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及最终导致临床出现头痛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小板花生四稀酸(AA)的代谢物血栓烷A_2(TXA2)是一类强力的血管收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与血浆内皮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放免的方法检测了30例偏头痛病人发作期,24例偏头间歇期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内皮素含量,发现偏头痛发作期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间歇期和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内皮素在偏头痛发作期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患者血浆环核苷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55例偏头痛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变化,并对44例同步测了血浆CAMP、CGMP。结果表明偏头痛发作早期血浆CAM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间歇期血浆CGM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AMP/CGMP比值在间歇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提示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与环核苷酸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DA、NE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浆和血小板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以探讨它们与偏头痛的关系。研究对象:按1988年国际头痛分类诊断标准,选择无先兆偏头痛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6~52岁,平均(33±9.6)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发作频度每月至少2次;其中头痛发作期9例,间歇期11例。对照组23例,年龄25~48岁,平均(35±5.4)岁,均为无头痛史的健康献血人员。方法: 血浆和血小板DA、NE测定采用荧光法。抗凝血分离血浆及血小板,取血浆1ml用于检测DA、NE,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TCD对普通和典型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血管机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对130例普通和典型偏头病人头痛间歇期的超声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和典型偏头痛之间TCD改变性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类型偏头痛于头痛间歇期血管机能的改变相同;偏头痛病人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映头痛间歇期病人的颅内动脉处于广泛的收缩状态而不伴颅外动脉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的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生化改变很复杂。本文综述了偏头痛病人发作期及间歇期血浆、血小板、脑脊液中5—羟色胺、神经肽类诸如β—内啡肽、甲硫脑啡肽、P物质等浓度的变化及其他一些生化改变,并对它们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单胺类递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5-羟色胺(5-TH)、5-羟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在无先兆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35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16例、间歇期19例)和23例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5-HT、5-HIAA、DA、NE含量。结果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组血浆5-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5-HIA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间歇期组5-HT含量高于发作期组,而5-HIAA含量低于发作期组(P<0.01);发作期组血浆DA、N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间歇期组血浆DA与发作期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组血小板5-HT含量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期组,而5-HIAA含量低于对照组和间歇期组(P<0.01);而发作期组血小板NE含量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期组(P<0.01);DA含量则低于对照组和间歇期组(P<0.01)。结论 单胺类递质对偏头痛的发生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是体内最高浓度的氨基酸,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阐明。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剂,它显示具有抑制功能,在脊髓、脑干和视网膜上作为突触后抑制物而得到证实。既往研究报告偏头痛间歇期牛磺酸水平正常,但头痛发作后血小板内水平降低。本文作者报告了偏头痛发作期血和脑脊液牛磺酸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性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性神经痛一词是由Harris等(1926)首先提出的,以后有组织胺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群发性头痛)、偏头痛性颅神经痛、偏头痛性三叉神经痛、睫状神经痛、蝶腭神经痛、翼管神经痛、岩部神经痛、Hor-ton氏症候群和红斑性头痛等名称的描述。由于其头痛多固定在头颅一侧的某一部位,疼痛性质极似神经痛,目前认为仍以偏头痛性神经痛为妥。一、病因和发病机理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为过去把本病看作是偏头痛的一个类型,所以与偏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相提并论。例如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常有家族史),是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与血浆β—内啡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未服药物的15例典型偏头痛(CLM)、17例普通型偏头痛(COM)、20例紧张性头痛(TH)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显示:偏头痛发作期血浆β-EP水平明显低于间歇期、TH及正常人,CLM间歇期低于正常人,而COM间歇期和TH患者血浆β-EP水平降低不明显。结果提示偏头痛患者β-EP能神经功能低下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内镁水平降低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1962年美国NIH Ad Hoc委员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收集偏头痛24例,其中典型偏头痛7例,普通偏头痛17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11~51岁(平均32.1岁);病史为1~12年;有家族史者9例。和年龄配比的健康成人男性8例,女性9例为对照组。应用Spectru-Spom-V三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DCP-AES)检测病人和对照组血清镁浓度(mmol/L)。结果发现,偏头痛间歇期(19例)血镁浓度为1.08±0.79,发作期(24例)为0.88±0.5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34±0.53,P分别<0.05,0.01。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与血小板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偏头痛与血小板功能关系的研究宋玉强韩仲岩马淑芹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宋玉强韩仲岩),核医学科(马淑芹)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证实偏头痛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membr...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8例偏头痛、1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表明,偏头痛发作期AVP含量下降、cAMP含量升高,偏头痛间歇期cGMP含量下降,血浆OT含量在发作期和间歇期均明显下降。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血浆AVP、OT、cAMP和cGM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血浆AVP和OT水平降低以及环核苷酸的代谢异常与偏头痛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TCD检查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25例典型偏头痛和35例普通型偏头痛的TCD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发作期MCA和PCA在头痛侧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存在血管痉挛,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头痛侧与无症状侧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提示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多数由血管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一些关于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支持本病在病理状态下血小板活性增高的假设。另一些研究者则发现血小板对某些聚集诱导物敏感性降低,或血小板活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目前已证实一氧化氮(NO)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NO的这种抑制作用与细胞浆cGMP增加有关。本文作者检查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歇期血小板中NO产物及  相似文献   

16.
血清钙镁浓度及其比值异常与头痛的关系探讨邵明,田时雨,朱利元,吴宣富有资料表明钙、镁与偏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测定了22例偏头痛间歇期患者和13例发作期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病人组: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面...  相似文献   

17.
血清素是致偏头痛发病的重要神经递质,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具有吸收血清素的特殊结构,主要贮存在血小板致密体中。致密体外有小的活性代谢部位,可将血清素分解成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为进一步了解血清素在偏头痛的代谢,本文测定了血小板血清素和5—HIAA含量,评价了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致密体的数量。本组包括28例偏头痛患者(19例普通型、9例典型)和15名正常健康女性。按照专门委员会头痛分类做出诊断。受试者在研究前至少2周未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均为非吸烟者。在采血前控制酪氨酸、色氨酸和血清素饮食,以尽量减少饮食的影响。偏头痛发作后至少3天开始研究。禁食后从肘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素与偏头痛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余年来偏头痛研究中一个令人嘱目的进展是探讨了前列腺素(PG)与偏头痛发病机理的关系,并已积累不少资料.本文综合国外有关文献,就PG与偏头痛发作时的脑循环、血小板功能和生化代谢等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浆及血小板5-HT、5-HIA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 5 -羟色胺 (5 - HT)、5 -羟吲哚乙酸 (5 - HIAA)在无先兆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 2 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 (病例组 )和 2 3名正常人 (对照组 )血浆及血小板 5 - HT、5 - HI-AA的含量。结果 病例组发作期血浆 5 - HT含量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5 - HIAA高于对照组 (P<0 .0 5 ) ;间歇期血浆 5 - HT高于发作期 (P<0 .0 5 ) ,而 5 - HIAA含量低于发作期 (P<0 .0 5 )。发作期血小板 5 - HT含量显著高于间歇期和对照组 (P<0 .0 1) ,而 5 - HIAA含量显著低于间歇期和对照组 (P<0 .0 1)。病例组 (含发作期和间歇期 )血小板 5 - HT含量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5 - HIA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不同时期其血浆和血小板 5 - HT、5 - HIAA含量发生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2例偏头痛间歇期患者、13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及21名正常人的血清镁浓度,发现偏头痛间歇期和发作期患者的血清镁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偏头痛发作期患者的血清镁浓度比间歇期患者更低(P<0.05)。该结果提示偏头痛患者体内缺镁,而且可能是一个启动因子或促发因素,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