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讨论B超以及CT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并且病理证实的小肾癌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B超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8例患者中,B超诊断符合25例(89.29%),CT扫描诊断符合26例(92.86%)。小肾癌的检出率以CT为最高,B超次之,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超以及CT检查对小肾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B超无创价廉易行,适合大量健康人群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价值更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小肾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直径小于4 cm肾占位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20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 结果 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78. 18%、CT 92. 73%、超声造影90.00%.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4例壶腹癌患者,回顾性分析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CT、MRI、MRCP、ERCP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3.6%(81/241)、52.6%(120/228)、48.8%(40/82)、42.2%(19/45)和79.5%(120/151)。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P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虽准确性差,但简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壶腹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的诊断符合率优于B超;MRI、MRCP的诊断符合率与CT相比无明显差异;ERCP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准确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不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屏气重T2加权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STSE)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并与其它传统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B超)相对比。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胆系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平扫、MRCP和B超检查,56人接受CT检查。回顾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并对单纯厚层投射MRCP、厚层投射MRCP结合真实稳态进动(TrueFISP)T2WI、CT和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敏感性进行双盲法比较。应用计数资料的配对c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诊断肝外胆管结石,MRCP与CT、MRCP与B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8.10,15.06,P<0.01),MRCP结合T2WI与单纯MRCP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33,P>0.05);诊断胆囊结石,MRCP与CT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2,P<0.05),MRCP结合T2WI与CT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9.09,P<0.01),而MRCP与B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80,P>0.05)。结论SSTSEMRCP图像清晰,成像速度快,是一种诊断胆系结石安全简便、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SSTSE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优于B超和CT,诊断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CT。SSTSEMRCP与TrueFISPT2WI相结合,可提高胆系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李益华 《中国民康医学》2024,(7):149-151+159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3种检查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结果,并比较其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直径≤8 cm结石检出率和检查时间。结果: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1例,阴性9例;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阴性12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3例,阴性17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0例,阴性10例;腹部CT、B超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腹部B超,准确度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8 cm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均长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大石桥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2例,分别行B超、CT及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价各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CT和MRCP的检出率均高于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直径小于8 mm的小结石检出率与B超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对直径小于8 mm的小结石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CP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准确性较高,尤其是MRCP,能较清晰地观察到较小结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螺旋 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2016年3月间来我院做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小肝癌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资料。结果螺旋 CT 组平扫检出率为58.3%,明显低于磁共振成像组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增强检出率分别为90.0%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肝癌首选螺旋 CT 检查,对不确定者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杨静  杜蓉  韩英 《新疆医学》2011,(8):25-29
目的:评价影像学在宫颈癌早期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早期宫颈癌行手术治疗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100例早期宫颈癌中,B超、CT和MRI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8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A期三种影像学方法均未检出病灶。IB期B超检出率明显低于CT和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A期MRI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超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结合CT或MRI可提高早期宫颈癌分期的诊断。MRI在早期宫颈癌分期中有优于CT的优点,可作为早期宫颈癌分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纪红  付庆鹏 《中外医疗》2016,(6):164-165
目的 探究B超对膝关节病变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72个膝关节病变分别进行B超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检查,并将B超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MR检查做对比.结果 在软骨病变、滑膜增厚、软骨下骨质破坏、韧带病变、半月板变性方面,B超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关节间隙变窄、髁间棘变尖方面B超的检出率要比X线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低,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X线、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的诊断上各有其优势,但相比之下B超检查可以更加全面地诊断出膝关节病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超与钼靶X线摄片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差异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乳腺癌52例,乳腺良性疾病112例,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摄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B超组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87.5%高于钼靶组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59.6%低于钼靶组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纵横比及搏动指数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乳腺良性疾病诊断检出率较高,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则较高,临床应结合诊断经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诊断中B超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3例甲状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B超和CT检查,分析影像学资料,其中对照组仅对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仅对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手术病理学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甲状腺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53.01%),低于对照组的(7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71.88%),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较低,但可有效检出病灶,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10例均行凹和B超检查,部分病例摄腹部平片和(或)静脉尿路造影。结果 肿瘤内脂肪组织是CT、B超诊断的主要依据,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直径15mm)术前误诊为肾癌可能。结论 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CT和B超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与B超诊断12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准确率.方法 选取12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腹部CT和B超的扫描检查,然后给予手术治疗,并将手术最终诊断与影像学检查诊断对比,分析比较CT与B超诊断患者腹部创伤的准确性.结果 B超诊断脾脏损伤时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CT检查则在肾脏、肠系膜损伤、胃肠穿孔的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诊断肝脏及胰腺损伤时无明显差异.结论 CT和B超检查均可有效辅助诊断腹部创伤疾病,B超可较准确诊断脾脏损伤,而CT诊断腹部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的准确率更高,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更具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树东 《河北医学》2014,(9):1522-1524
目的: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检查,对他们展开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4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诊断结果呈阳性的患者22例,占总检查例数51.13%;B超检查85例患者,呈阳性的患者31例,占总例数的36.47%;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76例患者,呈阳性的患者63例,占总例数的82.89%。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要显著高于CT、B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CT、B超检查, B超检查是简单廉价损害小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肾癌的临床诊断、分期及病理学分类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6例肾肿瘤病人的不同病理类型的 B超、CT的检查结果 ,并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 B超、CT影像学特点不同。本组 CT诊断肾癌准确率为 93.2 % ( 2 2 0 /2 36) ,B超诊断准确率 90 .5 % ( 2 0 9/2 31 ) ,B超在肾错构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及肾盂癌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 CT检查。IVU和 (或 )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42 .1 %。结论 :B超和 CT检查各有自身的影像学特点 ,任何一项检查必须结合病人病史及可能的疾病病理特点来选择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B超和CT的普及,肾内肿物病变可即时发现,得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而影响到对此病预后的看法。近年来B超诊断肾癌已屡有报首,但对小肾癌的研究报告则不多。 小肾癌,国内外文献定义为肾内肿物直径小于3cm者,B超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根据1983年至1995年我们经B超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肾癌13例报告如下,且对小肾癌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4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使用CT检查和B超进行诊断,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比,比较两种临床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97.50%,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87.50%;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B超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高于B超检查,CT影像能够显示出患者子宫肌瘤的出血、钙化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4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使用CT检查和B超进行诊断,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比,比较两种临床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97.50%,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87.50%;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B超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高于B超检查,CT影像能够显示出患者子宫肌瘤的出血、钙化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曲洪波 《吉林医学》2012,(31):6836-6837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梗阻性黄疸检出、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行CT或MRI检查的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CT的定位准确率及病因诊断正确率高于MRI与B超,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CT、MRI正确检出率分别为81.6%、95.4%、90.8%。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胆管立体形态及全貌,显示胆管的扩张程度及引起黄疸的部位和性质,有明显的定位诊断价值,为梗死性黄疸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薛扬 《中外医疗》2011,30(25):162-163
目的对比探讨B超、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B超、CT与MRCP资料,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58例阻塞性黄疸中,单纯B超、CT或MRCP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4%、48.2%和63.7%,而联合应用B超、CT及M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则高达84.4%。结论联合应用3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定性诊断阻塞性黄疸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