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龙胆泻肝汤致药物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西民 《山西中医》2002,18(2):51-51
常某 ,男 ,5 6岁 ,工人 ,2 0 0 0年 9月 10日初诊。胁痛 3天来诊。伴有口苦 ,目赤 ,小便色黄 ,大便稍干 ,舌红苔少 ,脉弦细。血常规检查 :WBC4.8× 10 9/ L,RBC4.2× 10 9/ L,N0 .5 6 ,L0 .36。B超示 :慢性胆囊炎。中医诊断 :胁痛 (肝胆湿热型 ) ;西医诊断 :慢性胆囊炎。予龙胆泻肝汤清泄肝胆湿热。药用 :龙胆草 10 g,当归、泽泻、柴胡、木通、黄芩、生地、栀子各 10 g,甘草 6 g。 3剂 ,每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2剂后于下午 3时出现全身药疹 ,痛痒 ,即收治入院。约下午 6时背部出现大小不等水泡 ,继则遍及全身 ,大量渗液 ,表皮出现大片…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陈某,男,31岁。因右胁痛伴乏力1年,加重伴腹胀、纳差1月,于1999年3月14日初诊。查肝功GPT80单位,两对半: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诊断:胁痛(肝阴不足、热毒内壅),处方:枯矾2g,浙贝母、菖蒲、柴胡各10g,茵陈、茯苓各12g,白花蛇舌草、炒白术、党参、赤白芍各15g,焦山楂、生黄芪、车前子各20g,生甘草6g;3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因本院枯矾缺药,建议患者外购,药店因无枯矾用明矾代之(经本院中药师确认为明  相似文献   

3.
陈晓序 《陕西中医》1995,16(4):180-181
<正>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某些与肝脾或阴阳气血失调有关的疑难病症,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1 胁痛 王某,女,36岁,工人。1989年5月初诊,右胁胀痛2年,加重1月余,神疲倦怠、胸闷不舒、便溏,2~3次/d,每因情志不畅而剧痛、脉强、舌质淡红、苔薄白;B超检查:胆囊4.5cm×2cm×3cm,囊壁厚0.3cm~0.4cm,回声粗糙;化验室检查:WBC11×10~9/L,N 0.78,L0.22。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辨证属:胁痛,肝郁脾虚,气机郁滞所致。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方药用消遥散去生姜、薄荷,加元胡、香附各10g,郁金12g。水煎服,每日煎服1剂,进药6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知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续开原方连服15剂后,诸症消失。B超、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随访1年余而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2 4例病人均诊断为 期或 期内痔出血合并贫血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 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32岁 ,平均年龄 5 5岁 ;男性 11例 ,女性 13例 ,血色素 3.0~ 4.0 g/ L者 3例 ,4.0~ 5 .0 g/ L者 12例 ,5 .0~ 6 .0 g/ L者 9例 ;红血球小于2 .0× 10 1 2 / L者 8例 ,(2 .0~ 2 .5 )× 10 1 2 / L者 10例 ,(2 .5~3.0 )× 10 1 2 / L者 6例。2 治疗方法以归脾汤为基本方 :党参、黄芪、当归各 15 g,白术、茯苓各 12 g,熟地、龙眼肉、阿胶 (烊化 )各 10 g,酸枣仁、木香各 9…  相似文献   

5.
郭某,男,73岁。干部。因咳喘咳痰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1月,于1988年7月12日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9g/L,红细胞3.2×10~(12)/L,血小板12C×10~9/L,白细胞11.6×10~9/L,N32%,L67%;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1分30秒。诊断为“慢支开感染”。西医给予肌注青、链霉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减轻。复查血象,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于2008年10月6日因乏力3年加重伴腹胀1周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正常,仅感乏力,未做诊治.人院前一周因疲劳乏力加重,且感腹胀,呈进行性加重,尿少、尿黄,无呕血、无黑便,无腹泻,无发热.入院检查:体温36.4℃,脉搏7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80mmHg.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触软.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下界右肋下、剑突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脾肋下10cm、平脐,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7.
汤某,男,51岁,农民。患者素有右胁痛病史,1990年6月5日因过度劳累,诱发右上腹胀痛并高热7天,昏厥4小时,送某院内科急诊抢救。血常规:WBC 23.8×10~9/L,NO.92。肝功能:TB64.3μmol/L,PB 23.4μmol/L,ALP96~U/L,TP63g/L,A/G1.3:1,ALT42~U/L,AST152~(?)/L。诊断:①化脓性胆管炎,②感染性休克,③胆道蛔虫症,④胆石症。建议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限于经济条件,抬来我院中医科门诊,要求中药试服。  相似文献   

