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1]全球约有30%的人群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引起。《20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全世界范围内,超过10亿人群受高血压影响[1],且每年超过900万人死于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2]。血压升高是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每降低2mm Hg可以使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10%[3]。目前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且能使部分患者血压达标。但是药物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患者长期服药乃是终生服药的依从性差[4,5],此外大约有10%的高血压人群为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高血压人群约10亿~([1]),其中95%为原发性高血压病~([2])。原发性高血压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usteine Hcy)升高(10μmol/L)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3])。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病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约占75.5%~([4])。H型高血压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非H型高血压病人高出约5倍,较正常人高出约12倍。尤其老年人H型高血压较非H型高血压多见。近年来研究显示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的正相关,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之一~([5])。RDW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亦有明显升高~([6])。且Hcy是RDW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现对RDW与老年H型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据我国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5.11%,至90年代初上升至11.26%,后十年上升了25%,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数达到1亿人以上[1]。但高血压病知晓率仅25%,治疗率12.5%,控制率只有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务工作者因工作繁忙,而缺乏对高血压患者全面、细致、耐心的讲解,而使心脑血管病死率居高不下,为此对“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1评价高血压要对每位高血压患者确定引起高血压病的病因,明确有无靶器官的损害及有无心血管疾病存在,病程及对治…  相似文献   

5.
赵旭  李波 《海南医学》2013,24(6):923-924
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1]。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降压治疗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素。长效CCB制剂代表药物之一的非洛地平缓释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降压、心脑肾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6.
康景峰 《中外医疗》2011,30(2):28-28
高血压病多数原因未明,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具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1],适当的综合干预、合理的自我管理对于有效控制血压,干预可逆性危险因素,防止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11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综合干预,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乳酸生成增多,从而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而造成高尿酸血症,约有25%~30%的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1].由于尿酸盐结晶对动脉壁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增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因此,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同时行降压及降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的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估计全国有2亿人患高血压.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为50%,治疗率是25%,控制率不到10%,处在极低的水平,平均每12 s就有1人死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区域,高血压病是蒙古族人群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蒙古族约有近80万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危害蒙古族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其对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而导致的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心脏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靶器官,长期的血压增高人影响到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导致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等心脏结构的改变。多项研究证明,在这些心脏结构改变的基础上,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速、房颤、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1]。孙宁玲等人的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5%,并且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及其各个阶段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EH)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EH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也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为代谢综合征(MS)的一种特殊形式。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2]。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36%。虽不及西  相似文献   

11.
余翠平 《当代医学》2012,18(25):26-27
目前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约2亿[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肾脏为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靶器官.血压水平是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24h血压监测(动态血压ABPM)能更真实地反映患者平时血压变化情况,较偶尔测血压(CBP)更加客观准确,能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此外,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社区中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心脑肾血管危险因素的状况,并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社区中高血压前期人群300例(观察组)与血压正常人群100例(对照组),并建立健康档案,然后分组进行干预,观察2年后各组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对2年后出现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肥胖、吸烟、年龄、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以及高血压家族史是导致高血压前期患者出现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年生活干预后,观察组中有63例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为21.0%;对照组中仅有6例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为6.0%。观察组有52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7.3%;对照组有5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5.0%。结论通过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出现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可以针对性干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社区防治高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减少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内一种必须氨基酸[1]。体内Hcy水平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一项独特和有效指标之一,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高血压与Hcy水平对于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协调作用[2]。2010年颁布的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浆Hcy水平列入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诊  相似文献   

14.
刘生艳 《医学文选》2005,24(6):1050-10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近11·2%,即全国约有1亿高血压病人。而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药服药率城市为17·1%,农村为5·4%[1]。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治疗依从性差的行为。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可导致血压得不到有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达2.6亿,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约65%的老年人会发生高血压,而心房纤颤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年龄增长,心房纤颤发生率逐渐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70岁的老年人心房纤颤发生率为9%,心房纤颤血栓栓塞事件及心功能恶化导致的致死及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脑卒中、各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而高血压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0亿,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张晋红  姚晓岚  金莹祺  孙晓芬  刘阳 《浙江医学》2013,35(20):1830-1836
全球高血压患者超过10亿人,约62%的脑血管疾病和49%的缺血性心脏病与高血压有关[1]。20%-30%的高血压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2]。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状态在高血压起病及维持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有学者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实施肾脏去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4-6],结果安全有效。但该技术应用时间短,单个研究例数少且分散,随访时间短,为了解其降压疗效等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荟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患者约30%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之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有报道脉压差增大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现就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生艳 《微创医学》2005,24(6):1050-10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近11.2%,即全国约有1亿高血压病人.而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药服药率城市为17.1%,农村为5.4%[1].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治疗依从性差的行为.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可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因此重视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对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增高血压病患1000万人,到2006年高血压人数已达2亿,60岁以上老人约有1/2左右患有高血压病[1]。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血管病的第一位危险因素。因此,有效遏制高血压病患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