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血型CD36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临床分期和免疫浸润的关系,阐明其对肿瘤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D36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表达差异;运用GEPIA数据库分析CD36表达与泛癌分期之间的关系;运用SangerBox数据库分析CD36表达与泛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分析泛癌中CD36蛋白表达与免疫浸润及TMB、MSI等的相关性,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CD36上下游相关的蛋白。结果 研究显示CD36基因在9种肿瘤中观察到了显著上调(P <0.05),18种肿瘤中观察到了显著下调(P <0.05),CD36表达的高低与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CD36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CD36基因在39个癌种中表达与免疫浸润显著正相关(P <0.05),CD36可能在调节肿瘤免疫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了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免疫相关通路免疫应答激活信号。结论 CD36基因在不同肿瘤中存在表达差异,CD36基因与多种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早期胃癌RNA-seq数据,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生物学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RNA-seq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筛选出早期胃癌数据,并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在R 3.5.3环境下,加载edgeR包,筛选T_1N_(1-3)M_0期与T_1N_0M_0期胃癌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合并淋巴结转移组胃癌中发现197个显著上调表达基因和5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的细胞增殖相关GO功能因子,和Wn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胃癌信号通路等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上。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多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结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可能通过细胞增殖相关GO功能和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影响早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无淋巴结早期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多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的诊治靶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2F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E2F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E2F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2F2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E2F2在前列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前列腺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列腺癌肿瘤组织E2F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3~4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E2F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及T_(2)分期,N_(1)分期的E2F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及N0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分期及不同预后患者E2F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2F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进展间隔均呈负相关(均P<0.05);E2F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2F2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731(95%CI为0.653~0.80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2F2表达水平与T辅助淋巴细胞2、T辅助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富集群呈正相关(均P<0.05);E2F2表达水平与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富集群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E2F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2F2过表达与预后不良及细胞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CD59血型基因在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GEPIA、UALCAN和HPA数据库分析PAAD中CD5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CD59在PAAD中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CD59参与信号通路影响PAAD的进展。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CD59表达与上下游蛋白的相互作用。基于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回归结果分析CD59血型与PAAD预后相关。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D59在PAAD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D59低表达PAAD患者相比,高表达CD59的患者预后差。CD59在PAAD中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P<0.05)。基于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高表达CD59是PAAD预后危险因素。KEGG富集分析占主导地位的是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GO富集分析占主导地位的是蛋白质加工的调控信号通路。结论CD59血型基因在PAAD中呈现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miR-20a-5p/miR-20b-5p在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靶基因和富集的信号通路,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和功能。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0a-5p/miR-20b-5p在不同分化程度(高、中、低)的胃癌细胞和正常胃黏膜细胞以及其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mir WALK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选择该网站10个软件中具备3个以上软件支持的靶基因,用DAVID 6.7在线富集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miR-20a-5p/miR-20b-5p在不同分化程度(高、中、低)的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P均0.05),胃癌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亦明显上调表达(P0.05),miR-20b-5p表达上调与胃癌淋巴结侵袭转移以及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均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20a-5p/miR-20b-5p的靶基因富集存在于肿瘤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中。结论 miR-20a-5p/miR-20b-5p在胃癌细胞系及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于与淋巴结侵袭转移以及浸润深度有关,可作为胃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在肝细胞肝癌(LIHC)中表达和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PFKFB4在LIHC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LIHC的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分析比较PFKFB4在LIHC样本和正常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卡方检验分析PFKFB4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回归分析PFKFB4在LIHC中的预后价值。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索PFKFB4参与的分子通路,并通过MethSurv和TCGA Wanderer等在线数据库分析PFKFB4与LIHC发展有关的甲基化位点。结果PFKFB4在LIHC样本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患者的Stage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PFKFB4高表达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OS)比低表达组更差(P<0.05),可作为LIHC的独立预后因子(HR=1.908,95%CI:1.332~2.733,P<0.05)。GSEA分析结果提示,PFKFB4可能参与糖酵解、细胞自噬和P53等信号通路,并通过PFKFB4的去甲基化调控PFKFB4的表达,影响预后。结论PFKFB4的低甲基化水平使PFKFB4在LIHC中显著上调,可通过多条分子通路调控LIHC的发生发展,是LIHC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NRNPC)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对临床预后的意义。 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及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CPTAC)公共数据库,收集535例LUA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HNRNPC mRNA表达数据及111例LUAD患者HNRNPC蛋白表达数据,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ETx)收集288例健康人肺组织HNRNPC mRNA表达数据。