8.
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1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郭某,男,52岁。因反复头痛、头昏,甚或精神异常4月余,1998年7月14日收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和胃炎病史。查体:T36.8℃,BP16/10kPa,神清,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踝部压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定位体征。乙肝全套:HBsAg、HBcAb阳性,PT16.9s,BA202μmol/L,肝功能:TBil12.5μmol/L,DBil6.84μmol/L,TP78g/L,A41g/L,G37g/L,A/G1.11,GPT20U/L,GOT26U/L,ALP39.7U/L。B超示:右肋间厚度103.3mm,右肋下最大斜经126.4mm,左叶厚59.8…  相似文献   

9.
自拟扶正退黄复肝汤治高黄疸病毒性肝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40例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1岁;病程6个月~13年。2诊断标准参考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84年,南宁)修订的诊断标准和《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①脸红素if71ymol/L;②高黄疽病程持续3周以上者;③高度乏力,精神困倦,目、身、尿俱黄,伴纳呆、恶心、胁痛、腹胀或腹泻等。3治疗方法自拟扶正退黄复肝汤基本方药:党参509,焦白术、云等各10g,甘草6g,山药309,大枣12枚,生姜汁10滴,女贞子、把果、首乌、山英肉各10g,公英、大黄各209,龙胆草3g,金银花15g,车前子、茵陈各IOg,郁金10g,柜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10m L 50%硫磺镁,1次/d,口服;头抱挫林钠+250m L 4%生理盐水,1次/d,静滴;甲硝唑,200m L/次,1次/d,静滴。治疗组60例疏肝利胆汤(柴胡、枳壳、赤芍、木香、黄芪、鸡内金、郁金、川厚朴、山楂各10g,生甘草8g,黄连6g,熟大黄8g;胁痛严重加元胡10g;蛔虫加使君子10g,川谏子、槟榔各6g;胁痛、肠鸣腹泻减枳实,加白术、获菩各10g;恶心、呕吐加竹茹10g;苔厚腻夹湿加苍术6g、陈皮、获菩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痊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1例因久服白花蛇舌草而致痿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某男,48岁,干部。2001年7月19日初诊。自觉全身不适、疲乏、纳差,尿黄1周。诊见其目黄,肝区叩击痛(++)。检查示:总胆红素38.8μmol/L,直接胆红素37.5μmol/L,麝香草酚浊度9u/L,谷丙转氨酶 118u/L;乙肝三系统检查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DNA为1.92×105拷贝/mL。B超示:肝、脾不大,肝内结构正常。证属:肝胆湿热,湿毒内壅,脾虚失运。处方:白花蛇舌草、茵陈各15g,栀子、大黄各10g,虎杖12g,桑寄生、炒白术、丹参、太子参各15g,黄…  相似文献   

12.
<正>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出血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特点为血小板持久增多,常伴有出血和血栓形成。我院儿科运用中药治疗一例,报道如下。患儿王某,男,6岁。1981年9月因腹痛及腹部包块1年余收住院。既往有贫血和反复肺部感染病史,偶有牙龈出血。查体:发育一般,营养较差,面黄体瘦,精神尚好。肝于剑下5厘米,右肋下3厘米,质硬。脾于左肋下5厘米,质硬。全身皮肤未见淤斑及出血点,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无其他异常发现。化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4×10~9/L,分类:中性69%,淋巴31%,血小板1980×10~9/L,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自拟消脂清肝合剂治疗脂肪肝 35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中 ,男 2 6例 ,女 9例 ;40岁以下 5例 ,41~5 0岁 2 0例 ,5 1~ 62岁 1 0例 ;病程 2~ 2 0年。合并冠心病 2例 ,高血压 8例 ,慢性乙型肝炎 1 0例。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 ,脘腹胀满 ,乏力。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肝胆病学》脂肪肝诊断标准 ,经 B超检查明确诊断。2 治疗方法消脂清肝合剂 :山楂、泽泻、云苓、丹参、红花、枸杞、绞股蓝、柴胡各 1 5 g,三棱、莪术各 1 0 g,制大黄6g。兼胁痛胀不舒加川楝子、枳壳各 1 0 g,元胡 1 5 g;肝大加鳖甲 1 0 g;恶心加藿香、…  相似文献   

14.
我院曾收治2例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病例,方用大承气汤急煎治疗.迅速缓解疼痛.现报道如下.例1 王某,男,24岁,从事化铅及蓄电池修理2年.因脐周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2小时于1994年4月12日入院,无发热,呕吐胃内容物,大便2日未行.平素便秘.约5~10分钟阵发腹痛1次.查T37.8℃,P82次/分,R30次/分,Bp14/10kPa,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呻吟,屈曲位,面呈铅苍白,两侧颊粘膜可见深灰色铅线,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按痛明显,未及肠型和肿块.Hb70g/L, WBC1.9×10~9/L,NO.68,L0.27,E0.05;尿常规(一):肝、肾功能正常,舌苔灰腻,脉弦数.予中药大承气汤急煎内服,拟方;生大黄12g,芒硝9g(冲服),枳实12g,厚朴15g.番泻叶15g.生甘草6g.药后5分钟便通,疼痛缓解,日行大便5次.后2日每日1剂,水煎服,第3天痊愈出院.例2 李某,男,43岁,从事化铅及蓄电池修理20多年.因脐周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1小时于1994年4月13日入院,主要阳性体征均同例1,入院辅检;Hb95g/L,WBC2.7×10~9/L,N0.75;L0.24 .E0.01;尿常规(一),大便常规(一).肝、肾功能正常,服方同上,药后腹痛消失.  相似文献   

