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则给予对照组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的疼痛度,促使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酒痛方治疗4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比较4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经过自拟酒痛方治疗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JOA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选取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自拟酒痛方治疗后患者在膝关节疼痛评分、JOA 膝关节功能评分上较40例扶他林治疗组疗效明显,两组经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拟酒痛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膝关节疼痛评分、JOA膝关节功能评分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10):1374-1375
目的:观察膝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煎服膝痛汤,对照组西药治疗,5周/疗程。结果:两组膝关节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5.4%,对照组84.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行走、上下楼及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膝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天灸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提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结论:采用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减合桃仁膝康丸治疗绝经后妇女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单用二仙汤加减联合桃仁膝康丸治疗,对照组30例用桃仁膝康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加减合桃仁膝康丸治疗绝经后妇女轻度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减轻症状,并可减缓病情发展,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组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并外洗患膝,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参照骨关节炎疼痛功能指数对患膝的症状、体征及功能活动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接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皆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Yang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情况。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皆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6.55%;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Yang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确切,明显改善膝关节与疼痛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95.83%,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0/24)(P0.05)。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WOMA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随访1个月、6个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低于治疗前,Lysho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膝,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周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及艾灸温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较快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5,(7):866-867
目的:探讨防风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86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防风汤加减治之,连续治疗4个疗程。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观察膝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其关节僵硬程度,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僵硬、VAS、Lyshom评分、WOMAC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尤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僵硬,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庆速  浦绍荣 《光明中医》2011,26(4):699-700
目的观察自拟强膝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口服自拟强膝汤煎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活动情况;6~12月内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显效67例,有效4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7%。结论自拟强膝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后,能够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减轻局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1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5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5周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通痹止痛外洗+低浓度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通痹止痛外洗+低浓度臭氧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药通痹止痛外洗+低浓度臭氧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短刺配合热敏灸法与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短刺配合热敏灸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均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80.56%),(P0.05),2组治疗后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明显低于普通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比较,P0.05。结论短刺配合热敏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在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究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1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SS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SS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定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I、PPI、VAS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强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蔡峰  张杰  周少杰  孙叶超 《新中医》2020,52(2):82-84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7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2.94%,对照组为11.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联合针刺触发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联合针刺触发点治疗,对照组联合传统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针刺触发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能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中医透药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15例(15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45例(60膝),采用自拟方中医透药导入治疗;对照组(B组)28例(42膝),采用自拟方药液外敷;对照组(C组)42例(56膝),采用膝关节穿刺注射透明质酸钠。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A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B、C组)(P0.05),治疗组(A组)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方中医透药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关节功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