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的对清醒病人介绍ICU情况及患者现在的状态,以取得配合和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 重视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促进ICU患者疾病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观察235例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减轻了ICU患者心理不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ICU病人的心理状况,探讨其心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ICU住院患者32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了解ICU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326例ICU患者存在强迫症、恐怖、偏执、抑郁、焦虑5个因子的心理障碍,经过心理护理,患者的9个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是消除ICU患者心理障碍的关键,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 重视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心理变化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和探讨心理护理结合音乐疗法与单纯心理护理对ICU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出5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结合音乐疗法,用SA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这2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入住ICU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发生,通过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结合音乐疗法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值,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结合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ICU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 将90例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从护理角度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开,寻找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用心理安慰、心理疏导和积极倾听相揉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年龄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不同年龄,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能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需求,探讨有效的护理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去年下半年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及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及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有效疏导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25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全部患者均采用SCL-90量化表格进行不良心理状态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恐惧、敌对、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评价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满意度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3%,对照组为88.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 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不良情绪,对于降低和预防ICU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促进康复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ICU监护病房内的115例重症监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性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提升护理效果。结果:ICU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因为其在住院期间比较多的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临床中因为疾病还需要隔离,导致了患者的心理负面反应比较强烈,这些和患者的年龄、文化、家庭背景等有较大联系。结论:ICU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寻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积极的进行干预,能够让患者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促进治疗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为进一步促进家属的医疗配合行为,减少护患纠纷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60例ICU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家属心理反应的变化.结果 55例患者家属心态变得积极,能很好的和医护人员配合,5例效果不明显.有效率达91.7%.结论 通过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医疗行为的配合,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ICU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纯叔 《四川医学》2008,29(3):375-377
目的 通过对ICU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和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用交谈法、观察法调查ICU 250例患者,了解常见不良心理状态,以及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属亲密程度的关系.结果 在不愿入住ICU的患者中,53.2%的患者感觉被隔离,年龄越大越不愿住ICU,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愿住ICU,与家属越亲密者越不愿住ICU(P<0.01).结论 针对ICU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基层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并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达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入住ICU患者病情发展过程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进行评估、记录、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对出ICU患者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意见。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进入ICU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其采取适应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50例年轻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其“隔离”治疗所引起的3种不同心理状态:①自疑自卑、焦虑急燥;②病人角色难以适应;③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结论针对3种不同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和临床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很快得到康复。结果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在传染科护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治疗及心理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耐心细致地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 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及时掌握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胃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否认心理、企求心理、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接受心理是胃癌患者先后经历的四个心理状态,临床护理应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心理期,延长患者的企求心理期,管理好患者的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期,并促成晚期胃癌患者的接受心理.结论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疾病并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胃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否认心理、企求心理、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接受心理是胃癌患者先后经历的四个心理状态,临床护理应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心理期,延长患者的企求心理期,管理好患者的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期,并促成晚期胃癌患者的接受心理.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疾病并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相关因素,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72例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水平,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展开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对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尤其要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和康复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急诊ICU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 患者均会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负性心理反应,若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可引起病情的反复甚至恶化,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针对急诊ICU住院的230例病人进行了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调节及应激干预护理模式对儿科ICU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就诊的100例儿科ICU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儿科ICU患者主要心理反应类型包括焦虑、恐惧、孤独、不安全感、急躁和紧张等,其中,焦虑恐惧、孤独和不安全感等的发生率最高,且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儿科ICU患儿通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类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