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7例COPD稳定期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白细胞、血沉。结果 AECOPD组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hs-CRP、WBC、ESR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WBC、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COPD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检测AECOPD的相关性指标之一,并指导AE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AECOPD)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60例 AE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 COPD 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 PCT 及 hs-CRP、白细胞的变化。结果 AECOPD 患者治疗前 PCT 和 hs-CRP、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COPD 稳定期组患者,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543,P <0.05),AECOPD 经过治疗后 PCT 和 hs-CRP、白细胞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686,P <0.05),但与 COPD 稳定期组相比 PCT 和hs-CRP、白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9.248,P >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 PCT 和hs-CRP 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75,P <0.05)。结论 PCT 和 hs-CRP 因子是 AECOPD 良好的监测指标。联合检测 CRP 及 PCT 对 AECOPD 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清蛋白(PA)水平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健康老年组(年龄≥60岁)、老年COPD稳定期组、老年AECOPD死亡组、老年AECOPD存活组患者血清hs-CRP、PA水平的变化,将检测结果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老年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组hs-CRP均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P0.05);老年AECOPD组hs-CRP明显高于老年COPD稳定期组(P0.05);老年AECOPD死亡组hs-CRP明显高于老年AECOPD存活组(P0.05)。而PA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在各组间比较也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s-CRP及PA可能参与老年COPD的发病过程,并在AECOP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s-CRP、PA可作为评估AECOPD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及白细胞(WBC)水平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1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3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cy、hs-CPR及WBC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PR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及WBC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Hcy、hs-CPR及WBC水平可为脑梗死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临床意义。方法 92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T2DM患者为观察一组,92例单纯AECOPD患者为对照一组,84例老年COPD稳定期(SPCOPD)合并T2DM患者为观察二组,84例单纯SPCOPD患者为对照二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s-CRP、D-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观察一组血清hs-CRP、D-D浓度分别为(44.5±8.6)mg/L、(482.2±124.6)mg/L,对照一组分别为(34.4±9.4)mg/L、(416.0±93.6)m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二组血清hs-CRP、D-D浓度分别为(11.9±3.3)mg/L、(378.5±68.3)mg/L,对照二组分别为(7.9±2.7)mg/L、(298.7±58.8)m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一组治疗后血清hs-CRP、D-D浓度分别为(13.5±3.6)mg/L、(403.7±80.1)mg/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中,hs-CRP及D-D均升高,观察血清hs-CRP、D-D的浓度变化,对判断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血清和诱导痰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 E2 PGE2)的水平,探讨PGE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中PGE2水平,并分析PGE2与中性粒细胞、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PGE2水平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痰中PGE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诱导痰中PGE2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PGE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诱导痰中PGE2水平可以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40例纳入AECOPD组,并按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单纯AECOPD组(20例)和AECOPD合并呼衰组(20例),收集同期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纳入SCOPD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AECOPD组、SCOPD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含量,分析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单纯AECOPD组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之间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AE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S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单纯AECOPD组,AECOPD组外周血NLR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P 0. 01)、D-二聚体与hs-CRP呈正相关(P 0. 01)。结论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并发呼吸衰竭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COPD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宿州市立医院确诊并收治的AECOPD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21)。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40例为稳定组。对照组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综合检查结果及医师自身经验选取相应的抗生素和控制其使用天数;观察组患者则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比较AECOPD患者与稳定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稳定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能够灵敏地反映AECOPD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发生,临床上可根据该指标的水平变化实施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N-端脑利纳肽前体(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39例CPHD患者,按是否合并CAHD分为观察组(合并CAHD)和对照组(未合并CAHD)。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24 h内及出院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行D-D、NT-pro BNP及hs-CRP等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前血清D-D、NT-pro BNP及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治疗后血清D-D、NT-pro BNP及hs-CRP浓度均明显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4)两组治疗后血清D-D、NT-pro BNP浓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两组治疗后hs-CRP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D-D及hs-CRP水平是CPHD合并CAHD患者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及30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比较其在稳定期COPD患者与AE-COPD患者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P<0.01),治疗前WBC、N%水平高于与治疗后(P<0.05),治疗后HSCRP、WBC、N%水平与稳定期COPD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CRP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及早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水平(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及AECOPD患者60例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PA、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PA水平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PA阳性检出率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HsCRP、PA诊断AECOPD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结论 HsCRP、PA对于AECOPD早期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覃浩强  杨仕良  谢俏  谢朝欢 《内科》2014,(3):255-257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头颅GE-MRA检查的120例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狭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脑血管狭窄组)60例(又分轻、中、重度狭窄)及对照组(脑血管正常组)60例,对两组患者行hs-CRP及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并比较分析血浆hs-CRP、D-二聚体、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吸烟史等因素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度脑血管患者的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高hs-CRP水平与脑血管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吸烟,高血压,hs-CRP升高是脑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吸烟与脑血管狭窄高度相关。应及时干预危险因素,避免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发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好转出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因感染诱发AECOPD分为感染组(n=83)和非感染组(n=37).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 d的血清CRP、PCT水平和WBC.结果 感染组入院时PCT、CRP水平和WBC均高于非感染组 (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者 PCT水平、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中PCT、CRP水平和WBC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是否因感染而急性加重,同时可以作为感染有效控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AECOPD患者、58例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和2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PCT、CRP、白细胞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白细胞均高于COPD稳定组(t值分别为2.27、5.39、3.48,P值分别为0.026、0.000、0.001)、AECOPD组(t值分别为3.33、7.30、3.70,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AECOPD组和AECOPD合并肺炎组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ECOPD组:t值分别为3.55、3.55、3.21.P值分别为0.00l、0.000、0.002;AECOPD合并肺炎组:t值分别为3.67、8.44、5.41.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AECOPD合并肺炎组在痰培养阳性和阴性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6),而AE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8)。结论PCT、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能指导AECOPD合理的抗生素应用,为AECOPD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76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进行Fe 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Fe NO在COPD组[(32.5±11.4)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ppb](P0.01);COPD组Fe NO在出院时[(25.1±7.8)pp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27 ppb为COPD患者治疗前Fe NO测定值的"切点",将76例COPD患者分为低Fe NO组31例(40.8%),高Fe NO组45例(59.2%),但两组之间症状轻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e NO在老年AECOPD患者中明显增高,Fe NO的高低不能作为COPD症状轻重的指标,但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及意义,并探讨其对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54例AECOPD患者血浆tHcy、NO、NOS、hs-CRP水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tHcy和hs-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0.01),NO和NO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1).tHcy与NO、NOS呈负相关(r分别是-0.57、-0.49),与hs-CRP呈正相关(r是0.48),(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浆存在低NO和高Hcy,二者参与COPD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加重了COPD 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