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3种Ⅰ切口手术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种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甲状腺次全切术、乳腺肿物切除术、经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47例,设为非干预组;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56例为干预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以及术后发生应激性胃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甲状腺次全切术、经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及乳腺肿物切除术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手术使用PPI率、使用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吸入性肺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通过对临床药师的干预,3种Ⅰ切口手术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生手术切口疼痛的时间较短,术后下床走动的时间较早,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导致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几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切口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MYcroMesh补片和疝环充填式网塞补片来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5例实施保守治疗,2例分别实施手术网塞取出术和神经切断术治疗。经观察,所有切口疼痛均消失。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疝修补材料的使用是导致术后切口疼痛的原因,合理选用修补材料,并予以对症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4.
付林 《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发、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但术后切口异物感、慢性疼痛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切口异物感与术后慢性疼痛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翟玉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43-3444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和观察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每组各30例。对2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下床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显著,切口愈合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单侧平均42min;平均住院时间8d(7-10d)。无阴囊积液;切口脂肪液化1例;因切口疼痛应用止痛剂1例;未见排斥反应。术后随访10-36个月,无1例复发。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项较理想的疝修补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武军  郭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168-168
目的: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的原因,以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以意大利赫美公司产品(T2网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共63例。结果:63例近期无复发。出现切口慢性疼痛1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2例,切口异物感2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切口并发症,往往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切口并发症的产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184例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2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为(79±8)min,对照组为(65±11)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为7例,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止痛药1例,对照组为9例,观察组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效果优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耗时虽长,但患者切口感染少、疼痛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腹股沟疝行癌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单侧平均42min;平均住院时间7(5-10)d。因切口疼痛应用止痛剂2例,阴囊积液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未见排斥反应,术后随访6个月-30个月,无1例复发。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较理想的疝修补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聂彬  彭珂  王金波 《西部医学》2014,(7):879-880
目的比较超普疝装置(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患者共55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愈后等信息。录入电脑,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切口浆液肿发生率、异物感、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渚留发生率、阴囊水肿及血肿发生率、术后疼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评定。方法:收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并将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后的切口疼痛时间(2.18±1.15)d、下床活动时间(12.45±1.29)h、手术时间(48.11±2.45)mi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临床分析试验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治疗组,使用巴德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将行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修补术)7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较Bassini修补术更满意,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奚建彬  张凯 《实用新医学》2001,3(7):585-586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和近期并发症。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320例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其中斜疝297例,直疝12例,股疝6例,双侧斜疝5例。结果:320例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出现近期并发症4例(1.25%),其中腹腔压力骤增而使疝充填物脱出1例;止血不全形成血肿引起切口感染1例,对补片材料有过敏反应2例,皆经妥善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疝环无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有较少的并发症,经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效果。规范手术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12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后随访统计复发率方面的差别,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8例,占13.3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28例,占46.67%;同时一年后,研究组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占1.67%,对照组患者中复发的有6例,占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刘迂  杨海东等 《医学文选》2001,20(4):426-427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218例,分别有McVay法(对照组)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法(实验组)进行修补,术后经过1-3年随访。结果:对照组疝复发16例,局部积液或阴囊血肿10例,术后下床时间超过3天,70例下床后不能直立行走,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实验组疝复发1例,局部积液及阴囊血肿4例,术后下床时间为1天,3例3天后下床不能直立行走,平均手术时间30分钟。两组差别显著,两组复发率χ^ 2检验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局部无张力,痛苦小,省时,复发率低,更适用于腹横筋膜,薄弱缺损大有全身疾病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老年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4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结果 40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3例;随访3-20个月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具有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张力、省时、近期效果满意及复发率低是理想的疝修补手术,尤其适合老年和(或)伴有其它疾病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新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及规范手术操作。方法统计整理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13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及手术体会。结果治愈137例(99.2%),复发1例(0.78%),平均手术时间35.7min,97例(70.29%)患者4h~8h可下床活动,尿潴留12例(8.7%),伤口异物感7例(5.1%),远端疝囊水肿积液6例(4.3%),血肿4例(2.9%),切口脂肪液化2例(1.4%),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修补符合腹股沟管的生理,适应证广,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7.5±18.0)min和(7.2±1.8)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5)min和(4.6±1.0)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快速、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网片平铺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0~2002年,前瞻性将收治的老年腹股沟巨大疝及复发疝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改良网片平铺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d数、切口愈合等级、阴囊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上均无显性差异。改良网片平铺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区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论改良网片平铺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治疗老年腹股沟巨大疝及复发疝,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可取得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样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徐家忠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56-158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疝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同期行PKRP、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25例同期行传统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疝修补术的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但PKR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疝复发率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和疝修补术(P〈0.05)。结论BPH合并腹股沟疝同期行PKR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且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疝复发率低等,术前应充分评估并严格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