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观察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采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于术后第3天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其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分析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21例骨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7例(占47.11%),未感染64例(占52.89%);57例切口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55.32%),以铜绿假单胞菌(占23.40%)、大肠埃希菌(占14.89%)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9株(占41.4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15%)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切口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1):61-63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84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出现切口感染患者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切口感染例数41例致病菌50株,所占百分率为10.68%;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是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占68.00%,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比例占22.00%,还有少量真菌感染占10.00%;大多数病原菌对氨卡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药物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亚胺培南耐药性为最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杆菌治疗效果为最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抗菌治疗中以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亚胺培南治疗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例手术患者分离出1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构成比为49.2%,革兰阳性菌54株,构成比为45%,真菌7株,构成比为5.8%,耐药性均为高度敏感.结论: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在临床试验当中应该根据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切口感染相关性因素及预防控制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设计专门表格,对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调查。将外科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反馈手术医生。结果:在5481例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46例,感染率为0.84%,切口类型感染率以Ⅲ类切口最高(3.8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结论:外科切口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并设置手术切口感染专率,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胡小明 《抗感染药学》2019,16(3):416-418
目的:分析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282例资料,统计和分析其患者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82例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中,采集的标本经病原菌培养分离出206株病原菌,手术后切口感染36例占12.77%,其中深部感染8例(占22.22%)和浅部感染28例(77.78%);206株病原菌中真菌15株(7.28%)、革兰阴性菌123株(59.71%)和革兰阳性菌68株(33.01%);药敏感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0.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多,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用药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预防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7):1308-1310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内镜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内镜碎石术患者560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560例碎石术患者中,其中29例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其感染的发生率为5.18%;8例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其发生率为1.43%;3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其发生率为0.54%;通过采样标本做病原菌分离,结果分离出68株病原菌(47株为革兰阴性菌占69.12%,18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6.47%,真菌3株占4.41%);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占29.41%,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内镜碎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概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较高,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5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38株,占64.41%;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35.5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82%与18.65%。结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共350例,对其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共50例,感染率为14.29%(50/350),其中分离出40株病原菌,包括12株革兰阳性菌以及38株革兰阴性菌。对其他耐药物的耐药性相对较高。结论针对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侵入性操作、长时间住院以及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是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应当在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5):1008-101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2015年间收治的外科全麻手术患者600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及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收治的600例全麻手术患者中,36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其中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最高,其次依序为胸部心血管外科、胃肠道消化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及其他感染;36例感染患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40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24株(60.00%)、革兰阳性菌14株(35.00%)和其他病原菌2株(5.00%);革兰阴性菌对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头孢曲松钠具有较低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具有较低的耐药性。结论:对于全麻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根据其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症治疗,并根据其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郭瑞宾 《北方药学》2018,(3):185-186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总结药敏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展开病原菌培养,对病原学特点和药敏结果 展开分析.结果:56份切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74株,占比最高的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经药敏试验分析,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性明显,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明显.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在围术期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8,(8):1371-137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32例资料,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统计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即血、粪、尿常规)以及血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病原菌的分布。结果:产后出血患者132例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占34.09%,其中产褥感染的40例占88.89%,产科切口感染的5例占11.11%;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危产妇、分娩方式和流产次数(P<0.05),将此4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高危产妇、分娩方式是独立危险因素;45例患者经病原菌检查共检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占54.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28.00%)为主;其次,革兰阴性菌20株占40.00%,以大肠埃希菌(10株占20.00%),真菌3株占6.00%。结论:产后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类型以产褥感染为主,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年龄、高危产妇、分娩方式和流产次数相关,其中高危产妇、分娩方式是独立危险因素;45例患者经病原菌检查结果显示占比最大的为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在分娩手术中应严格按规程操作,加强对产妇尤其是高危产妇的早期病原学检查的确定,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特点,提出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22353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2353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74例,感染率1.23%;病原菌监测为G-菌69株(70.41%),G+菌21株(21.43%),真菌8株(8.16%)。结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除了缩短手术暴露时间,还须积极诊治患者基础病,正确掌握外科洗手和手卫生,提高围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加强目标性监测等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征,为术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6-2018年肛肠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2714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中,186例发生术后感染(6.85%),其中痔疮92例、肛周脓肿57例、肛裂18例、肛瘘15例、肛乳头肥大3例和直肠息肉1例。从切口部位组织或分泌物中分离1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1株(62.37%),革兰阳性菌68株(35.05%)和真菌5株(2.58%)。不同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分离率存在较大差异。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较敏感,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对第一、二代头孢类菌素和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耐药性,但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革兰阴性菌47株,占革兰阴性菌38.8%。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敏感;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和利奈唑胺较敏感;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以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革兰阳性菌22株,占革兰阳性菌32.4%。 结论 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肛肠疾病术后感染率和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51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分离病原菌并做药敏试验。结果有50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占5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得9.67%。共分离出54株病原菌,4例患者为双重感染占10.2%,均为复合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35株(64.8%),革兰阳性菌15株(27.8%),真菌4株(7.4%)。最多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1.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率较高,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兴国县人民医院行手术(Ⅱ类切口)治疗的74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74例普外科Ⅱ类手术患者的74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58.4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35株(占39.3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以及真菌2株(占2.25%);患者切口分泌物检出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00%;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检出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其对...  相似文献   

16.
黄翔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744-3746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与术中感染控制措施的关系。方法该院普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对653例患者采取了术中感染控制措施,以强化术中感染的控制力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并将此阶段患者情况与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感染控制措施实行前602例患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术中感染控制对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效果。结果急症手术、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差、肥胖、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球菌居多,占63.64%,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36.36%。前3位病原菌排列顺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施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总切口感染率[2.00%(13/653)]明显低于施行前[7.31%(44/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感染控制措施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起到预防作用,可以降低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对温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2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论 26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16.54%;感染部位呼吸系统为19例(占44.18%),其次为泌尿道10例(占23.26%),胃肠道7例(占16.28%);检出病原菌43株,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72.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空腹血糖、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丰城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菌分布特点,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2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5%),其中尿路感染15例(占65.22%),呼吸系统感染6例(占26.09%),切口感染2例(占8.70%);23例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培养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67.74%),革兰阳性菌10株(占32.26%);合并糖尿病、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前列腺体积≥45 cm3、术前导尿、手术时间≥1 h、留置尿管时间≥5 d、住院时间>7 d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3.019)、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OR=1.937)、前列腺体积≥45 cm3(OR=2.694)、术前导尿(OR=2.162)、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肺部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其发生肺部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49例,感染率为40.16%,痰培养结果共分离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占60.42%,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29.17%,真菌5株,占10.42%。通过对肺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中年龄、GCS计分、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肺部损伤、意识障碍、手术史、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与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预防其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52-25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此类危险因素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480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480例老年患者中共26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65.38%。截肢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最高,为30.00%。此外,年龄≥65岁、手术耗时≥3h、住院时间≥14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8h、Ⅲ型切口以及患者有基础疾病史均可能为造成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对此类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治疗时,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应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