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ICPP女童用GnRH—A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末观察第二性征、生长速率(GV),B超检查子宫、卵巢大小,X线片推断骨龄(BA),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激发试验以及预测成人终身高(PA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乳房退缩,子宫、卵巢容积缩小,LHRH激发试验显示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值和峰值均显著降低,E2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骨龄进展缓慢,BA/CA(实际年龄)比值下降,预测成人终身高提高。结论GnRH—A能有效地抑制性征发育和骨龄增长,并改善预测成人终身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寻肥胖与性激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女童性早熟以及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某医院收治的6~8岁性早熟女童为观察组,按年龄匹配的原则在当地体检学生中选取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女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静脉中激素6项[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ROG)、泌乳素(PRL)、睾酮(TESTO)]测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1例性早熟女童(观察组)和111名正常发育女童(对照组),2组女童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和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女童FSH、LH、E2、PROG均高于对照组女童,PRL、TESTO低于对照组女童(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肥胖女童的FSH、LH、E2水平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对照组中肥胖女童PRL高于非肥胖女童(P<0.05或P<0.01)。观察组女童FSH、LH、E2水平与BMI成正相关(r=0.328、0.320、0.207),对照组女童FSH、LH与BMI成正相关(r=0.297、0.340)。结论 女童肥胖与性激素FSH、LH、E2等正相关,因此预防肥胖有助于女童性早熟的早期预防,建议加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3.
刘华  张梦莹  宋庆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383-1387
  目的  探索晨血促黄体生成素(L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对青春期启动的筛查切值点及筛查效能, 为合理开展GnRH刺激试验、促进儿童青春期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的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乳房发育在B2~B3期或睾丸体积在4.00~10.00 mL、同期在内分泌病房进行GnRH刺激试验的1 724名8~1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性腺容积, 采用GnRH刺激试验判断儿童青春期启动状况, 采用ROC曲线确定晨血LH、IGF-1筛查切值点, 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结果  男童睾丸容积(4.88±2.19) mL, 性腺启动者检出率75.5%;女童卵巢容积(1.78±0.65) mL, 性腺启动者检出率91.39%。GnRH刺激试验显示, 男、女童LH峰值中位数为13.22, 21.79 IU/L, LH/FSH峰值比中位数为2.13, 1.87, 青春期启动者597, 864例。男、女童晨血LH对青春期启动的筛查切值点为0.23(Kappa=0.60)和0.22 IU/L (Kappa=0.66), IGF-1切值点为187.00(Kappa=0.45)和178.00 IU/L (Kappa=0.46)。男童晨血LH单项筛查、女童晨血LH与IGF-1串联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筛查效能较好(Kappa指数分别为0.60, 0.64)。  结论  晨血LH、IGF-1是儿童青春期启动的良好预测指标, 当男童晨血LH达0.23 IU/L、女童晨血LH达0.22 IU/L且IGF-1达178.00 IU/L时, 应进行GnRH刺激试验明确青春期启动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6岁正常儿童尿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变化趋势和特点,旨在为儿童小青春期、性早熟等流行病学调研和临床应用提供前期研究资料。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留取江苏省无锡市马山和胡埭社区0~6岁920名正常儿童过夜清晨尿,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尿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并用肌酐(Cr)校正。结果成功留取并检测920名儿童尿液,其中男童471人,女童449人,男、女童经肌酐校正的尿黄体生成素(ULH/Cr)[M(P25~P75)]分别为29.36(17.72~65.05)和33.31(20.47~76.46)U/m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肌酐校正的尿卵泡刺激素(UFSH/Cr)分别为473.37(304.15~758.17)和2 414.57(1 444.80~4 212.84)U/mol,男童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1,P=0.000);经肌酐校正的尿雌三醇(UE3/Cr)分别为21.58(16.06~32.47)和24.18(18.57~35.53)μg/mol,男童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57,P=0.001);经肌酐校正的尿雌二醇(UE2/Cr)分别为34.89(24.08~59.87)和32.08(22.33~54.39)μg/m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尿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均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男童,UE2/Cr自1.5岁~组下降趋缓,其余激素均自6月~组下降趋缓;在女童,ULH/Cr、UE2/Cr自2岁~组、UFSH/Cr自5岁~组、UE3/Cr自6月龄~组、UPro/Cr自3岁~组下降趋缓。结论 0~6岁正常儿童尿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性别和激素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学龄女童接触双酚A(BPA)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ICPP的110例6~9岁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女童的年龄和体重指数(BMI)相匹配,选取110名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女童尿BPA浓度,并测试其与ICPP风险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雌二醇(E2)水平,基础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的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骨龄(BA),子宫和卵巢大小。结果 ICPP组和对照组的尿BPA中位数浓度分别为6.25 μg/g Cr和1.07 μg/g Cr(Z=-3.845,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BPA浓度最低的女童相比,最高浓度女童ICPP风险是其9.07倍(OR=9.07,95%CI:2.82~29.14) 。在ICPP组中,尿BPA浓度与FSH基础水平(r=-0.235,P=0.005)或FSH峰值水平(r=-0.171,P=0.044)呈负相关。结论 BPA暴露与学龄女童ICPP风险升高有关,潜在的机制可能归因于相对较低的FSH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学龄女童接触双酚A(BPA)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ICPP的110例6~9岁女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女童的年龄和体重指数(BMI)相匹配,选取110名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女童尿BPA浓度,并测试其与ICPP风险的关系。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雌二醇(E2)水平,基础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的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骨龄(BA),子宫和卵巢大小。结果 ICPP组和对照组的尿BPA中位数浓度分别为6.25 μg/g Cr和1.07 μg/g Cr(Z=-3.845,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BPA浓度最低的女童相比,最高浓度女童ICPP风险是其9.07倍(OR=9.07,95%CI:2.82~29.14) 。在ICPP组中,尿BPA浓度与FSH基础水平(r=-0.235,P=0.005)或FSH峰值水平(r=-0.171,P=0.044)呈负相关。