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熊常初  邱明义 《河南中医》2012,32(10):1319-1320
中华古老的养生文化素来是中医学界的一大亮点,最具代表的要数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道德经》所蕴含的养生思想,被称为中国养生学的理论源泉,后世道家奉它为经典.《道德经》尽管没有被归类为养生系列的书,可是它蕴含的养生思想,形成了我国古老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一直是中医学界的一支奇葩,其中尤以先秦时期所形成的养生思想最具代表,为中华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养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代,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对人类养生保健仍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其养生思想特点的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化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医传统养生学的发展脉络,然后从中医传统养生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特点论述,最后对中医传统养生思想的深远影响及局限性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中医养生四大主要流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高 《国医论坛》1991,5(2):22-25
在中医养生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经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学术流派.要继承发扬这些宝贵的经验,就必须先开展流派的研究,掌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使中医养生学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以适应国内外不断高涨的养生热需要.鉴于目前国内对养生流派的研究尚不多见,故笔者首先选择其中的四大主要流派进行研究.限于篇幅和水平,难免挂一漏万,祈请指教.一、道家养生派道家泛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道家养生流  相似文献   

5.
黄家荣 《气功》2000,21(11):496-499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 ,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不但在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就是在对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 ,也取得很大的成就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代 ,孙氏能活到101岁 ,证明他确是一个养生延年益寿的成功实践者 ,他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即使在现代 ,仍有借鉴作用 ,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现探析如下。道德修养是养生之首务孙思邈明确提出道德修养是养生之首务。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指出 :“故养性者 ,不但饵药餐霞 ,其在兼于百行 ,百行周备 ,虽绝药饵 ,足以…  相似文献   

6.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他在吸取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养生见解,在养生学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丰富了古代养生思想。其代表著作《千金方》记载了多样而实用的养生之道,至今仍有指导和实用价值。文章主要总结了孙思邈养生思想的的四种类型的养生法。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为系统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问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形神共养”的养生模式。全书从顺应自然、调节饮食、调摄情志、节欲保精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养生的法则,为后世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生文献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益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文献保存在卷帙浩繁的中医古籍之中,除各种医学著作中有大量的养生内容外,中医养生专书就达二百余种之多。中医养生学术的兴起和发展,还与先秦养生思想有密切的关系。现存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可以见到众多的养生方面论述。如《诗经》中即有调理日常生活的描述。《周礼》中即有饮食养生方面的记载。《周易》所阐发的阴  相似文献   

9.
对孔子有关修身养德、仁者寿等进行讨论,认为孔子的修身理论与中医养生在目的宗旨上本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人的道德修养要求进行论述,或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养生思想方法。但后世被医、儒二家逐渐融合于中医养生学体系中,使养德作为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特色之一,从而丰富了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与中医养生学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在一定层面来说是社会文化有关,也与儒士热衷于养生和撰写养生著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文章从四时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房室养生几方面探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孔子有关修身养德、仁者寿等进行讨论,认为孔子的修身理论与中医养生在目的宗旨上本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人的道德修养要求进行论述,或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养生思想方法。但后世被医、儒二家逐渐融合于中医养生学体系中,使养德作为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特色之一,从而丰富了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与中医养生学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在一定层面来说是社会文化有关,也与儒士热衷于养生和撰写养生著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元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了中医养生学迅速发展,"金元四大家"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养生理论与实践对于现世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回顾金元四大家的相关养生文献资料,综述李杲、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四人养生思想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规律,发现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情志摄生思想寓有浓厚的哲学内涵,他所倡导的俭啬收敛、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谦下不争等观点对于中医情志养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诸多养生思想的泉源,在中医养生学著作中也有着生动体现。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归纳《老子》中所蕴含的情志养生理论,对名篇名句逐一解读,分析、梳理其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以及后世摄生思想的影响,深入挖掘中医养生观的哲学基础,并分析传统养生思想方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啬神"养性养生思想及具体应用是孙思邈重要的养生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其概念及源流的发掘整理,对孙思邈"啬神"养性养生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具体应用论述其对现代养生学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儒家大师荀子得享高寿,可谓养生有道.<荀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贵生恶死、礼以节欲、形神并养、乐以怡情等,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养生智慧,对于现代人养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家大师荀子得享高寿,可谓养生有道。《荀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贵生恶死、礼以节欲、形神并养、乐以怡情等,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养生智慧,对于现代人养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养生三要》是清末医家袁开昌编纂的一部养生学专著,该书内容分"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部分,作者在继承前人养生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养生观点,可谓集清以前养生学之大成,本文主要论述了该书中丰富且有特色的养生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包含着丰富的养生学内容.它全面反映吸取了中国古代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千金要方要方>中的养生内容对<内经>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有丰富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时间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饮食起居养生几个方面探讨孙思邈对<内经>养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学说的一大学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学说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养生为专务,然而其思想观念及道德行为规范里也含有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同样对中华养生学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养生学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儒道佛医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国养生学的主体.主张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思想,重视和协适度,以平为期的原则,倡导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在饮食起居的综合养护方面亦有诸多论述.指出儒道佛医养生思想主要是其一,天人合一,众生平等;其二,和谐适度,以平为期;其三,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其四,饮食起居,综合养护.总之,正由于儒道佛医以不同的角度从事着丰富的养生实践,奠定了中国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