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窦汉卿,金元时期医家,长于针灸.1218年,窦汉卿23岁,入赘清流河王姓医者之家为婿.自此,窦汉卿随王姓医者学医.其后,窦汉卿又随宋子华、山东名医李浩父子、谢宪子、丘长生等人学习针灸,医术大成.窦汉卿不仅针法精湛,而且乐于授徒,传有王仁整父子、郑玙、朱彦晖、许衍、刘执中、罗天益等人.此外,其故里亦有从学者.  相似文献   

2.
窦汉卿,金元时期医家,长于针灸.1218年,窦汉卿23岁,入赘清流河王姓医者之家为婿.自此,窦汉卿随王姓医者学医.其后,窦汉卿又随宋子华、山东名医李浩父子、谢宪子、丘长生等人学习针灸,医术大成.窦汉卿不仅针法精湛,而且乐于授徒,传有王仁整父子、郑玙、朱彦晖、许衍、刘执中、罗天益等人.此外,其故里亦有从学者.  相似文献   

3.
浅析《标幽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元时代针灸医学家窦汉卿的《针灸要》书中《标幽赋》一篇,从7个方面对《标幽赋》的命名、针灸治病机理、理论与临床、针灸理论、特定穴运用、针灸方法、临床理论与病案进行了初步浅析,认为窦汉卿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发挥和创新,其中一些观点颇有见解,如针灸与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施术前后注意事项,取穴配穴和针灸禁忌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窦汉卿相关史籍文献的考查,在《元故少中大夫吉州路总管刘侯墓志铭》和《有元故潜斋先生许仲和墓志》中发现刘执中和许衎二人可能为窦氏针灸学术传人。  相似文献   

