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血脂康对老年高血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华芝 《广西医学》2004,26(4):495-496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 5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血脂康 ) 35例 ,对照组 (普拉固组 ) 30例 ,治疗组予服血脂康胶囊 0 6 ,2次 /天 ,对照组予服普拉固片 10mg ,1次 /晚 ,连用 8周 ,治疗前后测定两组TG、TC、HLD -C及ET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TG、TC、HLD -C及ET水平相似 (P >0 0 5 ) ,治疗后血脂康与普拉固一样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TG、TC、HLD -C、ET水平并升高HLD -C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脂康可以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6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 (31例 )和正常血脂组 (34例 ) ,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小板血栓烷素B2 (TXB2 )及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对伴有高脂血症者用血脂康治疗 8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伴高脂血症者的GMP - 14 0、TXB2 及血甘油三酯 (TG)、血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较正常血脂者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ISI及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明显降低 (P <0 0 1) ;伴高脂血症者经过血脂康治疗 8周后TG、TC、LDL -C及GMP - 14 0、TXB2 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0 0 1) ,HDL -C及IS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脂康对伴高脂血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降低血小板活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非诺贝特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 (Flu ,n =30 ,40mg/d) ,非诺贝特治疗组 (Feno ,n =30 ,2 0 0mg/d) ,氟伐他汀、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组 (Flu +Feno ,n =30 ,用法同前两组 )。疗程均为 8周。结果 ①血脂水平变化 :Flu、Flu +Feno均能明显降低TC、LDL -C、TG ,升高HDL -C。降低TC、LDL -C、TG ,Flu +Feno优于Flu。Feno仅显著降低TC、TG。降低TC、LDL -C ,升高HDL -C ,Flu、Flu +Feno均优于Feno。降低TG ,Feno优于Flu。②调脂疗效 :Flu +Feno降低TC的有效率高于Flu、Feno (86 7%vs 6 0 0 %、43 3%,P <0 0 5 ) ,降低LDL -C的有效率高于Feno (76 7%vs 43 3%,P <0 0 5 ) ,升高HDL -C的有效率高于Feno(86 7%vs43 3%,P <0 0 1) ,降低TG的有效率高于Flu (90 0 %vs 46 7%,P <0 0 1)。③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血清CK、CK -Mb、LDH、ALT、AST、Bun、Cr及ECG无明显变化。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差异。结论 应用氟伐他汀、非诺贝特单独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不同 ,降低TC、LDL -C ,升高HDL -C ,前者优于后者 ;而降低TG ,后者则优于前者。两药合用具有协同性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血脂康、普伐他汀对高血脂病人的长期调脂作用.方法:多中心,195例高血脂病人,分血脂康组每晚睡前口服血脂康2粒(含他汀类物质6mg)]与普伐他汀组(每晚睡前口服5mg)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两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血脂康与普伐他汀治疗6个月时,TC下降16%及17%,TG下降13%及15%,LDL下降23% 及21%;HDL在血脂康组上升2%,在普伐他汀组上升10%.两组均能有效降低LDL/HDL.两组间比较普伐他汀升HDL作用较血脂康稍好(P=0.05).两组TC、LDL、LDL/HDL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G下降及HDL升高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康及普伐他汀组降TC疗效分别为54.6%、68.4%;升HDL疗效分别为49.1%、53.9%;降TG为46.2%、40.8%.两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如血脂康和普伐他汀)长期口服治疗成人血脂紊乱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 5 0例绝经后高脂血症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0例口服尼尔雌醇治疗 ;对照组 2 0例口服维生素E治疗。结果两组用药前TC、TG、HDL -C、VLDI-C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在用药后TC、TG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LDL -C、VLDL -C在治疗后 3个月及 6个月显著下降 (P <0 .0 1 ) ,HDL -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 ;对照组各项血脂指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结论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肾病综合征病人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 :37例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血脂康组 (19例 ,血脂康 1.2g/d)和辛伐他汀组 (18例 ,舒降之 10mg/d) ;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及 2 4h尿蛋白。结果 :两组在治疗 4周后TC、TG及LDL C均下降 (P均 <0 .0 1) ,TP、ALB和HDL C升高 (P <0 .0 1或 <0 .0 5 ) ;而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 .0 5 )。结论 :血脂康能显著性降低肾病综合征病人TC、TG和LDL C水平 ,提高HDL C水平。  相似文献   

