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18岁及以上自报高血压患者治疗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3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接受治疗的自报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对6 768名接受高血压治疗的自报高血压对象进行分析,60岁及以上年龄占67.46%,男性40.93%。治疗控制率为37.69%。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农业职业人群以及农村人口等社会因素,超重/肥胖、腰围超标、有高血压家族史、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因素,饮酒频率高、蔬菜摄入不足,以及血压监测频率低等行为因素。【结论】上海市自报高血压患者治疗控制率低,在疾病管理中应当细分对象需求,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大力推广血压自我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社区医院诊治并建档的1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在对症治疗同时,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对比实施前后血压控制达标率,并评测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结果:在实施自我管理后,本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达标率达到96.5%,与实施前的67.6%%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健康,有助于提高患者高血压认知,更好控制血压,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评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并探讨其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与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高血压患者456人,平均年龄65.68±9.41岁,男性233(51.10%)人。血压正常组216(47.37%)人,血压异常组240(52.63%)人;血压正常组的症状管理效能(7.35±2.13分)和疾病共性管理效能(6.63±2.64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6.63±2.64和6.9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正常组的认知症状管理(1.41±0.95分)和与医生沟通(2.49±1.06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1.13±0.92和2.10±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效能(OR=0.877,95%CI:0.781~0.986,P=0.028)、疾病共性管理效能(OR=0.885,95%CI:0.784~0.999,P=0.048)、认知症状管理(OR=0.671,95%CI:0.489~0.919,P=0.013)和与医生沟通(OR=0.706,95%CI:0.555~0.900,P=0.005)均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血压控制间存在关联,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更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城区小学生血压水平的现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血压的发育规律和了解当前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 【方法】 我们于 2 0 0 1年 9月份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的 2所小学 ,所有 1~ 6年级的 91 1多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由专业人员进行血压的测量 ,同时登记家族史、饮食习惯、年龄、性别 ,测量体重、身高、心率等。 【结果】 不同性别的儿童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 ,且差别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性 (P <0 .0 5) ,但儿童血压与心率则表现为无相关性 ;儿童高血压的总患率为 8.84% ,其中男性为 9.1 9% ,女性为 7.0 5% ,不同性别间差别未见显著性 ;但不同肥胖程度的儿童之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儿童期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密切相关 ,与心率无关 ;肥胖、超重、低体重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正常儿童高 ;提示儿童期控制体重和加强营养预防低体重对预防儿童期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水平进行区域性调查,分析其高血压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12月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医院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7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高血压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防控措施进行探讨。结果:734例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者481例,占65.53%;单项知晓率为26.02%~95.50%,其中知晓高血压可以遗传的人数最少,占26.02%,知晓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的人数最多,占95.50%。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良好,能够坚持经常测量血压、体重,限盐,均衡饮食,规律服药及复诊的患者占60%以上。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职业为工人及公务员或其他职业、与家人居住、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更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较高,且自我管理情况良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丧偶离异、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的独居老年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高血压认知水平,有效控制高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信息化多平台大数据分析,了解2017年以来上海市宝山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的质量变化情况,进一步评估质控措施的效果,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抽取2017和2019年宝山区高血压、糖尿病在管患者不同数据来源的身高、体重、血糖及诊疗信息等数据,分析不同来源数据的一致性等情况。【结果】2019年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简称"高血压糖尿病共患者")体重不一致比例低于2017年(10.99%与18.72%,χ~2=822.38,P0.001),2019年身高不一致比例低于2017年(0.86%与2.74%,χ~2=347.0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19年高血压建卡对象诊疗溯源异常比例高于2017年(12.67%与11.72%,χ~2=4.01,P=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建卡对象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2019年我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各末尾构成比的变异系数明显低于2017年(0.19与0.31),且2019年糖化血红蛋白值末尾值为0的比例(4 701例,12.72%)低于2017年(9 485例,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宝山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有一定提升,应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技术标准化,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数据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随机抽取三个居(村)委会,通过自行设计的筛查问卷进行筛查,并对筛查获得的321名高血压高危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及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高血压高危居民321人,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回答正确12题)者为150人,占46.7%;知识知晓情况中,对于"高血压可能进展为肿瘤"以及"高血压可能进展为肾功能不全"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5.3%和25.2%;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年收入在4.0~7.9万者(OR=2.283,95%CI:1.308~3.986)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率更高。