5.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出自元代针灸名家窦汉卿的《标幽赋》,它精练地表述了针刺治疗时进针深浅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理学北传是元灭金后,南宋理学传到中国北方地区的一场文化传播现象。随后理学思想逐渐渗透到了北方社会,并且影响了中医理论的发展。窦汉卿作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和针灸医家,他的针灸学术思想也深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是理学思想对金元当时针灸学术影响的一个缩影,更对明清时期的针灸的传播发展影响深远。明清的针灸发展创新较少,多是对金元时期针灸学的总结与运用,一方面反映出金元时期针灸学发展的高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窦汉卿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通玄指要赋》为其继承李浩经验写成的赋文,总结了颈项强痛、腰腿疼痛、呆痴等50余种病证的治疗取穴,常用腧穴有太冲、人中、神门、风府、风池、听会、合谷等49个,其中足三里、后溪各2穴次。本赋文辞优美,行文流畅,突出显示了窦汉卿深谙《内经》经典理论、重视特定穴、选穴少而精的学术特点,丰富了金元时期针灸治疗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标幽赋》是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医家窦汉卿的代表作,原载于《针经指南》[1],因其采用歌赋的形式将深晦幽冥的针灸理论加以阐释而广为流传。后世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的《针灸大全》以及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均收载并对此赋加以诠释,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其喜爱及推崇的程度。笔者就《标幽赋》中有关影响针刺疗效的内容作一探析,为临床提供参考。1气至病所,针效彰显窦汉卿在《标幽赋》中高度概括了得气与针刺疗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针灸作为一种安全、绿色、无不良反应的治病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医者尝试将针灸运用到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上。主要方法有普通针刺、电针、埋线、艾灸、穴位贴敷等。但针灸治疗高血压仍面临着高质量证据不足、安全性和时效性不明确、手法操作影响等问题。该文主要论述近几年不同针灸方法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窦汉卿(金元时名针灸家)的学术成就,评价其在针灸史上的学术地位与影响。认为窦氏的针灸学术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倡导毫针刺法,阐发标本根结理论;(2)善用交经八穴,发展了八脉交会穴理论;(3)阐发针刺补泻,整理规范了手指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4)阐释得气理论,强调治神;(5)用穴精当,善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11.
对古医籍中针灸取穴方法的研究发现,取穴理论主要分为以痛为腧、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等方面.1)以痛为腧:孙思邈对《内经》中的"以痛为腧"的理论进行发挥提出阿是穴理论,王执中提出了"按之酸痛是穴"的学说,这是对以痛为腧的选穴内容进一步的完善.2)辨证取穴: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数百种病症的针灸选穴处方,确立了辨证取穴的规范.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用经络理论论述了病机,丰富了辨证取穴的内容.3)循经取穴:李梴的取穴学说重视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主张取穴即取经络之气,以未病部位为主.4)按时取穴:金代何若愚提出了子午流注法,窦汉卿总结出了"流注八穴"的主治病症,元代医家王国瑞提出十二经"夫妇相合逐日按时取原说"和飞腾八法的理论,徐凤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完善了子午流注法和倡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吴崑《针方六集》学术思想.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针方六集》中的神照集、开蒙集、尊经集、旁通集、纷署集、兼罗集进行分析.结果:神照集考证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以及这些经脉上腧穴的定位,并记载了《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标幽赋》等刺灸法.开蒙集对窦汉卿《标幽赋》进行全新的注解,并阐述八法针方、子午流注以及十二经脉补母泻子法.其中对《标幽赋》的注释体现了吴崑独特的针灸学术思想.吴崑触类旁通,通过药理来阐释针理,以达到“以药明针”之效.《针方六集》对诸多针灸医籍都进行了评议,并取长补短.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就是修订《金针赋》.在兼罗集中,吴崑还详加介绍了治疗骨蒸劳热,可灸患门四花六穴,并详细记载了具体的取穴方法;以及《千金方》取膏肓腧穴法和隔蒜灸痈毒法.结论:《针方六集》是吴崑在针灸学术方面的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大都的活济堂的医籍出版活动,是元代统一之后南北出版业交流汇通的典型成果。代表官方意识的大都和民间意识的福建两地经过各自发展,已具备互通往来的前提。通过分析坊主窦桂芳的生平、北上大都的出版活动,结合窦汉卿、牛良祐等人南下福建的踪迹,可以基本缕清一条连接北京与福建的文化交互路线,暗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窦桂芳和以《针灸四书》为代表的出版物,包括《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指南》等,分析其版本特点、价值和后世影响,可见其既保存了当时先进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变革中的学术风气,又作为元明坊肆专门化进程的一员,成为中医书籍进一步普及、医学知识平民化的当然见证,乃是古代北京出版文化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窦太师针经》为元代针灸古籍,现存清代及民国两种抄本。清代抄本题作“秘抄杨氏家传针经图”,民国抄本与“玉龙歌”合抄,题作“玉龙歌”。经考证,这两种抄本确系《窦太师针经》的不同传本,但确切书名尚无定论。其作者并非窦汉卿本人,当是窦氏传人整理,又经后人补注。其中清代抄本具有本文、附注、提行集注、眉批等多种构成。由于《窦太师针经》为甄权后又一次,也是唯一次对针灸腧穴基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而极具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南宋医家窦材的《扁鹊心书》,总结、探讨窦材用灸的学术思想及特点。窦材用灸必先明辨经络,辨别阴阳;灸必用补,重视扶阳;临大病时,注重脾肾;每用灸法,屡起沉珂。灸法应用直接灸,取穴少,灸量大,时间长,多有奇效。窦氏灸法应用范围广泛,书中所列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多数于病证之后列有验案,对临床应用灸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反映出概念图在学生学习针灸经典中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概念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选择08、09、10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通过老师教授概念图,然后以问卷调查、走访、个别交谈、统计报表等形式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概念图的了解、学习、应用及其应用效果等情况.结果: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将概念图运用于针灸经典的学习当中.结论:概念图可提升学生对针灸经典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Communicating with the dy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elling a patient that the outcome of his illness is not good, or even hopeless, requires sensitivity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in the setting of a hospital which is an unnatural environment divorced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It is a task which must be taught and learned by doctors and n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