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述了发育支持护理的概念及其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的作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包括住院期间鼓励及帮助父母参与早产儿的照护、出院后定期随访、评估和改善早产儿家庭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指导父母正确实施有利于早产儿发育的护理行为、正确评价早产儿发育状况。提出发育支持护理可早期发现和诊断早产儿发育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发育支持护理的概念及其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的作用、早产儿家庭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包括住院期间鼓励及帮助父母参与早产儿的照护、出院后定期随访、评估和改善早产儿家庭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指导父母正确实施有利于早产儿发育的护理行为、正确评价早产儿发育状况。提出发育支持护理可早期发现和诊断早产儿发育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蔡慧婷  韩旻 《护理学杂志》2020,35(10):13-1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1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32例作为对照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常规实施营养支持。选择2019年1~10月在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根据医护共同制定的早产儿营养支持方案实施营养支持及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出院时体质量、身长、头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但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建议在做好营养管理的同时,注重出生后并发症防治和发育支持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方案,由专业照护团队在早产儿出生时、出生后及出院后提供全程一体化照护支持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情况及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结果 两组各36例完成全程随访。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1月龄、3月龄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出院前、1月龄、3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父母在出院时家庭照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纯母乳喂养、提高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为早产儿顺利过渡至家庭照护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入住NICU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口腔运动干预组(OMIs组,42例)及综合口腔运动干预组(IOMIs组,45例)。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发育支持护理;OMIs组实施Fucile口腔运动干预及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 IOMIs组实施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及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比较三组早产儿入院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三组早产儿入院第3天和第7天时神经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4天,IOMIs组早产儿神经行为总分、一般情况及原始反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行为总分、一般情况显著高于OMIs组(均P0.05)。结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入院第14天神经行为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蓉 《护理学杂志》2011,26(23):29-3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出院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包括住院期间指导家长掌握早产儿喂养、护理知识,出院后进行电话咨询、上门访视、预约早产儿专家门诊、开通网络服务,及时解决家长护理早产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结果 3个月后,两组生长发育指标及1年后患病率比较,除鹅口疮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早产儿患病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3例出生体质量低于500 g、胎龄不足23周的超早产儿的生命与发育支持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3例超早产儿主要的救治方案包括断脐后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有创与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根据循环状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与治疗等。结果3例分别住院112、125、125 d完全脱氧,喂养正常,康复出院。提出做好超早产儿生命支持护理和发育支持护理,可提高超早产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2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及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至早产儿1周岁。结果观察组早产儿6个月、12个月身高、体质量,40周矫正胎龄神经行为测定得分及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早产儿护理问题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营养风险早产儿进行喂养延续护理管理,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方法 将8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喂养方案干预,评估出院早产儿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体格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生长发育Z评分;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再入院率及纯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纠正月龄3、6个月观察组身长及其Z评分、体质量及其Z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对营养风险早产儿进行喂养延续护理管理,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汤晓丽  顾莺 《护理学杂志》2019,34(15):111-113
介绍早产儿神经发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体位放置和体位辅助两种体位干预方法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临床体位干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展望,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正确有效的体位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