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下鼻甲手术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8年6月间行下鼻甲手术治疗慢性鼻炎患者235例,分别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黏膜下整形术、微钻辅助下鼻甲整形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术后3个月~1年进行随访,分析5种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种下鼻甲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4.8%、94.0%、87.5%、91.2%、92.3%,平均有效率为90.2%;下鼻甲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鼻干、鼻干痂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8%、4.3%,少见并发症为鼻甲萎缩,发生率为0.9%。结论 不同下鼻甲手术方式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能是保证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报告16例伴有糖尿病的喉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尽管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但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糖尿病不是喉癌手术的禁忌,不应放弃或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复习额窦引流通道与额筛气房相关解剖结构的新近研究,重点对鼻内镜下改良Lothrop手术技术,临床病例选择标准与手术适应证、并发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鼻内镜下改良Lothrop术式与骨成形瓣充填术比较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胸大肌肌皮瓣的适应证及并发症─—379例次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余年来375例共379次胸大肌肌皮瓣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此瓣供血可靠,能满足大多数头颈部肿瘤手术的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是一块用途广范的组织瓣。全组皮瓣全部坏死率1.8%,部分坏死率5.0%。作者对胸大肌肌皮瓣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提供了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颈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组(25例)与传统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12.90、9.98、13.84、13.42、5.37、5.27,P 均<0.05)。超声组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传统组3例(14.29%)术后创面感染,1例(4.76%)术后创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疼痛感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31例头颈部肿瘤因累及前颅底而行前颅底切除术,包括多种部位和类型的肿瘤,大多数为鼻腔、鼻窦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7例。手术分为经颅底咬除术和颌面联合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3.0%。5年生存率16.5%。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施行前颅底切除术是安全可接受的,建议以颅颌面手术入路,选择肿瘤未侵破颅底骨板至硬脑膜为主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桥小脑角胆脂瘤—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经乙状窦后进路手术切除侨小脑角胆脂瘤64例,肿瘤全部切除者61例(95.3%),大部分切除者3例。1例死亡,63例随访6个月至9年,未见症状复发,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被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时的辅助通气、呼吸道管理和手术麻醉需要,但同时气管插管也可以引起多种喉部并发症,特别是长期插管的患者。本文对气管插管所致喉部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外科涉及包括鼻-鼻窦炎症、鼻眼相关疾病、鼻颅相关疾病、鼻咽部疾病等的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病变范围、术者经验、手术器械和设备以及辅助检查和治疗,量力而行。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眼眶并发症、颅底颅内并发症以及出血性并发症等,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会很严重。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者一定要经过严格培训,采取分级准入制度,术前要认真阅读影像学资料了解病情,充分评估患者的收益和风险,如果出现并发症,要给患者最为妥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报告35例颈廓清术后复发癌的再手术结果。术中无1例死亡。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结扎血管后无严重后果;术后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其中1例死亡。发生咽瘩5例、乳糜瘘1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5.7%和22.7%。尽管手术风险大,并发症严重,但手术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颈廓清术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检查,一旦发现肿瘤复发,应尽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总结1993年3月~1994年6月间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3岁。手术使用直径4mm,30和70度硬管鼻内窥镜。全组采用局麻/局麻+强化。一期治愈22例(61.1%),延期治愈8例(22.2%),好转3例(8.3%),无变化3例(8.3%)。并发症2例(5.6%),纸样板损伤和牙痛各1例。作者对手术设计,解剖异常,技术操作,患者配合,术中出血,术后随访,变态反应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10~25岁青年男性、富含血管的良性肿瘤,但由于侵犯周围组织能力较强,可致严重并发症。目前该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量多,易残留致复发。因此术前、术中采取减少出血的措施,以及选择合适的术式非常重要。现就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手术进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1984年6月至1995年10月共为18例累及前及侧颅底肿瘤患者实行了手术治疗。累及前颅底者采用经额窦后壁入路的颅面联合手术切除方法;涉及侧颅底肿瘤则采用经颈一下颌入路方法整块(enbloc)切除肿瘤;外耳中耳癌则实行颞骨次全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一般并发症只占2%。2年生存率63.6%。文章对颅底解剖、手术程序以及重建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半坐下肢抬高位(V形体位)在喉癌引起的喉梗阻患者强迫体位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喉癌强迫体位喉梗阻在半坐位行气管切开术(半坐位组)患者20例,与2015年1月~2019年1月喉癌强迫体位喉梗阻在V形体位下行气管切开术(V形体位组)患者25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V形体位组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半坐位组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2,P>0.05)。V形体位组手术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时间分别为(5.16±0.94)min、(3.44±0.77)min,半坐位组手术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时间分别为(6.60±0.68)min、(5.00±0.79)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6.67、5.94,P<0.05)。结论 不能平卧的喉癌伴强迫体位喉梗阻患者可考虑采取V形体位行紧急气管切开手术。  相似文献   

15.
对5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分析表明,1例有面部麻木及胀痛感,5例均曾误诊为腮腺混合瘤;肿瘤起源于面神经主干及主要分支,其中2例术时神经保全良好,3例因误为恶性肿瘤而施行了神经切除。对本病的临床与诊断及手术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鼻窦的常见良性肿瘤。因其具有恶性破坏作用,恶变倾向及逐年增多的趋势,己引起人们的关注。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是其最佳选择,但因其临床检查及CT都缺乏特异性,常常误诊为鼻息肉,当确诊后常需行毁容毁功能性鼻侧切开根治性手术,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目前由于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加之常规的病理检查,本组16例病人就较早得到确诊,再行内窥镜及柯-陆氏手术。随访2年8例,1年5例,半年3例,无复发、恶变和并发症。故认为此方法切除彻底、损伤小、痛苦小,是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告7年间69例82侧功能性颈廓清术的临床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为62.5%(15/24),颈淋巴结癌复发率为7.3%(6/2)。结果表明,对于N0和N1病例,功能性颈廓清术和根治性颈廓清术一样有效。由于功能性颈廓清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功能障碍,值得采用。由于手术难度大,术者须熟悉颈部解剖,操作熟练、准确。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是头面部除唇腭裂之外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不但会造成患者的外貌不佳,对其社会心理生活也会造成影响。该类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耳廓成形和听力重建。本文将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前沟通、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喉外伤的急诊期处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1例喉外伤急诊期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提出了利用现代医疗手段对急诊期的喉外伤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级诊断,并且进行不同处置,即:从保守治疗、气管切开到手术探查、整形复位、固定扩张乃至利用皮瓣修复。认为及时、正确的一期临床处置,可以防止发生诸多并发症,尤其可以降低外伤性喉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附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鼻内窥镜监视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告了近期内一组35例(40眼)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3~8个月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结果,有效率为95%。本文探讨了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总结归纳了手术规范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