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健康教育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2008年8月前未实施健康教育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常见问题的发生情况,说明健康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有1例发生内瘘感染,1例抑郁、2例不遵医行为;对照组有8例出现抑郁,7例内瘘感染,10例不遵医行为.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问题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透析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初次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总结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好。结论:对首次接受透析的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的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同时透析疗法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纯延长寿命逐渐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转变.在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它对于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深远意义.而健康教育不仅有赖于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对从事血透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2001年10月~2003年2月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应用护理程序对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透析质量.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门诊血液透析常规的饮食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团队,实施以行为改变理论模式为指导的饮食健康教育。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钾、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从而控制血钾、血磷,达到饮食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4年03月~2017年0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钾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的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钾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钾水平进而减少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差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负荷理论构建并实施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液体摄入依从性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健康教育策略,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我科42例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干预指导,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低血压发生原因及相应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并发症的频率来反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对低血压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低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者血压及容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9 ~ 75岁,平均(59±6)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自我管理模式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观察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时血压及容量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进行自我管理教育3个月后,患者血压及容量控制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体质量增长量及降压药物应用均有所下降,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者的健康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宣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优良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引入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健康素养和特质应对方式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关系。方法:2016年09月~2017年08月,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对1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9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70. 78±14. 48);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区、透析龄、周透析次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特质应对方式及健康素养均可进入回归模型,可解释41. 1%的方差变异量(F值=23. 638,P 0. 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健康素养情况加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注意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感染、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35例,营养不良32例,感染40例,死亡8例.结论 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早期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逐呈上升趋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营养不良是长期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正确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方案可以减轻营养不良,缓解尿毒症症状。现将我科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透析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规律透析的重要性,内瘘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按时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的遵医情况,血压及肾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O.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访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帮助患者达到最佳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透析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规律透析的重要性,内瘘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按时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的遵医情况,血压及肾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访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作用,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帮助患者达到最佳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由住院转为门诊透析,回家后除生活自理外,还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结论:健康教育使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其生命,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防范季节性血钾升高的饮食干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干预前12个月中血钾分布状况,针对季节性血钾升高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连续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血钾显著下降,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血钾升高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防范季节性血钾升高的饮食干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干预前12个月中血钾分布状况,针对季节性血钾升高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连续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血钾显著下降,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血钾升高状况。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有研究报道其发生率为23%~76%。营养不良患者常常发生感染、营养不良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我院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循证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饮食治疗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改变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从而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教育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按照科室教育计划对透析患者进行饮食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由研究团队成员完成,整个实施过程按照授权教育理论的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5个步骤进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得分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营养状况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