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维生素C(VitC)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1例难治或复发性MM患者,采用As2O310 mg加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C 1000 mg加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疗程为28 d.根据血清M蛋白及骨髓瘤细胞减少情况判断疗效,分为部分缓解、进步、无效.同时观察MM患者贫血程度、骨髓瘤细胞百分率、肾功能及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部分缓解5例,进步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1.6%.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恶心、呕吐.结论:As2O3联合VitC治疗难治或复发性MM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例难治复发性MM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其中,长春新碱0.4mg/d,d1~4;阿霉素10mg/d,d1~4;地塞米松40mg/次,d1~4,d9~12,d17~20;硼替佐米2mg/d,d1,4,8,11;沙利度胺,起始量100mg/d,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加量至200mg/d,每晚顿服,治疗2个周期。观察疗效,并按WHO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9例患者,3例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CR/nCR),4例部分缓解(PR),1例进步,1例无效,CR加PR率达77.8%,总有效率88.9%。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便秘、皮疹、胃肠道反应及末梢神经炎,均可耐受。结论: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MM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邵阳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住院的46例轻~中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沙利度胺100mg/d,对照组23例,服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4g/d,疗程8周,比较沙利度胺与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结果采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房;缓解率26.08%(6/23),有效率65.22%(15/23),总有效率91.3%;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21.74%(5/23),有效率56.52%(13/23),总有效率为78.26%。沙利度胺的总体疗效高于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显著胜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轻~中度克罗恩病有效,其疗效优于传统的柳氮磺胺吡啶.可望成为一种治疗克罗恩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ML患者67例,其中慢性期45例(67.2%),加速期22例(32.8%)。沙利度胺100mg/d,分2次口服;阿糖胞苷30mg/d,皮下注射,第1~14d,每月1疗程;α-干扰素300万U/d,皮下注射,1次/d。结果:45例慢性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有39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年后5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23例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12例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22例加速期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12例获得CHR,1年后2例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4例主要分子学缓解。不良反应均可耐受,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7.5%、血红蛋白下降9%、血小板减少4.5%,恶心、头晕、乏力17.9%,嗜睡6%,口干3%。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CML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沙利度胺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6名复发难治的MM患者随机分为沙利度胺+COAMP组和COAMP组,两组均采用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沙利度胺+ COAMP组加用沙利度胺,开始剂量为100 mg/d,逐步加大至200~300 mg/d,治疗6个疗程.根据血清M蛋白、骨髓瘤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沙利度胺+COAMP组为87.5%,COAMP组为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沙利度胺+ COAMP组中出现便秘、腹胀、乏力和嗜睡,经过对症处理后较快消失,其他化疗不良反应与COAMP组相同.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酞胺哌啶酮(商品名: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例难治复发性MM患者口服酞胺哌啶酮350-400 mg/d,环磷酰胺50 mg/d,地塞米松40 mg/d(第1个月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第2个月第1-4天,第9-12天;以后每月服第1-4天)。观察有效率、效应发挥时间、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例,无效6例,有效率50.0%;效应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生存时间为8-34个月。不良反应多能耐受,末梢神经炎发生率100%(12/12),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0.0%(6/12),便秘为66.7%(8/12),肺栓塞8.3%(1/12),粒细胞减少16.7%(2/12),感染16.7%(2/12)。结论:酞胺哌啶酮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难治复发性MM有效,安全,平台期时间长,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立度胺和环孢素A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沙立度胺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剂量100mg/d,然后每周剂量递增50mg/d,达最高计量200mg/d,之后改维持剂量100~200mg/d;环孢素A口服起始剂量为5.0mg/(kg·d),3个月后改维持剂量2.5~5.0mg/(kg·d)[中位3mg/(kg·d)],亚砷酸10mg/d,静脉滴注,亚砷酸结束后15min维生素C3g/d,静脉滴注,每周5次;用4周休2周为1个疗程,以上三药均依患者耐受不良反应情况确定维持剂量并连用3~6个月。对照组16例:予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剂量化疗、干扰素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9.52%),部分缓解(PR)5例(23.81%),血液学改善(HI)9例(42.86%),总有效率76.19%,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为乏力,便秘,水肿,皮疹,肝、肾功能轻度异常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无CR,PR2例(12.50%),HI5例(31.25%),总有效率43.75%。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和环孢素A联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张小红 《山东医药》2009,49(49):82-83