以HNRNPC mRNA中位数值为界值,将LUAD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利用R语言比较LUAD组织与正常肺组织HNRNPC mRNA及蛋白水平的差异,分析HNRNPC mRNA高低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NRNPC表达对LUAD的诊断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HNRNPC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 结果HNRNPC mRNA在LUAD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UAD组织中HNRNPC蛋白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HNRNPC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吸烟史、临床分期、T分期、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HNRNPC高表达组LUAD患者中位生存期(42.3个月)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59.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HNRNPC mRNA表达水平是LU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示HNRNPC mRNA表达水平对诊断LUAD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AUC为0.843,95%CI:0.817~0.869。GSEA功能富集分析示Ras相似物GTP酶(Rho GTPases)途径、TP53信号途径、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及M期调控在HNRNPC高表达组明显富集。 结论HNRNPC在LUAD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HNRNPC可能是评估LUAD患者诊断与预后的新的潜在生物学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SERPINH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探讨SERPINH1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CGA和GEO公共数据库的胃癌数据,对胃癌组织样本的SERPINH1基因表达数据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与SERPINH1表达相关的功能性基因集合,探究SERPINH1的作用机制。结果 421例胃癌样本中,SERPINH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肿瘤分级、N分期、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SERPINH1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显著相关(P=0.049),表达水平越高,浸润深度越大。生存分析中,SERPINH1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患者[P0.001,HR(95%CI):1.97(1.61~2.41)]。基因集富集分析发现,SERPINH1高表达的样本中富集了肿瘤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等相关基因集。69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芯片数据也提示,SERPIN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0 1),且具有较大诊断价值(AUC=0.988 1)。结论 SERPINH1基因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R-218-5p在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并利用OncomiR数据库对miR-218-5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关系进行生存分析。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8-5p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选择3个以上软件在线预测其靶基因,取其交集,运用DAVID6.7数据库,对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采用OncomiR数据库分析miR-218-5p在胃癌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利用OncomiR和cBioportal数据库分别进行miR-218-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生存期的分析。结果miR-218-5p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相对于癌旁组织,miR-218-5p在胃癌组织中也明显下调,miR-218-5p的下调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01)及TNM分期(P<0.001)具有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218-5p的靶基因富集在与肿瘤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中,且其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P=0.01632)。结论miR-218-5p在胃癌中表达下调,起到潜在的抑癌作用,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1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45±0.102与0.06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在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阴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okemon、TIP30和人宫颈癌基因-1(HCCR-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100例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收集术中切取的100份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okemon、TIP30及HCCR-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Pokemon、TIP30及HCCR-1不同表达水平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2年,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Pokemon、TIP30及HCCR-1蛋白表达情况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直肠癌组织中Pokemon、HCC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TIP3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局部浸润程度与直肠癌患者组织Pokemon、TIP30及HCCR-1蛋白表达无相关(P>0.05),但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Pokemon、HCCR-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而组织分化程度与TIP30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100例直肠癌患者2年生存率为43.00%(43/100)。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Pokemon高表达、TIP30低表达及HCCR-1高表达为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okemon、HCCR-1蛋白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高表达组,TIP30蛋白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kemon、HCCR-1、TIP30与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NO1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ANO1对结肠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结肠癌mRNA表达谱数据和相应的临床信息,分析ANO1的差异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ANO1表达量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可能与ANO1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结肠癌肿瘤组织中ANO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ANO1表达水平与N分期即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以及肿瘤是否突破肌层、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ANO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Cox多因素分析可见年龄及ANO1表达状态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NO1高表达样本富集至钙离子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WNT及多个癌症相关通路等基因集。结论ANO1在结肠癌肿瘤中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且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ANO1有望成为结肠癌重要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ARNTL2 i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circadian clock genes and plays regulatory roles in the cell cycle and immune infiltration, but its mechanism in lung cancer (LC) remains unclear.