结论 BPA暴露与学龄女童ICPP风险升高有关,潜在的机制可能归因于相对较低的FSH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在男生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男生170名,调查首次遗精时间,测定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生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同时,连续两年观察,分析血清瘦素在青春期的动态变化。结果 末次研究已遗精组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未遗精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体重为男生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初次资料分析,遗精前组血清瘦素、睾酮明显高于未遗精组。结论 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体重为男生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男生遗精前期血清瘦素、睾酮已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促性腺激素低下的性腺机能减退(HH)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原因,临床表现为低血清促性腺激素(Gn)伴随低血清睾酮(T)水平和/或少精/无精。对先天性HH患者(如Kallmann综合征)行垂体水平或性腺水平治疗达到诱导青春期成熟、提高性欲或实现妊娠的目的。获得性特发性HH患者若青春期后发病,可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泵和Gn治疗以改善精子参数。此研究采用氯米芬(CC)或Gn对HH患者进行治疗以评价CC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虞敏  严翠先  王薇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10-1611
目的探讨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CS2)对女性工人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0年11月,选取深圳某粘胶化纤公司60名接触CS2(浓度平均为13.37 mg/m3)、接触工龄为7~15 a的粘胶车间女工(接触组)和本厂不接触CS2者43名(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结果 CS2接触组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激素(FSH)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低浓度CS2对女性工人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性激素、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精确分析GnRHa激发试验结果并阐述瘦素、APN在肥胖儿童青春发育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6-2018年完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激发试验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9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n=40)、超重组(n=30)、肥胖组(n=20),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瘦素、APN水平,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BMI与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LH峰值和APN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肥胖组LH峰值和APN也显著低于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瘦素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肥胖组瘦素也显著高于超重组(P<0.05)。BMI与E2、T、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213,0.250,0.484,P<0.05),与LH峰值、APN水平呈负相关(r=-0.417,-0.525,P<0.05)。结论 在分析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a激发试验结果及相关激素水平时需充分考虑BMI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对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水氟浓度为3.89mg/L的开封孙营村为调查区,另选水氟浓度小于1.0mg/L的沈李楼村作为对照区。对两区居住5年以上全部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测定尿氟含量。随机抽取空腹静脉血150份,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高氟区水氟、土壤氟和粮食氟含量均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空气氟两地区均未检出。高氟区人均日摄氟量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高氟区人群尿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GnR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女性血清L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而女性血清T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E2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氟能影响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层面生殖激素水平,因而表现出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腔超声对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诊断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后短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ICPP的女童72例为研究组,其中接受GnRHa治疗的ICPP女童4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女童64例为对照组,所有女童均接受盆腔超声检查。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盆腔超声参数的差异,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和盆腔超声参数的变化;探讨ICPP组盆腔超声参数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实验结果之间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腔超声单一参数及多参数联合对于ICPP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子宫体体积、宫体/宫颈、双侧卵巢容积、双侧卵泡数目、双侧卵泡直径>0.4cm个数及双侧最大卵泡直径参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介于-7.971~-3.327之间,P<0.05);观察组治疗后身高、体重、盆腔超声各参数及GnRH激发实验结果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z值介于-9.491~-0.881之间,P&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长降调节方案超排启动日血清LH水平对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75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腹腔镜或开腹下行囊肿剥出术或经阴道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术后每28d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d)共3—4次,末次注射后14—84d予促性腺激素(Gn)超排卵行IVF—ET治疗,按超排启动日血清LH水平分为两组,A组30例,LH〈0.5IU/L,B组45例,0.5IU/L≤LH〈1.5IU/L,比较两组患者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A组使用Gn的总量[(32.28±7.7)支]及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用量[(12.0±8.9)支]多于B组[(25.84±7.1)支,(6.19±7.4)支],胚胎植入率低于B组[A组18.1%VSB组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长降调节方案超排卵启动日血清LH水平过低将增加IVF—ET治疗中Gn用量,降低胚胎植入率,LH水平应作为超排启动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小鼠双酚A暴露对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提前及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5只8周龄清洁级CD-1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双酚A低、中、高剂量组,从受孕0~18天分别给予双酚A 0、8、40和200mg/kg。子代出生后进行性别判断和称重。