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重症监护室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真菌感染36例(真菌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未发生真菌感染(非真菌感染组)56例,对真菌感染组进行感染部位、感染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并计算构成。观察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使用有创呼吸机、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胃肠道微生物环境,严密监测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石夏莹 《医药导报》2004,23(6):0408-0411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介绍近年来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真菌菌种、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及诊断要点;分析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治疗药物。为减少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3.
浅部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等致病菌感染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引起的感染,近年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以致病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为分类依据,综述常见且易复发的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赵兵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29-130
目的了解普洱市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38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感染24例,耶氏肺孢子菌感染9例,隐球菌感染8例,青霉菌感染4例,组织胞浆菌感染1例,念珠菌感染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5例,念珠菌感染合并隐球菌感染3例。结论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种类多,念珠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分布广泛,以消化道最多。临床症状及表现较多。多种真菌合并感染后诊断较困难,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目前关于SLE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的报道和研究几乎没有,SLE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也未明确。针对这一情况,JP Vinick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分析SLE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和未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从而确定SLE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液病患者细菌、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各类血液病患者91例共计感染117例次,取每次抗感染治疗前hsCRP最高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hsCRP值与相对应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hsCRP值明显高于真菌感染(P<0.01),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hsCRP值又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P<0.01),当细菌合并真菌感染时,其hsCRP值与革兰阳性菌感染相当,但明显高于单纯真菌感染(P<0.01)。结论hsCRP可有效鉴别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并对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血液肿瘤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对血液肿瘤化疗粒缺期确诊为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的病例进行CRP的检测,再以相似未感染病例为对照,三组之间再作对比分析;再按感染程度分为严重感染、非严重感染组二组。结果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严重感染组CRP明显高于非严重感染组。结论 CRP测定可作为血液肿瘤感染的预测指标,结合体温可作血液肿瘤细菌、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296例医院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 -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真菌感染与耐药的状况,有效预防真菌感染,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现将我院2002—2008年收住的14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确诊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标本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液病患者细菌、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各类血液病患者91例共计感染117例次,取每次抗感染治疗前hsCRP最高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hsCRP值与相对应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hsCRP值明显高于真菌感染(P〈0.01),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hsCRP值又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P〈0.01),当细菌合并真菌感染时,其hsCRP值与革兰阳性菌感染相当,但明显高于单纯真菌感染(P〈0.01)。结论hsCRP可有效鉴别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并对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