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目前Barrett食管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病理活检是金标准。但是常规内镜检查对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低。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肠化或不伴肠化,无论化生的是胃上皮、小肠上皮,还是大肠上皮,都可定义为Barrett食管。由于BE是食管腺癌的重要癌前病变,BE的研究成为消化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及  相似文献   

3.
柱状上皮被覆食管(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是指食管下部括约肌水平以上的远段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Barrett食管属于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30~40倍[1].本研究主要讨论Barrett食管的病理分型、内窥镜下特征与腺癌的关系,以利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癌变.  相似文献   

4.
<正>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有资料表明,Barrett食管发生恶变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30~125倍[2,3]。故有效消除Barrett食管是预防食管腺癌的重要措施。目前BE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是目前唯一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巴雷特食管上皮的消退需要化生上皮的再损伤伴随无酸环境下上皮细胞愈合[1]。2006-08~2010-08笔者所在科住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日前大量的研究表明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远端黏膜复层鳞柱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它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重要的一种并发症,因其与食管腺癌发生的密切相关性而受到广泛重视。如何彻底治疗Barrett′s食管是消化内科医师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  相似文献   

8.
<正>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目前被公认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1]。而氩离子凝固术  相似文献   

9.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临床上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3种类型。NERD是指存在虽然有反流相关的临床症状,但内镜下未见食管黏膜破损及Barrett食管。RE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段黏膜破损。BE是指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临床上通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  相似文献   

10.
Barrett 食管是指食管下段正常的鳞状上皮被类似于胃和肠道柱状上皮所取代,又名柱状上皮细胞食管.多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早期的诊断治疗可预防食管腺癌的发生。我们自1990年以来对10例 Barrett 食管进行微波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秋霞 《家庭医药》2016,(7):110-110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9月收集的32例Barrett食管(B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与病理检查结合对Barrett食管早期进行诊断。防治胃食管反流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重要手段。结论:EATs加PPIs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BE及BE伴异型增生的有效方法,使BE上皮消失或逆转为鳞状上皮,疗效可达70%~10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者及时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Barrett氏食管由Barrett于1950年首先描述的一种少见疾病,以食管被覆胃上皮(Barrett氏上皮)为病理特征。国内外文献时有报道,但多从组织学方面加以论述,有关X线诊断该病及其X线表现的阐述甚少。熟悉其X线征象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近10年中(1985~1995年)我院用食道双对比造影明确诊断的5例Barrett氏食管病人,均经食管镜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远端(下端)的被覆上皮由鳞状粘膜转化为特定的肠上皮化生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机制与胃酸刺激有关,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就是慢性重度胃食管反流病(GERD)。由于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对哪些患有可能发生Barrett食管、发生的原因以及早期治疗等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齿状线上方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无肠上皮化生,其中伴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为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近年来高分辨率电子内镜的临床广泛应用,Barrett食管诊断率明显提高。2005年4月~2007年4月,本院内镜诊断Barrett食管6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Lugol液联合美蓝染色后取活检提高Barrett′s食管肠化的检出率。方法 内镜下检查Barrett上皮患者58例,其中29例Lugol液染色后在不着色区给予美蓝再次染色后活检,29例常规内镜下取活检。结果 双重染色对Barrett上皮合并肠化的检出率为48%,常规内镜下取活检对Barrett上皮合并肠化的检出率为17%。结论 Lugol液结合美蓝染色后取活检能显著提高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胃贲门及食管下端腺癌的发病率则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在美国、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胃贲门部及食管下段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预后差。报道BE发病率为8.9%,故早期诊治至关重要。目前,对于Barrett食管是食管远端腺癌的癌前病变的认识比较一致,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胃贲门及食管下端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的出现与Barrett食管有关,尤其与Barrett中特殊肠化生细胞有关。因此,早期检出及严密监控和干预这一癌前病变是目前最新的治疗措施。因而寻找有效消除或逆转Barrett食管的方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Barrett食管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远端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学现象,又称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因为首先是由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Dorman Barrett提出,所以后来这种病变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BE在欧洲和北美常见,亚洲人和黑人少见.西方国家食管腺癌比鳞癌更常见,在西欧近30年来,食管腺癌发病率上升了8倍,上升率超过任何一种实体肿瘤.在亚洲食管腺癌也有上升的趋势.BE患者中每年大约有0.5%发展为腺癌,因为观察到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BE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射频联合抑酸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覆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状态[1]。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的组织学改变,其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30~50倍。现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抑酸药物治疗和外科食管切除术,但前者仅可缓解症状,而无法逆转其肠上皮化生转为Barrett食管的病程,不会减少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后者有一定的手术致死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禁忌证[2].我科自2003年以来在抑酸条件下,采用内镜下经射频治疗Barrett食管26例,并与20例传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4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研究十二指肠液反流对食管上皮的损伤及评价铝碳酸镁对食管粘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16 0只SD大鼠 ,♂ ,2 0只为正常空白对照 (C组 ) ,14 0只行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 ,术后 2周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予以铝碳酸镁管喂 ,B组管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术后 10周处死所有的大鼠 ,对食管上皮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B两组的食管有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 ,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鳞状上皮增生、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B组的炎症程度重于A组 (P <0 .0 1) ,Barrett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B组有 1例食管微灶腺癌形成。扫描及透射电镜发现B组有Barrett化生的食管上皮典型分泌型肠上皮的特征。结论 铝碳酸镁能有效保护十二指肠液反流的食管粘黏 ,预防及治疗因其所致的多种病理学损害  相似文献   

20.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呈上井趋势,有资料表明,Barrett食管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0~100倍^[1]。故有效消除Barrett食管是预防食管腺癌的重要措施。治疗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内镜治疗,单纯抑酸药物治疗只能控制反流症状,难以逆转化生的柱状上皮,不会减少发生癌变的危险性。手术创伤大,费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