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的加温方法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按照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6例,在术后行肠内营养时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水袋加温,观察组采用加温器加温,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对照组患者输注管末端营养液温度为(21.42±14.40)℃,观察组为(34.86±2.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4,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采用加温器加温有效地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输入营养液温度恒定、适宜,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时输液加温器夹持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使用输液加温器时,不同夹持位置对胃肠道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将输液加温器夹持于鼻胃肠管上,距鼻孔30cm处进行持续加温,观察组将输液加温器夹持于营养管的前端,距鼻孔50~60cm处进行持续加温。观察输出鼻饲液的温度,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单项发生率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百分比构成上仍有一定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危重病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液加温时,使用输液加温器是方便可行的,将其夹持于距离鼻孔50~60cm处进行持续加温,使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3 ~36℃,既能达到营养支持需要的温度要求,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充分发挥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肠上端滴注营养液是完全胃肠内营养(EN)的方法之一,可通过肠道吸收提供人体各种必需的营养。空肠置管营养支持的方法,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了误吸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经验不足,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出现2例空肠营养管堵塞,现就其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时一般用输血皮条插在营养液瓶子中,接在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接头上,但是输血皮条上端有过滤网,营养液易堵塞在滤网中.我们可以用输液皮条,而输液皮条的下端也有过滤网,营养液更难滴入.我们町以将输液皮条下端接头换成输血皮条的接头,再接上病人的营养管,应用输液泵均匀的给病人输入营养.  相似文献   

5.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输入途径的分为肠内营养和场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液输注是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途径。选择恰当的输入途径和输注方式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肠内营养分口服和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空肠造瘘管、胃造瘘管、鼻十二指肠及鼻空肠管。由于鼻胃管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适于鼻胃管的患者在术中可置空肠造瘘管,以利于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现将空肠造瘘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道术后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对161例消化道手术患者实施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观察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途径及营养液浓度、速度和温度等影响。结果:1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无误吸与呕吐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4.2%。结论:对消化道术后患者实施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掌握好开始滴注时间,注意营养液浓度、温度及滴速等,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空肠营养管对纠正急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梗阻等患者的营养不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营养液浓度大,对输入的速度、温度、频率都有严格的要求,选择怎样的输液器进行营养液输入是广大护士关心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根据营养液不需要过滤这一特点,发现将一次性输液器进行简单的加工后便可达到营养液输入通畅的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杰  陈霞 《天津护理》2013,(6):522-523
目的:探讨夹持器在鼻饲管的何种位置,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最适宜,从而有效减少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方法:在相同的条件(环境温度、同种营养液、同样泵入速度)下,标记泵管刻度,测量加温器夹持于不同位置时肠内营养液瑞素进入人体的温度,记录所对应的刻度,观察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加温器置于30~40cm处,达到理想温度38~40℃。结论:此方法简便有效,明显减少腹胀腹泻,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液持续滴注加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它不仅能用口服或管饲方法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求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适当的肠内营养液加温的方法,可使肠内营养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杨秋月 《当代护士》2008,(11):71-72
目的探讨改良鼻空肠管饲法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9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鼻空肠管饲法,用输液瓶装营养液接输血管以输液泵控制持续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鼻空肠管饲法,用注射器抽取营养液分次间歇灌注,比较2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明显减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鼻空肠管饲法在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鼻空肠管饲法。  相似文献   

11.
消化系统的患者术后放置空肠营养管可有利于引流伤口部位的积血、积液;为术后患者提供肠内营养的有效通路。空肠引流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端放置于体内一端延长至体外的橡胶管路;另一部分是各种各样的引流装置,大多情况下首选抗返流的引流袋作为引流的装置,当需要为患者经空肠输注营养液时,会将空肠引流管经由简易的接头连接空肠营养袋的一端。一般简易接头由一次性三通连接橡胶软管制作而成,但是使用这种简易接头存在较大的弊端,首先是简易接头连接处不够牢固,患者正常活动翻身时会导致空肠引流管处容易断开,造成引流液以及营养液的外漏,不但增加患者伤口感染的机会,还会造成伤口积气。我们使用一次性三通与输液用可来福接头制作空肠引流管接头的方法不但解决以上问题,同时还可用于术后需夹闭引流管的患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时,不同输注速度及是否加温对营养液作用于肠黏膜时末端温度的影响.方法 搭建模拟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液途径,分别测量室温和加温至40℃2种状态下,流速分别为20、40、60 mL/h时,鼻肠管末端营养液的温度.结果 室温状态下,不同流速肠内营养液经模拟人体自身加温后,3组鼻肠管末端营养液温度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外科消化道手术的适应范围和难度的不断拓展和提高,肠内营养治疗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对营养液的输入温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传统的加温方式(如热水袋、热水瓶)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又没有专用的肠内营养液加温设备,现代技术(如输液加温泵)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因设备昂贵,使用费用高,不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而且用于肠内营养时有诸多不方便之处.  相似文献   

