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维筠  郑志恒  宫兆滨 《安徽医药》2015,36(12):1523-152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硬化程度及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2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钙)及对照组(阿伐他汀钙),每组61例.比较治疗4、8、16周时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差异,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6周时,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周期内,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下NT-proBNP、Hs-CR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指标均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NT-proBNP=5.71,FHs-CRP=5.3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ACS患者机体血脂水平,降低NT-proBNP及Hs-CRP表达水平,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晓览  刘宝  潘爱军 《安徽医药》2015,36(6):666-668
目的 探讨床边实时超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为降低抗凝风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ICU病房中脓毒症患者212例, 根据修订Geneva量表评分系统, 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90例低危患者中, 未进行抗凝治疗30例(A组), 随机抗凝治疗30例(B组), 经超声指导下抗凝30例(C组), 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天数、患者病死率等。结果 3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B组造成的临床出血风险最高, 与A组和C组比较, 临床发生消化道、气道或泌尿道出血例数增加,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3组病例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经抗凝治疗后, B组造成的血小板下降最为明显, 与A组和C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患者机械通气使用天数, 以超声引导下抗凝组时间最短。结论 超声引导下抗凝治疗, 可明显降低ICU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天数, 减少患者出血风险, 但对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永  林森  赵连东 《安徽医药》2015,36(9):1100-110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索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益处。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Ⅰ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Ⅱ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其余治疗均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 hs-CRP和S100B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 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hs-CRP水平下降均不明显(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hs-CRP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Ⅱ组血清hs-CR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S100B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对照Ⅰ组S100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Ⅱ组S100B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相对20 mg/d、1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40 mg/d的剂量可更明显降低hs-CRP、S100B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三六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约40滴,每日1次,疗程14 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清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显著提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衰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6MWD、LVEF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IGF-1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TnT、NT-proBNP、hs-CRP、Hcy显著低于对照组,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改善慢性心衰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50mg/次,2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逐步调整至200mg/次维持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磷脂酶A2(Lp-PLA2)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8%vs73.08%,P<0.05)。治疗后,两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清NT-proBNP、hs-CRP及Lp-PL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血清NT-proBNP、hs-CRP和Lp-PLA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化抗栓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心功能指标(LVEF,E/A,CO)、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水平,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E/A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PT,APTT水平显著升高,FIB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体内的高凝状态,增强抗栓效果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韦迎娜  韩圣娜 《安徽医药》2020,41(11):1344-1348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心衰(CHF)急性发作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4例CHF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DBP)、肾功能、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8 h,两组患者mPAP、CVP、PAWP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SPO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HR、RR、DBP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TnI、NT-proBN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CHF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 d后,两组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 d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3个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芬  杨承健 《安徽医药》2019,40(2):195-19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抗心衰(美托洛尔、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YHA分级),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率(HR)、血压(B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6MWD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VESD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D提高水平,LVESD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hs-CRP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BNP hs-CRP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BP、DB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R降低水平,SBP、DBP提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曲美他嗪应用于DCM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稳定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BNP、hs-CRP水平,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华法林钠片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起始剂量180 mg/次,此后9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华法林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3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评分(MLHFQ)、心脏彩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88.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MLHFQ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和LVEDD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LVEF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s-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临床症状以及检查化验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手术病例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4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问死亡3例,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支持,结合急诊PCI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选择在宝鸡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7 d和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6 M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室间隔厚度(LV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6 MWT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LVEDD、LVESD、LVIV、LVPWT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能抑制NT-proBNP、hs-CRP的释放,提高患者的6 MWT值,减少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床旁置IABP的患者资料。分析植入IABP的成功率,使用时限及并发症。结果床边IABP植入成功率高(97%),并发症少(9%),置管时间48—504小时。平均72小时,IABP合用冠脉介入治疗(PCI)存活率高为79%,而单用IABP组成活率为36%。结论早期床边植入IABP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并且可行,如与PCI联合运用可提高此类病人的住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治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将注射用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按6 000 U/min冠状动脉内连续滴注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的83.33%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NT-pro BNP和c Tn T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NT-pro BNP、c Tn T、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广文  张燕  钱福东 《安徽医药》2020,41(10):1160-1163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 UK)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行PCI的88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术中冠脉内用药的不同,将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替罗非班和rh-pro UK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百分比(S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出血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MPG 3级的比例为97.78%、STR>70%的比例为2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F、LVEDD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IMI分级、住院期间出血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 UK可更好地改善STEMI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同时不增加住院期间出血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