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value of ARNTL2 in LC.MethodsThe Oncomine and 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 (CCLE) databases were adopted for assessing the ARNTL2 expression, after which the Kaplan-Meier plotter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 (GEPIA2) databa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of ARNTL2 with prognosis. Th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tilized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Also, we explored how ARNTL2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immune infiltration, and immunomodulators in non-small lung cancer (NSCLC) using the 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 (TIMER) database, TISIDB database and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 Finally, coexpression of ARNTL2 and PD-L1 in lung adenocarcinoma (LUAD) was verified via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COXPRESdb v7 database.ResultsOur study demonstrated a remarkabl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ARNTL2 in multiple cell lines and cancers, including NSCLC. Prognostic analysis displayed a remark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ARNTL2 expression and unfavorable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first progressive (FP)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ailing from LUAD, and ARNTL2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gnosis for LUAD patients. GSEA analysis show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ARNTL2 was significantly linked with cell cycle and immunity. Furthermore, we reported a correlation of ARNTL2 expression with immunomodulators and lymphocytes.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vealed that ARNTL2 and PD-L1 were elevated relative to normal tissue for LUAD, and colocalization of them was observed.ConclusionElevated ARNTL2 expression in LUAD revealed the prognostic values and its prospective role as a target for cell cycle and immune therap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Grb2相关结合蛋白1(Gab1)表达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和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转移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各70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ab1表达水平,并分析Gab1表达水平与患者一般资料和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将胃腺癌细胞AGS分为空白组、对照组、G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瘤旁、正常胃壁组织(瘤旁7~8 cm)Treg细胞和多种免疫细胞密度及功能状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例胃癌手术患者肿瘤、瘤旁1 cm、瘤旁正常胃壁组织中Treg细胞和多种免疫细胞密度及功能状况,利用多种统计学方法,了解 Treg 细胞与多种免疫细胞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胃癌肿瘤中Treg细胞和CD3、CD4、CD8、NK细胞、DC阳性细胞的平均浸润数目高于正常胃壁组织(P≤0.05),而肿瘤与瘤旁1 cm之间的免疫细胞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肿瘤组织中CD8、NK细胞、DC 阳性细胞低浸润组较之高浸润组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总生存期无明显影响。(3)在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低浸润组较之高浸润组在TNM分期高低(P>0.001),肿瘤复发转移(P=0.048)和生存情况(P=0.021)有统计学差异。Cox单因素(P=0.012)和多因素生存分析(P=0.0035)提示Treg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胃癌肿瘤局部聚集着比正常组织内更多的各类免疫细胞,其中CD8、NK细胞、DC细胞在肿瘤局部更高的浸润度可以减少区域淋巴结转移,但对患者最终预后无影响;真正对胃癌预后生存有影响的是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的浸润情况。它可以作为胃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检测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NRPA)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SNRPA调控锌指转录因子1(Snail1)对人胃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GAPIA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及western blot验证,以确定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检测胃癌细胞系AGS、HGC27、SGC7901、BGC823和MGC803中SNRP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系AGS和SGC7901中分别转染SNRPA siRNA和SNRPA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及EdU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敲减Snail1后进一步验证SNRPA调控Snail1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此外,在AGS细胞系中SNRPA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SGC7901细胞系中SNRPA的表达水平最低。在AGS细胞系中,敲减SNRPA后,其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Snai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SGC7901细胞系中,转染SNRPA过表达质粒后,其增殖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高(P<0.05),Snai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AGS细胞系中,转染Snail1 siRNA后,其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在SGC7901细胞系中,SNRPA过表达质粒和Snail1 siRNA共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RP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NRPA通过上调Snail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机制及脐血输注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化疗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30例分为脐血治疗组 15例、非脐血治疗组 15例 ,并设正常人对照组 30例 ,采用MTT法、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脐血输注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①患者外周血CD4 + 细胞含量低于正常人、CD8+细胞含量高于正常人 (t均为 2 .5 6 ,P <0 .0 5 ) ,CD4 + /CD8+ 比例倒置 ;脐血治疗组 30名脐血输注后患者CD3+ 细胞含量明显升高 (t=3.0 1,P <0 .0 1)、CD4 + 细胞含量明显升高 (t=2 .74 ,P <0 .0 5 ) ,CD4 /CD8比例恢复正常。②30名患者外周血IL 2活性较正常人降低 ,可溶性IL 2R(sIL 2R)含量明显增加 (t分别为 4 .33、5 .89,P <0 .0 1) ;脐血输注后患者IL 2活性增加 ,sIL 2R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t分别为 2 .32、2 .4 2 ,P <0 .0 5 )。而IL 6活性有一定程度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t=0 .2 7,P >0 .0 5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 ,脐血输注后可以通过免疫活性细胞与淋巴因子水平的变化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异黏蛋白(MTDH)、转录调节因子-1(Ets-1)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在咽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咽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留取咽喉癌细胞癌组织66例(研究组)及42例癌旁黏膜组织(对照组)。比较两组MTDH、Ets-1及p21WAF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上述蛋白与咽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咽喉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MTDH、Ets-1及p21WA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72.73%、42.42%,对照组分别为16.67%、23.81%、78.57%,对照组MTDH、Ets-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21WAF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MTDH、Ets-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者p21WAF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预后死亡12例(18.18%)。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临床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MTDH、Ets-1阳性表达及p21WAF1阴性表达是影响咽喉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MTDH、Ets-1及p21WAF1蛋白在咽喉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并可能参与咽喉癌发生、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