【结论】现阶段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知识上的知晓情况不同,年收入较低的高危人群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欠佳。社区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高危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与内容的健康教育,帮助高血压高危人群掌握基本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从而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为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某中学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身高体重筛查出肥胖个体,并按1∶1的比例在同班级匹配(按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等项目)体重正常的儿童,分别测量其血压值,然后统一用国际通用SCL 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筛查,比较两组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结果】 肥胖组与体重正常组比较筛查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肥胖组中心理筛查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无论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体重正常组中心理筛查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在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肥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且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引起儿童血压的升高。控制体重和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对预防儿童期高血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济南市小学生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郊区6~13岁小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小学生高血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6 278名小学生中,男4 396人,女1 882人,收缩压平均水平为(97.77±11.25)mmHg,舒张压平均水平为(61.22±9.26)mmHg;其中高血压191例,患病率3.04%;城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3.17%)高于农村(2.76%)。血压水平与年龄、体重、身高都具有显著相关,与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皮脂厚度、儿童肥胖、母亲体质指数。【结论】小学生血压无论男女都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率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儿童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重视对小学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控制和降低体重可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8~17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8~17岁的7963例儿童进行血压、身高及体重等测量,并填写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贵阳市8~17岁少年儿童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以收缩压增长明显,男、女生相比而言,男生增长明显。②高血压患病率为5.16%(411/7963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6.37%比3.93%,P<0.01);男生在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女生在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不同体质指数儿童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贵阳市男女儿童血压随年龄的变化有着不同特点;体质指数超过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提示控制体重可减少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杨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27-929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今后合理、有效的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延庆县2010年参加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全部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部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持不正确态度,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调查对象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正确态度持有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之间沟通交流较少,患者自我管理控制血压方面能力欠缺。[结论]应加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改善对高血压疾病的不正确态度,为患者提供互动形式的活动及病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加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任宪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23-1125
目的了解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分3次由浅入深地对枣庄城镇居民中343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干预,由医护人员给患者测血压,问答式填写城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及居民健康档案,让患者填写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遵医行为调查表,一对一地分析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遵医重要性。结果强化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年组较中年组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及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强化干预能够增加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改善遵医行为,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降低高血压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与分级管理模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实施6个月之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及随访服务的提供情况。[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19名自愿参加该研究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组(干预组)和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组(对照组)。然后比较111名干预组病人和108名对照组病人在管理实施6个月后,在血压控制及对病人随访服务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6个月内平均比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组多降低收缩压10.77mmHg、舒张压2.20mmHg;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对照组8个百分点,(P<0.001)。干预组病人得到医生提供的锻炼、饮食、戒烟、症状管理、自信心培养等随访支持服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在控制血压及促进医生随访支持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孔秀梅 《职业与健康》2011,27(4):445-447
