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商品名力太)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对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两组:不添加Gln的TPN组(传统组)和添加Gln的TPN组(Gln组)。术后第2天予等热量[104.6kJ/kg(体重)]、等氮量[0.16g/kg(体重)]共7d。监测术后第2和9天IgG,IgA,IgM,CD3,CD4/CD8及前清蛋白(PAB)。结果 术后第9天与术后第2天比较Gln组IgG和IgA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1:Gln组CD3,CD4/CD8平均值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5;Gln组感染率(20.0%)较之传统组(40.0%)明显降低(P〈0.05);术后PBA增高幅度Gln组明娃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比较IgM变化及急性排斥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肝移植后静脉营养中添加Gln可增强免疫功能,尤以体液免疫增强为著,但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使用Gln同时增加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及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代偿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代偿作用的影响.方法23只雄性SD大鼠切除80%小肠,随机分三组饮食组(n=8)术后自由进食;全胃肠外营养(TPN)组(n=8)输TPN标准液;谷氨酰胺(Gln)组(n=7)输TPN+Gln;正常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7天,称体重,取回盲部淋巴结和门静脉血作细菌培养,取残留空肠和回肠进行组织学检查(包括光镜和电镜).结果饮食组和Gln组术后体重有明显差异饮食组、TPN组和Gln组回盲部淋巴结和门静脉血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别,但TPN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Gln组;饮食组空肠粘膜绒毛高度(VH)和粘膜厚度(MT)、回肠粘膜VH均明显大于正常组;正常组空肠粘膜VH、MT明显大于TPN组,正常组回肠粘膜隐窝深度(CD)、MT明显大于TPN组;Gln组空肠和回肠粘膜VH、CD和MT明显大于TPN组.结论80%小肠切除后,残留小肠发生代偿性改变,食物刺激是残留小肠代偿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代偿不完全,补充TPN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Gln可阻止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促进残留小肠代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 (Gln)强化的TPN对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随机分为常规TPN组 (对照组 )和 (TPN +Gln)组 (研究组 ) ,治疗共 8d ,观察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氮平衡变化。并检测其前后外周血lgG、lgM、lgA、C3、C4的变化。 结果  (1)两组病人呈正氮平衡趋势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1)。两组病人血清蛋白均上升 ,研究组回升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2 )研究组外周血lgG、lgM、lgA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研究组C3 、C4 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Gln强化的TPN提高了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改善了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强化的TPN对胃肠道手术后蛋白质的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标准TPN与谷氨酰胺+TPN治疗的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相比较。结果加谷氨酰胺的营养组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变化较标准营养支持更明显,白蛋白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手术后的IgG、IgM水平都超过术前,且使用Gln组较标准TPN组增加更明显(P<0.05),IgA的变化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肠功能的恢复标准营养支持组为2.82±1.18天,加谷氨酰胺的营养支持组为2.48±0.82天。结论加用谷氨酰胺的TPN较标准TPN对胃肠手术后的病人的氮平衡的恢复、蛋白质的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传统全胃肠外营养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24例肝移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不添加Ala-Gln的TPN组(TPN组),添加Ala-Gln的TPN组(Gln组).术后第2天予以等热量(每千克体重104.6 kJ)、等氮量(每千克体重0.16 g)共7d.监测术后第2天、第9天肝功能指标;观察供肝冉灌注后、术后第9人移植肝结构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9天Gln组与TPN组比较,APOB与CHE增高幅度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的降低幅度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n组移植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善优于TPN组.结论 肝移植后添加Ala-Gln的TPN比传统TPN有利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M)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接受TPN的多数病人已处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状态(PCM),免疫功能低下,成为感染的易患人群,或有些病人已经处于重症感染引起的高代谢状态.故围手术期的TPN旨在改善患者的氨平衡,以期增强对手术应激的耐受,减少术后併发症,降低死亡率.1970年以前TPN导管败血症的发病率多数医院报道为14~20%,1970年后虽然在许多综合性医院内建立了专门从事TPN的科室,导管安置与护理均由经过训练的医生和护士操作,导管败血症的发病率下降至1.7%~8%,然而导管败血症的发生不但使TPN  相似文献   

8.
骨骼肌组织是体内最大的游离氨基酸池。创伤后肌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变化特征为分解代谢。谷氨酸胺(Gln)和基础氨基酸浓度下降,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浓度增加。肌内游离Gln浓度在创伤后12小时开始降低,第3天Gln最明显,给予不含Gln的全静脉营养(TPN)不能改善,TPN中加入α-酮戊二酸(AKG)可减少骨骼肌Gln的丢失,改善氮平衡。AKG可提供碳链骨架,有利于氮平衡和蛋白质合成。作者对21例择期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给予  相似文献   

9.
前瞻性研究36例胃癌术后进行TPN支持病人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_(25)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常规TPN不能纠正胃癌术后病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但TPN添加精氨酸(Arg)则可促进IL-2生成增加,NK细胞活性增强,改善了胃癌术后病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提示TPN添加精氨酸有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防止小肠粘膜萎缩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随机均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TPN组 )、附加谷氨酰胺 (TPN +Gln组 )、附加生长激素 (TPN +GH组 )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TPN +GH +Gln组 ) ,持续 6d。另取 8只正常大鼠模拟手术后第 1天处死 ,作为基础对照组 (Con trol组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残留小肠粘膜上皮细胞c fos和c junmRNA的表达。结果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c fos和c junmRNA表达值中 ,TPN组 (0 .1 1± 0 .0 7、0 .2 9± 0 .1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0 .48± 0 .1 5、0 .57± 0 .2 2 ,P <0 .0 5) ;TPN +Gln和TPN +GH组 (分别为 0 .32± 0 .1 5和 0 .48± 0 .2 1 ,0 .36± 0 .1 3和 0 .46± 0 .1 7) ,较TPN组显著增高 (P <0 .0 5) ;TPN +GH +Gln组 (0 .35± 0 .1 6、0 .61± 0 .1 3)明显高于TPN组 (P <0 .0 5)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生长激素或谷氨酰胺单独应用均可通过上调小肠粘膜上皮细胞c fos和c jun基因的表达 ,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从而防止小肠粘膜萎缩的发生 ,且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