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取精方式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不育夫妇78例,共81个周期,根据精子来源不同分别治疗:射出精子严重少、弱、畸精症者,行ICSI53个周期;经附睾穿刺(PESA)或睾丸切开取精(TESE)者,行ICSI28个周期。比较ICSI后两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分别穿刺MⅡ期成熟卵子457、359个,自取精液组受精率明显高于附睾或睾丸取精组,而优质胚胎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CSI使用不同来源精子不影响其妊娠结局,是治疗男件不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毛献宝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11):1178-1182
[摘要] 圆形精子细胞注射(ROSI)技术是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注射入成熟卵母细胞中,使卵母细胞受精进而分裂形成胚胎的技术,是目前部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获得自己遗传学后代的最后希望。圆形精子细胞为单倍体雄性生殖细胞,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变形成为精子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通过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或显微外科睾丸取精术(Micro-TESE)获得。虽然已经有ROSI试管婴儿出生,但总体来说ROSI技术效率(妊娠率、活产率)较低,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广泛推行该技术,其中不能准确鉴别活体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是导致ROSI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对目前几种鉴别人睾丸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对无精症患者进行过染色体分析,发现其染色体畸变率高。为探讨严重少精患者是否也存在染色体畸变率高的问题,我们对68例拟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严重少精症患者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治疗前染色体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对无精症患者进行过染色体分析,发现其染色体畸变率高.为探讨严重少精患者是否也存在染色体畸变率高的问题,我们对68例拟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严重少精症患者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治疗前染色体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睾丸附睾形态及主要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取33只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DM组23只。DM组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33 d后处死两组动物,并取大鼠睾丸、附睾制作切片,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体视学方法测算睾丸或附睾内主要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大鼠睾丸的精子发生均活跃,可见各级生精细胞;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睾丸内处于精子发生前半期的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层数偏少,部分生精小管内有晚期的长形精子细胞滞留现象,附睾管内精子密度相对较小。DM组大鼠睾丸中A型精原细胞为(9.1±0.3)×106、B型精原细胞为(4.3±0.4)×106、细线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为(25±2)×106、细线期和偶线期初级精母细胞为(26±3)×106、粗线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为(101±9)×106、精子细胞为(475±13)×106、支持细胞为(32.9±2.3)×106、肌样细胞为(10.3±0.9)×106、间质细胞为(29.3±1.9)×106,附睾内精子为(321.3±53.1)×106;对照组分别为(11.5±0.4)×106、(5.7±0.2)×106、(30±3)×106、(37±2)×106、(131±8)×106、(593±6)×106、(34.3±1.2)×106、(17.3±0.6)×106、(39.1±1.3)×106、(609.8±43.1)×10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DM大鼠造模后短期内睾丸附睾丸的形态变化不明显,但睾丸内各种细胞数量有显著减少,特别是附睾丸内成熟精子数量显著减少,这可能与睾丸内精子细胞释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每8对育龄夫妇即有1对不育,其原因半数与男性有关.其中2/3为原发性睾丸疾病,影响精子发生;大部分病因不明,或用精液参数表示,或称为原发性精子生成障碍和特发性不育.辅助生殖技术(ART),如从睾丸分离和收集精子用于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已广泛用于精子数量不足或活力低下的患者.医生应告知患者夫妇男性不育的原因,并尽量识别有可能治疗的疾病,即使很少见(如促性腺激素缺乏症).  相似文献   

7.
hMG联合hCG素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尿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的疗效。方法将161例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使用hMG联合hCG,对照组65例使用枸橼酸氯米芬(CC),治疗3个月后观察精液参数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精子总数、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比例均增加(P〈0.01),治疗组精子正常形态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CG联合hMG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枸缘酸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01~2014-12间276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48例,采用枸缘酸他莫昔芬、维生素E、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对照组128例单纯采用维生素E和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周期后,观察患者的精子参数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精子参数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次精子总数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每次射精精子总数低于对照组,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缘酸他莫昔芬能够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参数,但对精子总数的提高没有对照组明显,临床中对于少精子症患者的使用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食蟹猴睾丸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睾丸发育成熟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 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食蟹猴从新生猴期至成年猴期不同发育阶段睾丸HSP70的表达.结果 30只食蟹猴睾丸均表达HSP70.在新生猴期、童猴前期、童猴后期的睾丸中,HSP70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的胞质;在青春猴期,HSP70主要表达于精母细胞的胞质中,精原细胞只有少量表达;在成年猴期,HSP70主要表达于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胞质中,精原细胞则无明显表达.各个发育阶段中,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未见明显HSP70表达.结论 HSP70在食蟹猴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提示HSP70对睾丸的形态发育及精子发生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姚品  王一娇  王晓彬  丛杰 《山东医药》2011,51(36):75-7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精囊腺穿刺在末端梗阻性无精子症病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男性不育患者行直肠超声检查,在其引导下行精囊腺穿刺术,抽取精囊腺内液体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结果 5例患者的精囊内液体均呈黄色乳糜状,其中4例在前列腺中检测出大量精子,1例未检出精子。