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乃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著,以其辨证精,用药切,证之临床效如桴鼓而闻。笔者在研读之中发现其经文多处出现"和""和之""未和""自和"等字眼,明辨其意,或以总括病机,阴阳为本,而和其营卫与表里为重,亦有"于不治中治之"的自和之阴阳;或以详述脉证,以"脉短"示病情危重,平和之脉象于生命之要,脉证互参,确为临证察生死、辨顺逆之关键所在;或以为治则立法等。仲景所谓之和法,关键在于使人体营卫和、胃气和、表里和、脉气和,直到最终达阴阳平和。总取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或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不利。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的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也是世界哲学宝典之一.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与阳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又可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生长、发展、变化、衰亡的根源.所以,阴阳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总纲.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49.阴阳学说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以及某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认识并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血脉经络,流通全身各处,内贯五脏六腑,外濡肌肤腠理,运行气血津液,滋润灌溉全身.<灵枢·决气>:"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视其外应,以察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经>:"魂、魄、谷、神,皆见寸口".从以上经典论述可治,脉象已成为反映机体综合信息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动脉一、前人对《辨脉法》中动脉的体会动脉之名首先见于《伤寒论·辨脉法》,前人体会颇不一致.兹分别征引讨论如下:《辨脉法》第一条说:"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濇弱微弦,此名阴也."成无己注:"病邪在表则见阳脉,病邪在里则见阴脉."此条未言动脉的形象,但属于阳类,与大浮数滑并列,而成氏又认为邪在于表,则其不属于虚可知.同篇第六条说:"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相似文献   

5.
分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中所蕴含的阴阳互生、五行生克以及气机升降之机制。"酸、焦苦、甘"补肝法并不违背经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素问·脏气法时论》"辛补酸泻"的补充与发展。临床上,肝的补泻用药更多地体现在对肝病理状态及其传变的分析上,不应拘泥于原文经旨。  相似文献   

6.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论的丰富内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色之阴阳、声之阴阳、症之阴阳和脉之阴阳,从而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正> 第四章八纲是伤寒和温病辨证论治的总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是外感内伤疾病尤其是伤寒和温病辨证论治的总纲.其中并以阴阳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六变.如《医学心悟》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中指出:"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  相似文献   

8.
<正> 仲景于《伤寒论》之首言“辨脉法”一篇,用答难形式,以临床医案为基础,重点申述脉象变化,鉴病别机,区别阴阳,昭然表里,识恶知善,彰明治误,启示后学,就其内容,归类为九:一、持脉之道,先别脉之阴阳《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故仲景省疾诊病,先别脉之阴阳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为阳也;脉沉、涩、弱、伏、微此名阴也。”此以性状及浅深部位不同来分阴阳,即比平脉有余及位浅者为阳脉;比平脉不及,位深者为阴脉。又以寸位脉为阳,尺位脉为阴。寸以候上,故为阳;尺以候下,故为阴。此以脉之上下别阴阳。知阴知阳者,以别病之死生。故曰:“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伤寒病邪在表,病于阳佗见阳脉;邪在里,病在阴位见阴脉,是为正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脉诊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彤 《吉林中医药》2011,31(6):501-502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集汉代以前脉学之大成,依据<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华陀等医家之论,阐明脉理联系各科疾病脉证,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础,并对世界医学亦有深远的影响.北宋著名医家韩祗和提出诊病当"以脉为先,以证为后".先识浮、沉、数、迟、阴、阳;再察紧、缓、大、小、盛、虚.尤其重视脉之阴阳盛虚.并以此立论,用于...  相似文献   

10.
总结《景岳全书》中的脉诊理论,其特点归纳为:明解脉理,详述相兼;脉分阴阳,归类明晰;四诊合参,切诊为末;重视胃气,以常达变;详解察独,真辨疑似。  相似文献   

11.
脉诊为中医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逐步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所撰《濒湖脉学》一书,自明·嘉靖甲子(1564)年间刊行以来,广为流传,颇具影响,时至今日仍不失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脉学的发展实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仅就是书之学术特色,略陈管见。一、猎群书罗百氏由博返约脉象变化为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历代医家极为重视,《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阴阳应象大论》亦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视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阴阳,《素问.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人之五脏,亦各有阴阳,脾属五脏之一,当有脾阴脾阳之分;其病理,当有脾阳虚与脾阴虚之分。临床脾阴虚证并不乏见,明.缪仲淳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  相似文献   