目的研究氟达拉宾(Flu)、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4例给予小剂量阿糖胞苷FLAc方案,即Flu30mg/(m^2·d)30min内静滴,d1-5;Ara—C10mg/(m^2·d)皮下注射,q12h,d1-14;G-CSF300μg/d,从化疗前1d开始。对照组26例给予标准剂量FLAG方案化疗,Flu30mg/(m^2·d),d1-5;Ara-C500mg/(m^2·d)或1000mg/(m^2·d),d1-5;G-CSF300μg/d,化疗前6—24h。结果研究组21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61.7%,6例获得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79.4%。对照组17例CR(65.4%),4例PR(15.4%),总有效率80.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RAML的疗效与标准剂量FLAG方案疗效相当,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增加FAM方案治疗胃癌疗效.方法我们自1989-04/1997-03用5-FU+ADM+MMC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共73例.其中标准FAM方案治疗42例(对照组);改良FAM方案治疗31例,用药的剂量及方法进行了调整(治疗组).73例均为初治病例.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方案:5-FU600ms/m2,静脉滴注,d1,d8,d29,d36;ADM30mg/m2,静脉注射,d1,d29;MMC10mg/m2,静脉注射,d1,每56d为一疗程,用1~3疗程.治疗组治疗方案:5-FU600mg/m2,静脉滴注(6h~8h),d1~d5;ADM50mg/m2,静脉注射,d1;MMC10mg/m2,静脉注射,d1,每28d为一疗程,用2~6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8.1%(8/3)优于对照组33.3%(1/42),(X2=4.4,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9mo,治疗组为16mo(P<0.05).两组有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例的毒副反应均不严重,患者能耐受,因此治疗组化疗方案优于标准FAM方案,值得推广应用.结论改良FAM方案疗效优于标准FAM方案,毒副作用无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0.
李虎生  张华  陶晓明  冯翠  宾燕成 《内科》2009,4(4):570-571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联合VAO方案化疗,在化疗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沙利度胺100mg/d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结果部分缓解15例,进步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0.8%,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咪达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高血压患者307例,分3组:A组(61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B组(11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美托洛尔25mg,2次/d;C组(12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咪达普利5mg,1次/d。疗程均为8周。各组治疗2周后若偶测血压仍〉140/90mmHg(1mmHg=0.133kPa)则药物剂量加倍(联合用药组吲哒帕胺剂量不变)。结果:3组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除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杉醇(TXL)、阿霉素(ADM)和卡铂(CBDCA)(TAC方案)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最合适剂量。方法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均进行TAC联合化疗,起始剂量分别为ADM35mg/m^2、TXL120mg/m^2和CBDCAAUC4,各药物的剂量逐渐增加。计划至少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如患有4级的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DLT)或患有3级DLT伴发热者,允许在第2轮化疗后接受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结果TAC方案的最大耐受剂量为:第1天ADM45mg/m^2,第2天TXL150mg/1132和CBCDAAUC5,且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3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50.0%,完全缓解率20.6%,中位生存时间29.0个月。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TAC疗法推荐剂量为第1天ADM45mg/m^2、第2天TXL150mg/m^2和CBCDAAUC5,该方案具有理想的疗效及可接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向永胜 《内科》2008,3(4):506-508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例,使用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的方案:持续口服小剂量反应停(100mg/d),第1周(d1—5)将As2O3 10mg加入液体静滴,后再以维生素C1000mg加入液体静滴;第2—12周,每周两次As2O3 10mg及维生素C1000mg如前使用。结果部分缓解6例(75%),进步1例(12.5%),总有效率87.5%(7/8)。不良反应有乏力,便秘,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浮肿等。结论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可,特另Ⅱ适用于有多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MM患者,包括2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治疗组19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50mg/d,每周剂量递增50mg/d,直至200mg/d维持治疗;同时联合MP方案化疗(马法兰8mg/m2,d1~4,泼尼松2mg/kg,d1~4),每月1个疗程。对照组23例,马法兰、泼尼松的剂量和用法同治疗组。2组患者在第4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升高32.9%、血清肌酐下降65.9%,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下降59.3%、IgG下降65.9%,生活自理状况改善>2级占73.9%;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升高20.6%、血清肌酐下降35.2%,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下降42.3%、IgG下降28.3%,生活自理状况改善>2级占45.3%。治疗组总有效率73.69%(14/19),对照组总有效率39.13%(9/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便秘、嗜睡和水肿较对照组多,其他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MM较单用MP方案疗效更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好,而对髓外浆细胞瘤患者效...  相似文献   

15.
