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临床1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的观察,总结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住院部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的145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对这些患者行切开复位术,用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145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140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5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应用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以尽早恢复张口运动,保留骨折线上牙齿,这是一种很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型钛板固定下颌骨骨折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微型钛板固定下颌骨骨折的优点。对118 个下颌骨骨折的病例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牙。结果:118 例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认为:纯微型钛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不需颌间固定,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展  郭晓英  侯庆祥 《微创医学》2009,4(5):483-484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暴露骨断端,手法复位使骨折对位后,行颌间结扎恢复咬合关系,选择不同型号钛板坚强内固定,定期X线复查,随访1年。结果4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49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可对颌面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获得满意的咬台关系,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小型钛板坚硬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5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 ,使用小型钛板内固定 ,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 :75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 ,骨折愈后良好 ,70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 ,5例出现咬关系不良。结论 :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颌间固定时间短 ,早期可恢复张口运动 ,是一种较有效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口内入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对照。方法 对30例单纯性或多发性下颌骨骨折均采取口内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术后半年行X线检查,评定骨折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情况。结果 30例骨折病人除1例术后切口感染,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半年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对位、愈合均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满意,张口度均≥35。结论 口内入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一种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罡 《中外医疗》2009,28(16):48-48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用微型钛板做坚强内固定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优,面部外形恢复理想,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恢复好,其余2例复杂下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患者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方法:对24例患者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微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术。结果: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一期愈合,24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内切口,按解剖复位后将钛板放置于理想下颌骨折固定线上进行内固定,结果:45例患者无张口受限;44例术后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感染,Ⅱ期愈合,39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6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所有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固,可避免颌间固定的不良后果,口内进路无面神经经下颌缘支损伤的危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下颌骨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下颌骨骨折的部位,在骨折线对应的黏膜处作小切口,翻开粘骨膜瓣显露骨断端,在恢复正常关系的基础上用微型钛板于骨折处作坚固内固定。结果本组32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下颌骨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无骨不连、面神经损伤。结论本方法固定牢靠、创伤小,术后病人的下颌运动恢复快,避免了传统开放复位和颌间牵引固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骨折34例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久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139-139
目的归纳总结微型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并用颌间固定牵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分析34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满意,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型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并用颌间固定牵引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评估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可靠性及其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参考Champy方法及AO原则,对62例患者共102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4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5例发生局部缝线裂开,其余均Ⅰ期愈合;58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4例患者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张口度≥37 mm者56例;X线复查未发现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口内手术入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较传统的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拴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寻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径路及其优缺点。方法 口内切口,采用小型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52例下颌骨骨折。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根据患者开口度.咬合关系,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情况,评估其愈合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伤口全部Ⅰ期愈合。50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2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张口度≥37mm,X线示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 口内入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理想径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较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及骨间钢丝固定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用重建接骨板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后,是否采用颌间牵引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 对76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重建接骨板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复位术,其中38例术后配合颌间牵引(治疗组),38例未行颌间牵引(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重建接骨板加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配合术后颌间牵引治疗,与单纯应用重建接骨板加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相比,对术后咬合关系改善明显,减少了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复位固定及恢复面中部骨折外形及功能的治疗方法,评价小钛板固定面中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用小钛板固定的62例面中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功能和面容明显改善。62例病例中59例取得较满意的咬合关系,3例有不同程度的咬合干扰,此3例患者中合并张口受限及面部畸形1例,合并单纯张口受限及面部畸形各1例。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辅助颌间牵引是治疗面中部骨折及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在下颌角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68例患者下颌角骨折行口内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6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3例术后伤口局部裂开,延期愈合;66例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2例咬矜关系尚好。3个月后X线复查,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在治疗下颌角骨折中具有非常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沈宁  唐增斌  蒋榕林  陈伟 《广西医学》2010,32(12):1486-1488
目的观察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19侧)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患者采用颌下切口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 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检查开口度为30~48 mm,平均为34.9 mm。16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无关节疼痛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的开口偏斜,均〈3 mm,有关节弹响1例。结论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有操作简便、复位准确、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 ,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作用 ,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下颌骨体部骨折在骨愈合的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 ,计算各种工况下的应力遮挡率。结果 :骨折愈合的早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98.90 %、99.63 % ,钛板为98.65%、99.58 % ;骨折愈合的中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6.8%、22.96 % ,钛板为5.12 %、20.99 % ;骨折愈合的后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5.73 %、14.14 % ,钛板为4.47 %、13.71 %。结论 :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时 ,在骨折愈合的各个时期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 ;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钛板 ;接骨板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下颌体骨折倾斜角度与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段稳定性的关系。为治疗下颌骨体斜形骨折提供生物力学指导。方法:建立下颌骨体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设定不同的骨折线近中倾斜角度,按照Cha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合,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的稳定性在夹板与骨折线垂直的时候最好,随着骨折线倾斜角度的增大,夹板与骨折线所成角度增大,骨折段的稳定性越来越小,当骨折线倾斜角度大于20°时,骨断端的相对位移超过了150μm。结论:下颌体骨折段的稳定性会随着骨折线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骨折线倾斜角度大于20°时,应通过改良手术方法或术后增加辅助固位或减小咬合力等措施防止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采用手术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80例病例均I期愈合,无感染,4例局部咬合关系欠佳,2例有轻度的张口受限。其余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固定可靠。80例X线检查均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微型钛板使用简便,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所有患者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其中7例颏部骨折,12例颏旁骨折,16例颏孔区骨折,9例体部多发性骨折,5例体部粉碎性骨折;1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所有患者术前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数目后,分段牙弓夹板结扎、颌间弹性牵引,使移位的骨折段逐渐复位;术中经口内切开复位、细钢丝颌间结扎、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颌间弹性牵引7~10 d.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证实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经口内切开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