13.
<正> 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乃为之脉证相应.若阳病而见阴脉,阴病而见阳脉,即为之脉证不相应.何谓阴脉、阳脉?《伤寒论》辨脉法云:"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弦、微,此名阴也".此乃阴脉阳脉之大致举例.但也不尽然,如弦脉有时亦属阳.既然有脉证不相应之情况,那么临证之时,就必须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之真假,抓住本质而舍弃假象,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  相似文献   

14.
《难经》脉之"轻重" "浮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经>中自一难至二十难,对脉诊方法的发挥颇有成就,其中对于脉之"轻重"、"浮沉"论述甚详,为后世脉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仅就浮沉诊法,平脉、病脉之浮沉及后世发挥等有关内容阐述如下: 1 以轻重知浮沉 <难经*五难>提出:"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难经评注>曰:"脉有轻重,诊脉下指之轻重非言脉之轻重."可见,这里的"轻重"所指的是切脉指力的不同,也即诊脉的指法之一.而"浮沉"指的是脉搏呈现部位深浅的不同,是对脉位的概括,如十八难说:"浮者,脉在肉上行."又如四难所说:"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究竟"轻重"、"浮沉"关系如何呢?根据上述内容,参与四难所云:"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可以认为,所谓"浮",其指力包括"三菽之重"和"六菽之重";而"沉"的指力即应包括"十二菽之重"及"按之至骨"2种;所谓"脉在中"者指的是"九菽之重".因此,"轻重"是探求"浮沉"的方法,"浮沉"是"轻重"的诊察结果.可以看出,<难经>中浮、沉是相对概念,实际上概括了5种不同深浅脉位的脉象.  相似文献   

1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张介宾解释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也。”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然而变化虽多,无非阴阳之所生。”阴阳学说源于《易经》,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未分家时的典型产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滑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民 《中医研究》2003,16(2):28-29
1 滑脉之形成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中言 :“问曰 :翕奄沉 ,名曰滑 ,何谓也 ?沉为纯阴 ,翕为正阳 ,阴阳和合 ,故令脉滑。”翕为浮 ,奄为忽 ,沉者潜敛也 ,意谓脉来浮沉交替明显 ,为脉道迅速扩张又旋即缩小之状。如此则脉应手流利 ,如珠串掠过 ,指下觉滑 ,故名为滑。其形成机理为 :阴主沉 ,阴主浮 ,阴阳和合 ,交替于脉道 ,而形成滑脉。这与叔和《脉经》所论“滑脉往来前却 ,流利展转 ,替替然”相一致。后世孙思邈等所言“按之如珠子之动 ,名曰滑” ,多是本此而来。2 滑脉之临证意义《伤寒论·辨脉法》中将脉划分为阴阳两类 ,“凡脉大、浮…  相似文献   

17.
扁鹊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中医脉学的创始人,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盛誉.其医学思想至今仍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他提出的"六不治"更为医学者所熟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兹以现代医学观点简单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刘学  居防 《四川中医》2014,(3):28-29
<正>失眠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其他病症。笔者将从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特点、跷脉的生理功能、"胃病则阳跷穴满"等理论探讨跷脉调理失眠的机理。1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特点《灵枢·脉度》曰:"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前,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合于  相似文献   

19.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析了仲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过程中,运用脉诊的思想方法,有七个要点:一是根据六经病病理而确定的主症主脉,以此展开六经病经证、府证、正局、变局、合病、病的辨证;二是注意脉象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病情的趋向和传变;三是以脉析证,确定可否汗、下的治疗原则;四是掌握脉的阴阳属性和组合规律,确定病因之异和虚实寒热之变;五是掌握寸、关、尺脉的个性与共性,判断不同的病位与病证。六是分析脉与症的内在联系,发现五脏间的生克乘侮病理;七是重视脉症相反时的脉象,判断阴阳气血乖戾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1 调阴阳盛衰,治中风先兆“蹻”,《说文》言:“蹻,举足高行也”,后人对蹻脉的解释曰:蹻脉起于足跟,使人行动蹻捷而名。如《难经》杨玄操所注:“蹻,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曰蹻脉焉”。阴、阳蹻起于足跟内、外,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头面,两脉具有调衡人体阴阳之气,协调平衡动作的作用;两脉功能正常,即能保持下肢动作灵活轻捷;若两脉经气失常,阴阳偏颇,即可出现“缓而阴急”之阴气重滞、阳被困阻,见两足沉重,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