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按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伤口感染及延迟愈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设同期收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愈合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4~18mo,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显著,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术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组28例,均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在优、良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深度感染率、延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也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疗效佳、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快捷、深度感染率低、延迟愈合率低、费用较低等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A组,4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B组,42例)接受治疗,并比较其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基本情况一致。治疗效果(Z=2.031,P=0.042)、愈合时间(t=6.481,P=0)、伤口感染(χ2=4.480,P=0.034)和延迟愈合(χ2=4.459,P=0.035)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B组。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具有治疗效果好、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翠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139-140,144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新鲜胫腓骨骨折患者3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配合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及早期的功能锻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Johner-wru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性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配合以合理的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确切,优越性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9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的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效果的优良率达97.9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50.08%,并且观察组无差的情况,对照组差率达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石斌 《吉林医学》2015,(8):1590
目的:探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有限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纯外固定架加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外固定架加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外固定架治疗.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但失血量少,骨折愈合快(P均<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 单纯外固定架固定联合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复位满意,骨折愈合时间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郑伟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83-1684
目的 比较3种固定方法 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AO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对比其疗效.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外固定支架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与加压钢板组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和其余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可广泛应用于闭合性胫腓骨复杂骨折,且优于AO钢板及外固定支架,术后骨折愈合较为理想.AO钢板应慎用于胫骨中下1/3段复杂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对于开放性骨折是上述方法 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7.12,P〈0.05)。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时,闭合复位比切开复位更具优势,应该作为胫腓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4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320例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尤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87-1188,1191
目的:探讨4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8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320例,分别采用4种不同固定方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320例均获随访,时间1~2年,骨痂出现时间6~8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组23~26周,钢板内固定组22~25周,外固定支架组25~27周,髓内钉组18~21周,术后各组均有并发症发生。与其他3组比较,髓内钉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具有稳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多段骨折应首选髓内钉或外固定架固定。  相似文献   

13.
刘保生 《海南医学》2011,22(24):53-54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0年本院住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以2005-2007年住院治疗的48例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7.5%和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P〈0.01)。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复位理想,固定牢固,患者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孙理升 《海南医学》2012,23(15):48-50
目的探讨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仅使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患者47例为对照组,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患者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2.8±6.9)d]和骨折愈合时间[(16.4±3.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7.7±8.3)d和(19.6±4.1)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19.1%),观察组术后总优良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愈合时间较早,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性锻炼,可以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记明  夏时雨  杨志  黎喆 《安徽医学》2012,33(8):1022-102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及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清创复位后,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31例(A组),加压钢板固定30例(B组)。结果 A、B组优良率分为90.3%、76.7%,A组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首选手术方式,特别适用于Ⅲ型及骨折波及关节面或靠近关节面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40例)与对照组(外固定支架,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跟骨牵引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6例,根据术前固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跟骨牵引组20例和常规石膏外固定组26例,分别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胫骨骨折Johner-Wruh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0±2.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闭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无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与石膏固定组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8.0±2.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没有明显影响(均P>0.05)。根据胫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中优13例,良5例,可2例,对照组患者优15例,良8例,可3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AOFAS评标准,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7例,可1例,对照组患者中优14例,良10例,可2例,2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远端骨折可以相对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复位质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法治疗,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肯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