7.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 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血脂康1.2 g/日 2 - 3个月。结果 :降低血脂总有效率 ,总胆固醇 (TC) 88.6 %、低密度脂蛋白 (LDL) 87.9%、甘油三酯 (TG)91.7%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 88.2 %。治疗前后对比血脂下降率 :TC 2 1.6 %、LDL 43.7%、TG 48.4% ,升高HDL 41.1%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0 .0 0 1)。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效、安全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血脂康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12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分为A、B组,各64例.A组每天口服血脂康胶囊0.6g,B组服1.2g,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均能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均P< 0.05),而B组较A组消退更为明显(P<0.05).两组TC、TG、LDL-C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HDL-C水平均升高(P<0.05),而B组较A组更明显(均P<0.05).CRP下降程度与IMT下降成正相关(r=0.85,P<0.05).结论 血脂康不仅有降脂作用,还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探讨荷叶水提物对人体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方法 从郴州市各类人员体检检出的高脂血症者中 ,选择符合高血脂诊断标准的自愿者 ,共 6 2人。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31人 ,即荷叶组与对照组。荷叶组服用荷叶水提物制作的胶囊 ,3次 日 ,4粒 次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两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 ,治疗 4 0天。采用日本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OLYMPUS - 6 4 0 )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 -C和LDL -C水平。结果 荷叶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 -C水平明显下降 ,HDL -C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0 .0 0 1,0 .0 0 2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 -C和HDL -C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 (P <0 .0 1)。结论 荷叶水提物对人体具较好的调脂作用 ,而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 将 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 (n =3 5 )和血尿酸正常组 (n =3 7)。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 3项即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甘油三酯 (TG)和肾功能 2项即尿素 (Urea)、肌酐 (Cr)以及血尿酸 (UA)等项目。结果 高血尿酸组的TC、TG、Urea、Cr、UA水平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 (P均 <0 .0 1) ;而高血尿酸组HDL -C水平则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 (P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的增高其血脂和肾功能水平也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 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氟伐他汀组 34例 ,氟伐他汀 2 0mg ,1次 /d。辛伐他汀 2 0mg,1次 /d ,疗程均为 4周。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 -C下降 ,HDL -C升高。组间无差别 (P >0 .0 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疗效相似 ,均为安全、疗效好的治疗冠心病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80例 ,随机分为二组 ,A组阿托伐他汀 10mg/d,B组辛伐他汀 10mg/d ,治疗 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均能明显降低TC、LDL -C和TG水平 (P <0 .0 1)。二组比较 ,阿托伐他汀降LDL -C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 (P<0 .0 1) ,降TC和TG水平与辛伐他汀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二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和少见。结论 :阿托伐他汀是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3.
蔡雷蓟 《九江医学》2004,19(1):12-13
目的 :观察、比较脂必妥与多烯康对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参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选取 2型糖尿病患者 12 6例 ,随机分为脂必妥组 (脂必妥 1 0 5g ,口服 ,每日 3次 )和多烯组 (多烯康 1 0 g ,口服 ,每日 3次 )。结果 :脂必妥与多烯康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方面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脂必妥优于多烯康 ;脂必妥降低TC、甘油三酯 (TG) ,升高HDL -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脂必妥与多烯康降低TG方面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脂必妥显著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TC、TG并能明显升高HDL -C ,尤其是降低TC疗效显著 ,调节血脂作用优于多烯康 ,且价格低 ,是一种经济实惠 ,疗效更优的调节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脂康与脂必妥降脂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60例按标准诊断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血脂康组(治疗组)和脂必妥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血脂康10 mg,3次/d;对照组采用脂必妥0.5 g,3次/d.两组疗程时间均8 wk.分别在服药前、服药4 wk、8 wk空腹抽血测定TC、TG、HDL-ch、测算TC-HDL、ch/HDL、ch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后8 wk均有效;而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组比对照组TC、TG、HDL-ch、TC-HDL-ch/HDL-ch分别高20.00%、10.00%、3334%、10.00%;TC降低、HDC-ch升高、TC-HDL-ch/HDL-ch比值均非常明显(P<0.01),TG降低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4 wk,TC、TG降低,HDL-ch升高,TC-HDL-ch/HDL-ch比值,治疗组在治疗4 wk后均有效(P<0.05),而对照组仅TC降低(P<0.05);8 wk后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在两组对比有效的基础上,TC降低非常显著(P<0.01),TG降低、HDL-ch升高,TC-HDL-ch/HD-ch比值升高,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血脂康降低血脂谱各项指标,升高HDL-ch比脂必妥效果好,且疗效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15.