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精囊腺穿刺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穿刺准确、术后并发症少,可准确判断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梗阻部位是否为射精管,为实施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提供充分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睾丸组织中ACRBP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为探讨该基因表达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睾丸组织中目的蛋白定位;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启动子CpG位点序列;通过Bisulfite PCR测序法(BSP)分析目的基因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精子与精子细胞及部分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对ACRBP启动子序列(转录起始点-127~+110 bp)进行BSP扩增测序,发现该区域共有24个CpG位点,其中仅有3个出现甲基化,其甲基化频率为1.67%。结论生精小管中ACRBP蛋白呈区域性的阳性反应,可能与生精小管内精子发生的不同步性有关;ACRBP启动子CpG位点低甲基化可能与该基因表达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无精子症患者血清和精浆中的抗精子抗体检测在区分梗阻性无精子症与特发性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2住院行睾丸附件探查手术的204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探查的结果分为特发性无精子症组(A组)106例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B组)98例,比较两组对象术前检测的血清和精浆中抗精子抗体的结果,分析血清和精浆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在区分梗阻性无精子症与特发性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结果 204例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总阳性率为9.31%,精浆抗精子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86%。A组术前血清和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5%和4.72%,其中Ig G为2.83%和1.89%、Ig M为1.89%和0.94%、Ig A为2.83%和1.89%。B组的术前血清和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22%和9.18%,其中Ig G为6.12%和4.08%、Ig M为3.06%和2.04%、Ig A为2.04%和3.0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和精浆均有抗精子抗体阳性表达,但两者在区分梗阻性无精子症与特发性无精子症的灵敏度不高,临床上无法通过血清和精浆抗精子抗体的检测来判断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3.
马博  张红 《山东医药》2012,52(30):41-42
目的探讨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胞质回吸程度对卵细胞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ICSI作为授精方式,且取卵后成熟卵子数量≥12个(不含无精子症患者)的不孕症患者36例。取使用达菲林长方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同源卵细胞,根据ICSI中胞质回吸程度不同分等为A、B、C组。A组注射针回吸卵细胞胞质不超过透明带;B组超过透明带,但在距透明带65μm(约为卵子的半径)以内;C组超过透明带,且距透明带的位置>65μm。授精后3 d内连续观察卵细胞受精情况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患者经达菲林长方案治疗后共获得卵子713枚,其中成熟卵子601枚,A、B、C组分别有199、217、185枚。C组的未受精率(13.51%)明显高于A组(6.53%)和B组(6%),P均<0.05;C组单原核出现率(0%)低于A组(4.52%)和B组(6.91%),P均<0.05。C组退化率(8.11%)略高于A组(5.53%)和B组(6%),P均>0.05。A、B、C组卵裂率分别为93.29%、92.49%、93.71%,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4.05%、56.25%、59.7%,其中A组优质胚胎率分别高于B、C组(P均<0.05)。结论ICSI中不同程度回吸卵细胞胞质对卵细胞的受精均无明显影响,但大量回吸胞质可导致卵细胞退化率及不受精率增高,少量回吸胞质有利于卵细胞的受精及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4.
对161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38例获得临床妊娠,35例流产。尽管其妊娠率较低,但对药物治疗无效,少、弱畸形精子症不育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161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38例获得临床妊娠,35例流产。尽管其妊娠率较低,但对药物治疗无效,少、弱畸形精子症不育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161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38例获得临床妊娠,35例流产。尽管其妊娠率较低,但对药物治疗无效,少、弱畸形精子症不育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161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38例获得临床妊娠,35例流产。尽管其妊娠率较低,但对药物治疗无效,少、弱畸形精子症不育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射精管梗阻性无精症患者梗阻部位确定和选择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及经直肠超声对129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进行检测,并依据超声判断射精管梗阻位置建议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结果检出94例射精管梗阻性无精症,其中24例为射精管低位梗阻,选择经尿道精囊镜射精管切开术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检查精液均找到活精子,其中10例患者配偶受孕,活产8胎;70例为射精管高位梗阻,选择经睾丸或附睾穿刺术取精术找到活精子后行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助孕治疗,其中44例患者配偶受孕,活产39胎。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射精管梗阻部位,按梗阻部位不同建议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直肠粘膜下注药治疗死精子症331例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刘建爱任智良邹淑华即墨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毛雪峰1991~1996年10月,我院采用直肠粘膜下注药治疗死精子症患者331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31例(皆为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阳赞育汤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阳赞育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五子衍宗丸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A+B)级精子所占比例以及精子畸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A+B)级精子所占比例、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均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A+B)级精子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精子畸形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A+B)级精子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赞育汤治疗肾阳虚型不育症患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口服五子衍宗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