15.
冯某,男,26岁,农民.1990年10月10日初诊.患者一月前发病,初起发冷发热,除右胁隐隐作痛外,余无异样.医者按感冒治疗一星期,病情加重,后经市某医院 B 超检查,确诊为肝脓疡(肝痈).因经济拮据,延请中医治疗.症见面容消瘦,乏力,纳呆,便溏,胁痛拒按,舌苔黄腻,边缘鲜红有瘀斑,脉弦数.体温38.5℃.化验:白细胞28×10~9/L,中性90%.此乃湿热、瘀、痰蕴积阻塞肝脉所致.法当清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2 6岁 ,因情绪激动引发胸闷、心悸、气短 1天就诊。既往有心肌炎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查体 :T36 .8℃ ,P83次 /分 ,R18次 /分 ,BP13.3/ 9.3k Pa,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皮疹。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罗音。第一心音低钝 ,心律不规则 ,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 ,触诊脉搏间歇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AST 76 U/ L,AL P 10 5 U/ L,LDH - C4 9 2 U/ L,血常规 :WBC 10 .8× 10 9/ L,N 0 .6 5 ,L0 .35 ,RBC4 .5× 10 12 / L,Hb12 0 g/ L。心电图诊断 :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诊断 :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处置 :…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例 1:男 ,4 2岁 ,1995年 9月 1日来诊。该患者持续发热 1周 ,T 39℃ ,西医诊断为感冒。查体 :T39 .2℃ ,神清 ,心肺正常 ,心率 82次 /分 ,肝脾未触及。血象 :WBC 4 .5× 10 9/ L ,N 0 .6 8,L 0 .32 ,RBC 3.5×10 12 / L。经西医治疗无效 ,故转中医门诊治疗。患者壮热不退 ,T 39.5℃ ,口渴欲饮 ,烦躁谵语 ,大便已 5日未解 ,腹痛拒按 ,按之硬满 ,不能纳食 ,脉沉实 ,苔黄。证属阳明热结腑实之湿温病证 ,投小承气汤攻下泄热。一诊处方 :大黄 10 g、枳实 10 g、厚朴 15 g,1剂水煎服。二诊 :服上方后 ,自感腹内潺潺作响 ,矢气频…  相似文献   

18.
1 急性胆囊炎谢某,女,33岁。因右上腹疼痛2天就诊。2天前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呈阵发性刀绞样疼痛,并向右肩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夹有黄色液体。恶寒发热(T38.8°C),口苦咽干,大便2日未行。查:右上腹痛不可触,墨非氏征阳性。WBC12×109/L,N0.82,L0.18。B超:囊壁增厚,胆囊粗糙。西医诊断:急性胆囊炎。中医诊断:胁痛。辨证为热郁胆腑,腑气不通。治以疏肝利胆,通腑泻热。大柴胡汤加减:生大黄(后下)10g,柴胡18g,黄芩15g,姜半夏15g,枳实10g,茵陈10g,郁金15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虎杖15g,瓜蒌壳15g,甘草6…  相似文献   

19.
段伟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953-954
<正> 患者女,42岁,2002年5月26日初诊。2月前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右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并伴口苦,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胁痛,证属脉络瘀阻,治宜活血通络。处方:柴胡6g,炒枳壳12g,生地15g,当归9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0g,延胡索10g,丝瓜络10g,桃仁12g。每日1剂,水煎服。10d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10 8例腰痛皆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70岁 ,以 4 5~ 5 5岁者居多 ,共 77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1年 ;初发者 90例 ,复发者 18例 ,多伴有白带量多、胁痛、月经夹有血块等症。治疗方法 逍遥散加减 ,柴胡 12 g,白芍 12 g,白术10 g,当归 10 g,茯苓 10 g,煨干姜 10 g,炙甘草 6 g,薄荷 6 g。白带多者加车前子、山药 ,胁痛者加川楝子、青皮 ,月经夹有血块者加茜草、丹参。水煎服 ,日 1剂。治疗 1~ 3周观察疗效。治疗结果 治愈 (腰痛消失 ,1年以上不复发 ) 80例 ,有效 (腰痛减轻 ,治愈后 1年内复发 ) 11例 ,无效 (治疗前后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