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入院时按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自理能力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利于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完成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Lysholm评分;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完成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Lysholm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和早日出院,减轻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方法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一般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6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人院后按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两组均采用静脉给药溶栓法,观察两组患者再通率、病死率和近期并发症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再通例数高于对照组(X^2=3.95,P〈0.05)、病死例数、近期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X^2=4.0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再通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一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前后测定患者的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变化,护理后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UN、SC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UN、SCr明显降低;护理后两组患者BUN、SC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BUN、SCr均显著较低;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0%、91.25%、98.75%,对照组分别为76.25%、82.50%、85.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较佳(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BUN、SCr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溃疡合并感染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湿敷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痊愈率(Х^2=10.028,P〈0.01),总有效率(Х^2=6.455,P〈0.05)和创面愈合时间(Х^2=4.376,P〈0.05)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曾庆芸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349-335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对照组(t=6.83、4.95、11.46、7.48,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5.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6%(χ2=6.31, 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5.78、5.46、5.73、6.72、5.29、6.24、6.38,均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具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65-26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70%,对照组优良率为76.34%,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具有显著的影响,不但护理疗效好,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西电集团医院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单踝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各项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踝置换术治疗相比,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护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4.00%,治护依从性优良率为96.00%,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4.00%,治护依从性优良率为76.00%,护理总满意率为72.00%;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而实验组患者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予以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提升治护依从性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白介素-1β(IL-1β)、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加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TK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IL-1β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K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及3、6个月后,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膝关节KS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KA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降低IL-1β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单髁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研究组行单髁置换术,对照组行全膝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6.12±17.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44.47±28.71)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为(2.08±0.72)分、关节活动度为(121.62±5.06)、HSS评分为(85.10±7.7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6%)与对照组(3.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近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0年7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以颈椎病常规护理为基础.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充分发挥中医情志和饮食调护,结合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和中药内服外敷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1个月与3个月试验组SCHFI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健康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1.67%比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2.33%)并发症,对照组出现7例(16.28%),实验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干预后QOL-C30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采取全程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极高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生物活性药物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剖宫产手术出生的正常新生儿120名,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实验组采用生物活性药物愈脐贴方式,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情况、全身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总发病率为8.3%,对照组为38.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实施生物活性药物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 1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不良事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26.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80.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显著,自我护理能力强,不良事件少,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临床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按临床路径方法护理行剖宫产手术的256例产妇为实验组,实施传统护理的261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孕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