用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使10例开胸术后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患者 SpO_2 在45%~80%之间,通过呼吸机治疗,使上述患者缺氧得到纠治及改善,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心理护理对病情危重,行气管切开暂时失音的患者,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在ICU接受治疗的心理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实施系统化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前有所降低,但以干预组患者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在ICU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基于eCASH(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ICU机械通气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基于eCASH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功能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长与机械通气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种时间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肺活量、肺总量及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谵妄、转科、死亡/放弃治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CASH理念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采用最小化镇静及优先镇痛,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且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菌治疗巾包裹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三通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外科ICU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5-10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5-10月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无菌治疗巾对导管及三通进行包裹,每8 h更换一次。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病情况,并在措施实施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的使用感受。结果 共纳入患者对照组188例,试验组166例。对照组中7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病率为3.72%,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为1 233 d,千日发病率为5.68‰;试验组中5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病率为3.01%,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为 1 098 d,千日发病率为4.55‰;两组患者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共调查65名护士对采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及三通的临床使用感受,结果显示,98.46%的护士认为加药时需要打开、包扎治疗巾,操作不方便,93.85%的护士认为不利于观察导管连接情况,66.15%的护士在工作中遇到过因无菌治疗巾包裹导致导管连接处松动、液体渗出时观察不及时的问题,53.85%的护士认为包裹无菌治疗巾平均每例患者约花费2~3 min时间。结论 尚不能证明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及三通能降低CLABSI发病率,且同时大量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减少护士直接照护患者的时间,增加临床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严格无菌技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选择合适置管部位及导管、敷料的选择与更换、导管接头与输入装置的护理和防止血栓形成,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总置管天数明显增加(P<0.0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从2008年的7.67/千导管日、2009年的5.69/千导管日,下降至2010年的2.28/千导管日(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patients admitted to ICU according to their bio-social factors and admissions and verify the daily needs for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NAS. The sample was composed by 50 adult patients who were consecutively admitted to the ICU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o Paulo city.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st patients were older than 60 with an average of 3.5-day stay in the ICU; they came from the Emergency Room and were referred to the Semi-Intensive Care Unit. NAS average was 66.5% (+/- 9.1) with a score higher than 50.0% during their stay in the ICU.  相似文献   

14.
On 17 October 2004, Mr Isaac Messiha, 75 years of age, wa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following an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t was estimated that 25 minutes had elapsed before the arrival of ambulance officers and the commencemen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相似文献   

15.
The age of patients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admission to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severity and nursing workloa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60-69, 70-79, and e"80 years of age and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 nursing workload in elderly patient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with a sample of 71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ree ICU in the city of Sao Paulo, Brazil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004. Data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using Nursing Activities Score (NAS) and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II (SAPS II).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rsing workload among the elderly patients age subgroups (p=0.84).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high nursing workload were severity, age e"70 years, and to be a surgical ICU patient. Age as an isolated factor should not be discriminative for elderly patients admission to ICU.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找准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对相关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率由原来的7.5%降至1.3%,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率由8.3%降至1.5%,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感染率由14.7%降至5.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由6.2%降至3.5%,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上升到93%。结论: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的执行力和提升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开胸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92例开胸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2例患者中共10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6.3%;发生开胸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导管留置时间、部位、技术质量、机体免疫力、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时间、入住ICU.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CVC-RI的发生与上述危险因素有关,医院应建立CVC-RI的预防指引,建立操作资格准入制度,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导管的护理,以降低CVC-RI发生率,提高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感知水平唤醒干预在急诊ICU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感知水平唤醒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昏迷程度及脑功能.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GC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以总结有价值的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加施人性化心理护理;4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后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人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可改善ICU重症护理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力红 《现代保健》2010,(23):102-104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 方法对照组按气管插管的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确定护理问题,依据循证护理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及实施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均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使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降低了ICU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挽救了重症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