张迦维  缪建华  赵帆 《山东医药》2008,48(46):76-77
7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多西他赛6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2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第1天;21d为一周期。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分5次静脉滴注,1次/d,21d为一周期。两组均治疗2—8个周期。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CR)0,部分缓解率(PR)38.7%,总缓解率(RR)38.7%;对照组分别为2.3%、37.2%、3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认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3例。沙立度胺-MP方案:沙立度胺自MP方案开始持续给药,每晚睡前口服,剂量从每天100mg开始,每周日剂量递增50mg,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至每日400mg;MP方案每月1个疗程。结果:部分缓解16例(69.6%),进步4例(17.4%),总有效率为87.0%(20/23)。有效的患者中10例在4周内起效,沙立度胺每天100~400mg,中位剂量每天225mg。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嗜睡、乏力、头昏、水肿等。结论:沙立度胺加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且反应率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评价癌性疼痛患者使用羟考酮控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观察30例癌痛患者,每12小时服用一次羟考酮控释片,起始剂量初治者10mg/d,复治者20mg/d。根据疗效随时补充剂量或增加其他镇痛药。结果共29例完成2—4周临床研究,1例因病情加重不能服药而停用。其中20例因疼痛加剧而至少一次调整其用量,占69%。3例因疼痛减轻减量,占10.3%,2例因恶心呕吐等不能耐受。56.7%的患者用药量〈50mg/d,43.3%用药量〉60mg/d。平均剂量40-50mg/d。患者最大剂量250mg/d。80%患者的用药时间〈4周,20%(6例)6-12周,其中3例(10%)〉20周。止痛疗效:未缓解2例,轻度缓解11例,中度缓解1例,明显缓解2例,缓解率48%。全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毒副作用:7313%便秘,3.3%头晕,10%恶心,3.3%呕吐,3.3%嗜睡,6.7%一过性尿潴留。羟考酮与其他镇病痛药联用治疗癌性疼痛有良好镇痛效果。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每12小时用药能有效治疗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剂量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6例老年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患者,分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丽珠强哌)400mg/100ml,一日一次静脉滴注的治疗组和常规剂量200mg/100ml,一日2次静脉滴注的对照组,疗程7~14d后进行治疗前后两组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90.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1%和79.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和7.0%,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但5日症状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疗程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良好,副作用小,不良发应少,是治疗老年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轻、中度感染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DII4/Notch1信号通路是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发育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在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AGD)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沙利度胺常用于治疗AGD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目的:探讨DII4/Notch1信号通路在消化道AGD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沙利度胺的干预机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经胶囊内镜和(或)小肠镜检查确诊为AGD的患者25例和因AGD致消化道出血接受沙利度胺(100mg/d.疗程4个月)治疗者10例,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以ELISA法检测血清DII4、Notchl浓度。结果:AGD组血清DII4、Notch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DII4与Notch1间呈正相关(r=0.900,P〈0.01)。沙利度胺治疗前后,AGD患者的血清DII4、Notch1浓度无明显改变;根据性别和疗效进行分层分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II4/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消化道AGD的形成.沙利度胺对该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伟  柴铁  高彩凤  刘艳春  史妍  王欢 《山东医药》2008,48(44):77-78
将22例同期收治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MDS(MDS—RAE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阿糖胞苷皮下注射,25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氨磷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血液学改善5例,总有效率75.0%,1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对照组无CR病例,PR1例,血液学改善3例,总有效率40.0%,3例转化为AML,均无严重不良反。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AMF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治疗MDS—RAEB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