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尤氏喉科》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氏喉科》是我国清代一部有价值的喉科专著,是中医喉科书中最有价值的几部名著之一[1],乃是以尤仲仁为始至尤存隐为止的尤氏一门250余年中历代在临床上积累的经验总结。该书是被《慈云楼藏书志》誉为"深中肯綮"的具有高水平的医学著作[2]。该书以理论指导实践,既有可法可传的经验特识,也有师传秘受的特色绝技。全书条理清晰,内容精简扼要,上阐《灵》、《素》经典奥旨,下集诸家用药经验,间附己意,自成一家,在喉科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作者不揣浅陋,就该书学术思想管陈己见,以参同道。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简称《简明提要》)是清代重要的医学目录著作,其提要详细介绍了历代医书的历史演变及特点,揭示其学术源流。目录学研究的作用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四库提要》由纪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徐灵胎所著《医学源流论》中关于中医体质学的论述。[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医学源流论》以及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说,分析、归纳、总结徐灵胎的体质思想。[结果]《医学源流论》涉及到中医体质思想的相关文章共有25篇,而CNKI数据库中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共有8篇。徐灵胎虽然未明确提出"体质"一词,也未形成与中医体质有关的学术体系,但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体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关于体质学的论述散见于各论中,内容涉及到体质差异、体质生理、体质防病、辨体调体四个方面,且重视治病求本,[结论]《医学源流论》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而且其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后辈学习。  相似文献   

4.
《咽喉秘集》是具有较高文献与学术研究价值的清代喉科著作,但作者及成书年代难以考据。其书流传较广,版本众多,从同治、光绪、宣统到民国各个时期,屡经翻刻,甚至流传至香港、日本等地。经版本寓目与文献研究后,将其传本系统及源流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5.
《医学读书志》是清代曹禾著的中医学专科目录,以人物为纲目著录历代医籍,并作提要述其作者生平与书籍源流,加以考证评论,是比较有价值的中医学专科目录,具有重要的目录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雯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27(12):1562-1564
目的:考证《黄帝内经》的著录、流传及版本源流情况.方法:从《黄帝内经》的著录版本入手,采用文献学方法兼评历代主要版本,系统考述《黄帝内经》的版本源流.结果:《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最有价值的古典医学文献,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结论:《黄帝内经》的著录流传情况及版本源流系统梳理为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凌耀星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耀星教授是全国著名内经学专家,70余年来,从哲学、医学、临床等多角度探索《内经》真谛,阐述独特见解。1983年起研究(傩经》。通过校勘训诂释义、剖析学术渊源、考证成书年代、作者及版本源流,钩玄《难经》主要内容与学术思想。凌教授对《内经》《难经》的学术研究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喉科专书保存了重要的喉科治疗理论和经验,但数量众多,情况复杂,优劣难分,为后学阅读和使用这些文献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利用此类图书,笔者就目力所及,将喉科专书的概况,特点以及部分要籍进行必要的考评疏理,从喉科专书的产生,喉科专书的发展,喉科专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例举了部分同书异名的喉科专书。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中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它所创立的各种理论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鼻祖。作为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之一的方剂学理论,其基本原则亦确立在《内经》一书中。认真研读《内经》,研究和探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方剂学成就,无疑是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整理古代医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文试图从《内经》一书来探讨方剂学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0.
清代温病类医书著述丰富,使得题写序跋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序跋是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书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往往可以通过序跋来窥斑知豹。随着清代温病医书的医学价值被不断挖掘,其序文也应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清代温病医书序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主要记载了作者生平师承、学术源流以及学科发展脉络和刊刻流传情况。了解清代温病医书序跋内容,对于解读温病医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清代温病类医书序跋内容为切入点,探寻温病医书序跋中反映出的清代温病理论的发展轨迹,为清代温病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吹药是喉科多种外治法中的一种,其临床运用,简便易行,疗效卓著,历来被喉科医家所重视。喉科吹药是将各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制成极细粉末,喷吹于咽喉、口腔黏膜上,使药物直达病所,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有学者戏称"名家喉科,都是‘吹’出来的"[1],就古代喉科主要治疗方法(吹药)而言,的确如此。该文按时代顺序主要介绍了喉科吹药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相似文献   

12.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2卷,记载了王清任42年的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该书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深受中医界的推崇,深刻的反映了王氏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全书有方33首,用药87味,这些药方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在临床中采用.王氏最擅长活血化瘀立法与组方思路,如活血化瘀药与行气药、清热药、化痰药等配伍,随证加减提高疗效.《医林改错》是在博览群书后客观的纠正和升华,是科学的、严谨的为医之道,此书适合中医初学者,同时也是中医临床研究重要的参考书籍.  相似文献   

13.
《寿世医报》是民国时期苏州中医师陈焕云创办的中医期刊。该期刊的创办主要是为了向民众宣传中医知识,提高地方公共防疫能力。为了解该刊的编辑特点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对该刊创刊背景、撰稿人员组成、办刊宗旨、期刊内容和主编陈焕云医学思想的考察,发现《寿世医报》虽然出身民间,但得到了众多名医支持;内容面向民众,却始终突出学术,是一份实用性很强的中医学术期刊;陈焕云是中医坚决的捍卫者,不仅在中医临床方面颇有见地,而且对中医的发展,也有不少科学的见解。《寿世医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医期刊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民国时期江苏地区中医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同时它又是中医抗争的舞台之一,为后人展示了当时中医自强图新的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文献和历史价值。该刊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民国时期中医从业者打破门户之见,团结协作,还因于苏州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主编深厚的国学基础和中医素养。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中医对症状观察的细致程度远胜于现代医学,观察在中医认识疾病当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宋医家陈自明《外科精要》一书,于外科之创设,有发凡起例之功,是中医外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系统梳理该书传世诸版本的源流承递,并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3种版本,经研读比较,认为以日本津轻氏校刻之《真本外科精要》为最佳。此本较好地保存了陈氏原著旧貌,且校勘精审,洵为研究陈自明及宋代中医外科学术思想之善本。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古籍的主要形式是简册和帛书,世称"简帛医籍。"近百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量涉及中医的简帛不断地被发现,这对于重修医学史与校勘古医籍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医门擥要》主要学术观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上期发表的《医门肇要》主要内容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又对《医门擎要》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研究整理。提出该书诊断强调四诊合参;治病贵在辨证论治、师古不泥;立法注重三因制宜;五脏之中重在脾肾的学术思想。认为该书具有完整而系统的医学体系和丰富而鲜明的学术观点。深入研究该书对考证以发源于中原地区为主的中医学是如何融入云南民族医药之中的,理清云南民族医药发展脉络,探求其学术渊源等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巧妙地将中医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在中医药学术传播中凸显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性。文章从儒家的"仁"、文韵和尊崇经典特点对这一特性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