时红波 《中原医刊》2003,30(14):37-37
目的 :评价国产非诺贝特缓释胶囊 (利必非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 6 0例 ,治疗前两周停服调脂药 ,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 (A组 )与辛伐他汀组 (B组 )各 30例。A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5 8± 5 2 6 )岁 ,给予利必非胶囊 0 2 5 g/日 ;B组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5 9 4± 6 2 7)岁 ,给予辛伐他汀 10mg/日 ,均治疗 8周 ,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测TC、TG、LDL C、HDL -C一次。结果 :治疗 8周两组患者TC、TG、LDL -C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非诺贝特缓释胶囊与辛伐他汀相比 ,二者作用相等。  相似文献   

16.
血脂康与烟酸肌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萍  黄英  邓捷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4):24-25,27
目的 :评价血脂康与烟酸肌醇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8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血脂康组 :41例 ,每次 2粒 ,口服 ,每天 2次 ,疗程为 12周。烟酸肌醇组 :40例 ,每次 2片 ,口服 ,每天 3次 ,疗程为 12周。结果 :血脂康组和烟酸肌醇组治疗后TC、TG、LDL C、AI均明显下降 (P <0 .0 1和P <0 .0 5 )。两组比较 ,其中TC和T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LDL C ,HDL C和AI,两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脂康降血脂效果优于烟酸肌醇 ,且安全 ,价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的调脂作用并做比较研究.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舒降之20mg每晚顿服;美百乐镇10mg每晚顿服;血脂康0.6g早晚各1次口服;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定血脂.结果:舒降之组治疗后4周TC、LDL-C有下降(P<0.05),12周比4周下降更明显(P<0.05).美百乐镇组治疗后4周TC、LDL-C有下降(P<0.05),12周与4周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TG、HDL-C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脂康组治疗后4周TC、LDL-C、TG有下降(P<0.05),TC、LDL-C 12周比4周下降更明显(P<0.05);H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舒降之组治疗后8周、12周LDL-C分别下降(40%,45%),明显大于血脂康组(31%与36%)和美百乐镇组(31%与35%)(P<0.05).血脂康组治疗后8周、12周TG分别下降(33%,35%),明显大于舒降之组(25%,26%)和美百乐镇组(18%,19%)(P<0.05).3组TC、TG、HDL-C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降脂疗效确切,但3种药疗效判断及调整治疗的时间窗不同.舒降之降LDL-C能力强,血脂康降TG能力强且较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比较洛伐他汀与烟酸肌醇酯降血脂的疗效。方法 血胆固醇 (TC)浓度≥ 5 .85mmol/L者 10 0例 ,随机分为 2组 :洛伐他汀组 5 0例 ,用洛伐他汀 2 0mg ,口服 ,每天一次 ;烟酸肌醇酯组 5 0例 ,用烟酸肌醇酯 4 0 0mg ,口服 ,一天三次。两组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洛伐他汀治疗后血TC、LDL -C浓度明显降低 ,HDL -C浓度升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TG则下降不明显 (P >0 .0 5 ) ;烟酸肌醇酯治疗后 ,仅血TC下降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组间比较 ,血TC、LDL -C浓度的下降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洛伐他汀疗效优于烟酸肌醇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氟伐他汀后对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将 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 ,治疗组加用氟伐他汀 40mg ,qn ,连续 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治疗组HS -CRP、TC、TG、LDL -C不仅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且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 ,HS -CRP下降尤为明显 (P <0 .0 0 1) ,HDL -C较治疗前略有上升。对照组HS -CRP也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除调脂外 ,还可以明显降低血清CRP浓度 ,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比较血脂康(北京北大微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入选6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入血脂康组(0.6 Bid,n=30)与辛伐他汀组(10 mg/d,n=30),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血糖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均能改善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血脂康组及辛伐他汀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为21%、36%、20%和23%、27%、30%(P值均小于0.05),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9%和7%,血脂康组降TG及升HDL-C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2)血脂康组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P<0.01).(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血脂康在较全面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的同时可改善血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