目的了解曲阜市城区居民目前的慢性病相关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为干预效果评价及调整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月,自行设计问卷,对曲阜市沂河小区居民社区中的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60人,体育锻炼率为68.60%;近6个月内血压测量率为62.00%;确诊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以及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药物治疗率均达到70%以上;认为35岁以上成年人有必要定期测血压者占87.00%;知晓高盐饮食易患高血压者占76.90%。结论目标人群慢性病相关知、信、行状况基本达到干预计划预定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彩霞  张海燕  李佳恒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0-2092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村地区部分高血压患者现状及现存的危险因素,为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于2008年5—10月对怀柔区4个乡镇5个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及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血生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怀柔农村地区466名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率达79.8%,血脂异常率51.1%,合并有心脏、脑、血管、肾脏并发症率18.5%,规律锻炼率26.0%,高盐饮食率51.3%,规律服药率52.4%,高血压的控制率为17.8%。结论怀柔区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现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盐饮食、缺乏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意识差,应加强健康管理,控制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相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 ,以便制定高血压防治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 3阶段固定样本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自 1 996年到 2 0 0 1年对青羊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高血压行为进行了连续 6年的监测。结果 :平均 4 6 %的监测人群不了解正常血压 ,但随文化程度提高正常血压知晓率提高 ,正常血压知晓率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3.1 79,P>0 .0 5 ) ;34.7%的人群不知道 35岁以上每年应测量一次血压 ,但测量血压意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87,P>0 .0 5 ) ;2 6 .3%的人群不了解高血压病会演变成更严重的心脑疾病 ,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77,P>0 .0 5 ) ;平均 7.2 %的人群完全不知道如何控制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知晓率偏低 ,尤其对于控制体重平均认识率不到 38.0 %,本组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72 ,P>0 .0 5 ) ;人群中 1年内血压测量率平均仅为 2 6 .6 %;人群中高血压病人每周测量血压率 2 0 0 1年仅为 1 4 %,部分人确诊后未再测量。结论 :人群对高血压的认识以及高血压防治意识有待加强 ,高血压病卫生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必须重视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并且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和对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赵玲  滕伟  王炳智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0):886-887
[目的]了解青岛市公交司机血压水平及危险因素。[方法]按《全国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手册》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血压调查部分的国际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应用调查表对552名公交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并查体、测血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公交司机收缩压平均为117.12 mmHg,舒张压平均为80.34mmHg。552名公交司机中,高血压病人66名。其中,男性56人,女性10人;驾龄≤10年的32人,11~20年的22人,21~30年的12人;体重指数≤25的17人,>25的49人;吸烟的50人,不吸烟16人;打鼾的34人,不打鼾的32人。[结论]青岛市公交司机的平均血压为117.12/80.34 mmHg。驾驶年限长、肥胖、吸烟、打鼾是公交司机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定性需求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傅东波  丁永明  傅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2,14(12):577-579,584
[目的] 了解上海某社区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管理方面的问题及需求,为创建适合病人需求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对32名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定性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报告的高血压病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乏力及伴发心绞痛和中风,与专业人员的看法基本一致。高血压病对其躯体功能、情绪、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都有一定影响,病人必须处理如“体力下降、“活动减少”、“烦躁”、“紧张”、“担忧”、“家务劳动减少”、“休息质量差”、“饮食不佳”、“社会交往减少”、“增加家人的担心和家务负担”等问题。病人常用的高血压病管理方法有:坚持服药、心理调节、锻炼、饮食调节、改善睡眠、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等。目前尚有部分病人不知如何管理高血压病、缺乏信心及应用缺乏科学依据的管理方法等不足。病人建议在高血压管理方面增加社区医生对其疾病管理、血压测量、提供医药进展及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指导等服务。[结论] 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管理有一定经验,但仍有一些问题及建议需要在将来的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针对解决,必须以教授管理疾病的技能和执行这些技能的信心为主,来帮助病人完成高血压病所致的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自我管理方面的问题及需求,为构建适合社区高血压病人需求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41名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定性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生理、心理、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方面均受高血压病的影响。病人常用的自我管理方法包括按时服药、坚持锻炼、饮食调节、注意休息、心理调节等。仍有部分病人不知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缺乏信心或采取任之发展的态度。在疾病防治需求方面,病人建议多提供自我管理技能、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与指导、疾病咨询、急救常识和心理调适等服务。结论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自我管理经验,但缺乏科学性。在访谈中,高血压病人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需要在将来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针对性地解决。医务人员必须加大医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病人提高自我管理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控制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效果,为本地区建立科学、系统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7月,在大连开发区湾里社区对15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高血压患者151例,管理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54.3±44.3、153.4±43.4mmHg(P>0.05),舒张压分别为96.2±25.7、94.2±23.2mmHg(P>0.05)。高盐饮食的高血压患者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26.49%、15.23%(P<0.01),有时或经常锻炼、精神放松、通过增加锻炼控制体重、规则服药的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78.81%、29.14%、50.99%、19.87%和90.73%、39.74%、68.21%、36.42%(P<0.01或0.05);受教者对自我管理模式的认可比例、对家庭管理模式认可的比例管理前后分别为81.46%、19.21%和91.39%、43.71%(P<0.05或0.01);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自我管理模式收效显著,适合在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