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727例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观察其接受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将其分为利巴韦林组832例,更昔洛韦组895例。结果检出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共159例,占9.2%,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性别差异,无发生率差异;但不同年龄组比较,婴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8.2%。更昔洛韦不良反应主要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其次为变态反应;利巴韦林主要是变态反应和血液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预后均好。结论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多样化,侵犯不同机体系统,但发生的后果及其预后相近且在临床使用中尚能被患者及医师所接受;应严密观察婴儿组的用药,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观察45例麻疹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病例对照,采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与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对照,对45例麻疹患者以痰热清联合联合更昔洛韦7天痊愈治疗.对照组有效23例,无效22例,实验组有效40例,无效5例,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麻疹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小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缓解黄疸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进行观察总结,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6%(71/241,95%CI:23.70%~35.21%),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51/231,95%CI:16.73%~27.43%),肝损害发生率为9.71%(20/206,95%CI:5.67%~13.75%)。71例发生不良反应并完成疗程的患儿,治疗有效46例(64.79%);17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治疗有效120例(70.5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x~2=0.79,P=0.38)。患儿性别,入院时是否有黄疸,是否早产、剖宫产,是否伴有感染等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骨髓抑制和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断和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口服阿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及阿昔洛韦滴眼液交替滴眼,结膜下注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点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有显著性差异(X2=4.940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7.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0063,P>0.05).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可靠,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浩  李健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430-1431
本文对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更昔洛韦的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应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344,32.680,P〈0.01)。观察组热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7.230,8.199,P〈0.01)。认为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更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莲  赵风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26-462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该院儿科治疗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滴;治疗组48例,用更昔洛韦5mg/(kg.d),西米替丁10~15mg/(kg.d),静滴。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95.83%,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14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热退、疱疹消退的时间. [结果]观察组在热退、疱疹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更纾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维生素C、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d)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P〈0.05);两组均未见明硅不良反戊。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缩短的特点,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修复皮肤损害(止疱、结痂)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没有因为无法耐受药物而退出者.观察组止疱、结痂和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7%(39/43),与对照组的74.4%(32/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盐酸伐昔洛韦用于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220例水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按10mg/(kg·d),分2次空腹口服;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按15mg/(kg·d),分3次服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9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对照组痊愈68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257,P<0.05).结论 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较利巴韦林效果更好,是目前治疗水痘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与更昔洛韦10mg.kg-1.d-1,分两次,共14天,继以伐昔洛韦10mg.kg-1.d-1,分两次,共14天,改伐昔洛韦5mg.kg-1.d-1,每天一次,共14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1.d-1,每日一次,共七天,继以抗病毒中药口服35天。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EB病毒转阴率32%,高于对照组的11.7%(P0.05);治疗6周时转阴率为64%,也高于对照组的29.4%(P0.05)。结论更昔洛韦伐昔洛韦序贯使用是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IM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IM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及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方法以2017年4月-2019年2月于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玫瑰糠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方案上加用盐酸伐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差异。结果用药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的44.19%;用药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用药在治疗玫瑰糠疹方面有较为确切的效果,相比单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盐酸伐昔洛韦堵的加用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双环醇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P <0.05)。观察组的高热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及肝脏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vs. 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双环醇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IM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IM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及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92-1493
目的对比观察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常用两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组),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2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热退、疱疹消退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5);治疗1组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治疗2组的73.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罗利华 《现代保健》2012,(11):39-4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AVE)中的作用。方法:对82例小儿AVE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疗效及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IVIG是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0.4g/d静脉滴注,辅以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小、不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贝尔(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贝尔麻痹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和更昔洛韦组31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激素、维生素治疗;更昔洛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结果治疗2周后,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为94%,常规治疗组为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贝尔麻痹的有效药物,而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