出生后21~34天,观察雌性子代阴道开口情况,并通过阴道涂片判定动情周期。仔鼠于出生后第34天处死并取血,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孕期BPA低、中、高剂量组的子代雌鼠阴道开口时间分别为(28.0±0.36)、(28.0±0.33)和(28.0±0.61)d,早于对照组的(30.0±0.2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开口提前率均高于对照组,第一次动情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水平分别为(9.78±1.07)、(11.55±1.38)和(10.09±1.51)pg/mL,均高于对照组[(5.18±4.63)pg/mL],而低剂量组LH水平为(1.86±0.79)pg/mL,低于对照组[(2.37±1.5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母鼠双酚A暴露其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明显提前,同时增加子代雌鼠GnRH激素水平,影响HPG轴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CPP)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a)治疗后与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13至18岁且月经来潮3年以上ICPP女童,其中使用GnRH-a治疗者224人为研究组,未治疗者64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青春期PCOS的发病率。结果研究组女童在随访结束时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2.784,P<0.05),而两组年龄、体重、BMI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363、0.740、0.863,均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PCOS发病率7.14%,对照组PCOS发病率4.6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487,P>0.05)。结论使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性早熟未增加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维生素D与BMI相关性的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特异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完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的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 16~19 kg/m2)和肥胖组(BMI>19 kg/m2),各30例;同期选取30例同龄性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骨龄、卵巢直径、性激素及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学指标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研究对象骨龄、骨龄-实际年龄及肥胖组左、右卵巢直径均更高,且肥胖组骨龄、骨龄-实际年龄高于正常体质量组;与对照组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峰值/促卵泡生成激素峰值(LH峰值/FSH峰值)均更高,且肥胖组高于正常体质量组;与对照组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降低,且肥胖组低于正常体质量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I...  相似文献   

17.
二硫化碳对雌性大鼠性腺毒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S2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调节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CS2(每天400mg/kg、100mg/kg)染毒不同时间(14d、28d)后,测定大鼠动情期血清中激素FSH、LH、P、E2含量变化及动情间期给予GnRH刺激试验。结果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大或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动情周期延长,甚至出现动情期消失,CS2染毒大鼠卵巢重/比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染毒组(每天400mg/kg、110mg/kg染毒14d物100mg/kg染毒28d)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H水平显著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高剂量组大鼠在注射GnRH60min后血清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各剂量组的大鼠血清的各激素水平均未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CS2对雌性性腺功能具有损害作用,GnRH刺激试验结果提示垂体储备功能尚未降低,但不能排除是由于大鼠对GnRH的超度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8.
虞敏  李倩兰  王薇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37-1939
目的了解镉作业女工尿镉及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2010年11月,选取某镉电池工厂镉作业女工100名作为接触组,按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含量的水平分成高、低2个接触浓度组;并选取来自同一家工厂未接触镉作业的50名女工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人群的尿镉、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个接触组尿镉含量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浓度接触组工人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血清中FSH水平和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期血清中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血清中LH和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该研究的条件下,工作场所中氧化镉浓度超标是导致尿镉水平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镉暴露可能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性激素分泌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对女性工人的生殖系统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醋酸亮丙瑞林对性早熟患儿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78例性早熟女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加以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雌激素(FS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两组E2、LH和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女童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和卵泡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女童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除骨龄(BA)外,两组患儿生长速度和骨龄/时间年龄(BA/C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身高、体重明显增加,而生长速度、BA和BA/CA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醋酸甲地孕酮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可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有效延缓骨龄。  相似文献   

20.
付丽艳  赵晶  刘洋 《现代保健》2011,(15):12-13
目的 从生殖内分泌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16月龄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对照组、针刺(电针"足三里"、"肾俞"、"关元"、"三阴交")组及电针非经穴点组,另将15只4月龄大鼠设为青年对照组.电针刺激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丘脑多巴胺(DA)、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结果 (1)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 05,或P〈0 01).(2)针刺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对血清E2、FSH、LH、下丘脑DA、GnRH有显著调节作用(P〈0 05,或P〈0 01).结论 电针"足三里"、"肾俞"、"关元"、"三阴交"对围绝经期大鼠的调节作用与性腺轴有关,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