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男,12岁.走路时摔倒,左手着地致肱骨近端肿胀、疼痛3 d于2008年8月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左肱骨近端肿胀,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阳性.X线片示左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病灶内可见囊状透光区,考虑骨囊肿.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α-脂蛋白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3 mmol/L,载脂蛋白A 10.75 mmol/L,均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2岁6个月。因“从约1.5 m高处摔下致左肘疼痛、不敢活动3 h”于2015年5月入院。检查:左肘关节肿胀、压痛,肘关节及前臂因痛拒动,手指屈伸活动正常。X线片、CT及MRI检查示左肱骨外髁骨折、尺骨近端骨折、上尺桡间隙增宽、上尺桡关节损伤。诊断:左肱骨外髁骨折(Milch 1型)、左孟氏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入院后5 d于全身麻醉下行左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尺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4周后去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术后7周骨折获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3.
正患儿,男,4岁3个月,2016年2月11日跌倒致右上臂疼痛伴活动受限。急诊入院后行右上臂CT检查,显示右肱骨近端骨囊肿并病理性骨折,见图1A。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肱骨近端骨囊肿刮除植骨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取右肩前切口,沿三角肌前缘切开,见骨折断端为纤维瘢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23~85岁,平均57.1±5.8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5例。术后利用Constant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诊10个月~3.5年,平均2.1±0.8年,4例失访,随访期末均顺利愈合。1例出现肱骨头部分坏死,但不影响功能;3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2例保守治疗缓解;1例出现肩关节撞击征。根据Constant评分为优良率89.2%(25/28)。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
1994年4月10日和1996年8月13日,分别为2例肱骨上段巨大肿瘤行瘤段截除,同时行人工肱骨连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体会如下。临床进料例1,刘×,女,38岁,左上肢近端肿痛18个月,近月加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上肢肌肉萎缩,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检查正常范围。X线片:胸片正常;左肱骨近端呈8cm×6cm膨胀性、皮质变薄的溶骨性破坏。病理诊断:骨巨细胞瘤二级。例2,石×,女,左上臂近端肿胀14年,近一年疼痛,出现上肢麻木,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上肢萎缩,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检验均正常。X线…  相似文献   

6.
无内固定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肱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内固定自体腓骨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 1991年6月~2003年12月对26例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行病灶囊内刮除或瘤段切除,患者年龄6~41岁。其中骨巨细胞瘤5例,骨囊肿9例,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内生软骨瘤4例。采用肱骨近端肿瘤病灶刮除自体腓骨支撑内固定15例,肱骨近端瘤段切除自体腓骨重建肩关节11例。根据手术类型和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大小,用不带血管蒂的自体近端腓骨3~10cm(平均6cm),移植重建肩关节或联合异体骨填充骨缺损。结果 26例术后经1~12年,平均3.4年随访,2例术后2年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二期行截肢术,其中1例肺转移死亡。15例保留肱骨肩关节面,腓骨支撑填充骨缺损,术后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其中3例患儿术后3周肩关节恢复正常活动。11例瘤段切除后近段腓骨修复重建肩关节,术后肩关节保留部分功能。结论 无内固定不带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实施关节内肿瘤切除与重建术:3例采用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6例采用瘤段切除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术,8例行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5例行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结果 3例失访,19例获得随访,时间9~96(50.0&#177;8.2)个月。局部复发4例,死亡8例。根据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标准: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患者得分为(22.8&#177;1.4)分,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患者得分为(24.2&#177;1.6)分,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得分为(23.9&#177;1.5)分,人工假体置换患者得分为(26.1&#177;1.8)分。结论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重建,成年人可首选人工假体置换,儿童及青少年可选用同侧锁骨翻转移植重建。术中需注意肩袖和外展装置的修复,大多数保肢者能保存一定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采用接骨板还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更适宜存在争议。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27例,女31例;年龄42~84岁,平均62.8岁。分别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n=28)和人工肱骨头置换(n=30),采用Neer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8个月和16个月的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全部58例患者获得8~16个月随访,术后第8个月两种治疗方法的Ne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第16个月人工肱骨头置换患者的Neer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应用锁定接骨板的患者(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远期疗效优于锁定接骨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MIPPO)结合LPHP(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技术(MIPPO)结合LPHP(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4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Neer功能评价:优3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53%。结论应用微创技术(MIPPO)结合LPHP(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全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获6~12个月(平均8.3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良率80.0%。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无需预弯、副损伤小、固定牢固、保护血运,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特点,适用于治疗大部分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对于不稳定的、骨质疏松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4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内外侧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许超  吴承亮 《中国骨伤》2008,21(9):694-694
肱骨内髁骨折是罕见而且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疾病,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共发现5例肱骨内髁骨折被误诊,本文分析这些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13.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12月~2007年3月,我科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效果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65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3例。  相似文献   

14.
桡神经损伤是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1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同时行桡神经探查修复,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12月~2010年3月,我科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23~77岁。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28例,四部分骨折6例。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复位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将肱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2006年3月,我科采用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56例,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0-64岁。骨折部位:上段27例,中段22例,中上段7例。  相似文献   

17.
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间骨折是较难处理的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均损伤,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大。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采用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旋后牵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观察”一文读后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炳然  陈育林 《中国骨伤》2009,22(12):926-926
“旋后牵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观察”提出以牵引为主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创见。读后有3点异议,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9.
逆行性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杰  夏冰  毕擎  洪剑飞 《中国骨伤》2009,22(4):309-310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31%。肱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内固定物材料的发展以及手术操作的日益完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已得到广泛认可。尤其对于多发骨折、开放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或臂丛损伤、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漂浮肘和闭合复位不满意的患者,手术治疗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白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  相似文献   

20.
三叶草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007年5月,我科使用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32~70岁。左侧13例,右侧19例。按Neer分类标准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2例。均为移位不稳定性骨折伴肩袖及关节囊撕裂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