14.
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公司产品)为淡黄色至淡黄棕色乳状混悬液,是唯一短肽型营养制剂,它以麦芽糖糊精、葡萄糖、糖浆为主要碳源,以植物油、中链甘油三脂为脂肪源,以乳清蛋白水解产物为主要氮源,并配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每毫升供能4.1868kJ。百普力无需消化直接吸收,适用于胃肠功能不全、吸收面积减少的患者。肠内营养乳剂瑞素(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公司产品)为营养成分完全的营养制剂,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满足患者对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2种营养液可通过鼻饲或空肠营养管使用。笔者于2011年6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百普力与瑞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肠内营养科、消化内科和呼吸内科会诊后,以应用百普力及瑞素2种营养液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留置PEG-J空肠营养管1根,遵医嘱先予百普力500ml经空肠营养管泵注,后予瑞素500ml继续泵注。在临床换药过程中发现,百普力输注完后,予PEG-J管空肠段冲管后,将瑞素倒入营养袋中继续泵注,2min后营养泵报警提示堵塞。实验方法及结果为了明确百普力与瑞素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各抽出肠内营养乳剂瑞素(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公司产品)10ml和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公司产品)10m1于同一支注射器中后,注射器内立即出现乳白色絮状物,振荡后不消失,放置冰箱后24h乳白色絮状物沉淀仍未消失。讨论通过实验证明,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和乳剂瑞素存在配伍禁忌。2种药物在临床上同时使用时,建议予患者营养液泵入时避免此2种液体混合,应在2种液体之间替换其他液体,如没有其他液体,应根据患者情况并且根据医嘱应用温开水将原管路冲洗干净,再输下一组营养液,避免因2种液体相互作用诱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10月,我院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作用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5例,男70例,女15例,32~85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肠内吻合术。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术后12~24h应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共7d。术后3d均配合使用中药汤剂,以促进肠蠕动恢复。2护理2.1营养液的配制因营养液制剂浓度高,不易滴注,遵医嘱先将其用葡萄糖盐水稀释后再加入维生素、氯化钾等,配制成滴注用营养液。将输液加温器连接于输液器中段,预热5min后,使营养液温度达到38~40…  相似文献   

16.
输注肠内营养液通常采用输液排气法或使用肠内营养快速泵入排气法。但由于肠内营养输液器管道比较长(一般2.6m左右)、营养液较粘稠等原因,排气时间较长。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50 m L 注射器负压抽吸排气法,可显著缩短排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材料 一次性50 m L注射器。 2排气方法 先关闭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连接营养液瓶后,用一次性50 m L注射器与肠内营养输液器加药三通的侧孔连接,打开流量调节器,左手将三通下段反折于手心,大拇指和食指将滴斗向上倒置,右手持注射器回抽管路内空气,所形成的负压迫使营养液快速向下流。待滴斗内液面升至1/3~1/2时,倒转180°,营养液继续流至加药三通时,松开三通下段,反折三通上段,分离注射器,关闭三通侧孔,再松开三通上段管路,排尽剩余管路内空气,关闭流量调节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监测鼻肠管置管处肠内压来指导调节营养液输注速度,预防空肠营养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方法将96例空肠营养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测压组与非测压组,测压组根据肠内压调节营养液输注速度,非测压组按常规输注法输注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测压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测压组。结论肠内压监测指导空肠营养的实施,可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对危重患者早期达到全量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的经验与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17年1月至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施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15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利用品管圈对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的堵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评价,通过制订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护理实施流程并推广实施、促进封管和堵管的规范处理执行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手册、完善合理用药配伍、配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将2016年10月至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实施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组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为3.77%,低于实施前组的9.25%(X2=3.95,P=0.04)。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食管癌术后病人寻求一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109例食管癌病人采用回顾性分组法分为第1组(N=35),第2组(N=36),第三组(N=38),对三组病人不同的营养支持进行观察并比较并发症发生和痊愈情况。结果 第三组采用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均于术后10天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5-10天。结论 食管癌手术病人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道术后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效果. 方法:对 161例消化道手术患者实施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观察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途径及营养液浓度、速度和温度等影响. 结果:1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无误吸与呕吐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4.2%. 结论:对消化道术后患者实施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掌握好开始滴注时间,注意营养液浓度、温度及滴速等,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