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桃仁、苦杏仁及其混伪品的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蛋白质电泳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研究进展,为桃仁、苦杏仁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市场上销售的金银花药材的真伪及掺杂情况进行微性状鉴别分析.方法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金银花进行真假混伪鉴别.结果 微性状鉴别法可以准确的鉴别出金银花的真假及掺伪情况.结论 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金银花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分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藻及其混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以便准确鉴别海藻药材。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海藻及其混伪品进行形态组织对比研究。结果:海藻及其混伪品在药材性状和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异。结论:采用形态和显微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定海藻药材基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别大黄真伪,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药材性状和理化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大黄及其伪品无论在外观性状还是理化反应特征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区分正品与伪品。  相似文献   

5.
牛蒡子与伪品大鳍蓟的鉴别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保证牛蒡子的药材质量,杜绝伪品。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牛蒡子及其伪品大鳍蓟进行鉴别比较。结果 通过对牛蒡子大鳍蓟的鉴别比较可以区分他们的真伪。结论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 简便、可靠,为保证牛蒡子药材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牛蒡子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晋勇  盛军 《中国药业》2004,13(6):61-61
目的:保证牛蒡子的药材质量,杜绝伪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牛蒡子及其常见伪品进行鉴别比较.结果:通过对牛蒡子、大鳍蓟、绒毛牛蒡子、木香、水飞蓟果实的鉴别比较可以区分它们的真伪.结论: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为保证牛蒡子药材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性状鉴别法快速鉴别车前子真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文璐  余俊  陈星 《安徽医药》2018,22(4):615-620
目的 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别法快速鉴别车前子真伪.方法 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21批车前子正品和7种车前子伪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车前子正品与伪品的微性状区别明显.结论 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可以快速鉴别车前子真伪,该方法简便、直观、准确,可推广应用于中药材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传统经验鉴别和理化鉴别技术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巴戟天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构建NJ树的方法推断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基原;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差异;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差异。结果: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经NJ树聚类分析和与GenBank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巴戟天饮片与其混伪品分支明显,11批巴戟天混伪品被鉴定到7个种,分别为印度羊角藤(羊角藤)、蔓虎刺、硃砂根、木通、黑老虎、合蕊五味子(铁箍散)、南五味子;种内、种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5批巴戟天饮片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巴戟天饮片与其他7个混伪品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为0.037;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为巴戟天饮片正伪品的鉴别以及标准提升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雅清 《中国药业》2007,16(4):61-62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介绍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功效和性状方面的鉴别。苦杏仁的混淆品有桃仁、甜杏仁及被提取了脂肪油后的苦杏仁等,均可通过性状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区分韭菜子及其两种混伪品葱子和曼陀罗子,以便去伪存真.方法 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这3种种子进行鉴别.结果 所用方法可鉴别出韭菜子等3种药材有明显区别.结论 韭菜子、葱子和曼陀罗子虽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区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桃仁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比较桃仁炮制前后的质量差异以及桃仁与种皮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仁饮片(生桃仁、燀桃仁、炒桃仁)各10批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SIMCA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生桃仁、燀桃仁、炒桃仁HPLC指纹图谱均含8个共有峰、种皮HPLC指纹图谱含有6个共有峰,相对应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统计结果显示桃仁饮片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可明显区分,并揭示了对此区分贡献最大的4个潜在标志性色谱峰。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反映了桃仁饮片炮制前后以及桃仁与种皮的差异性,为桃仁饮片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别薏苡仁的真伪。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对薏苡仁和4种伪品草珠子、小麦、大麦、高粱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薏苡仁与小麦、大麦、高粱米在薄层色谱条带上加以区分。薏苡仁和同属的草珠子在薄层色谱鉴别中难以辨别,进一步采用指纹图谱区分。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可准确区分薏苡仁及其常见伪品,为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桃仁-红花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仁-红花配伍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情况,为解释方剂复杂体系内在规律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药物组成含有桃仁、红花的方剂401首,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配比、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结果:含有桃仁、红花的方剂中,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有214首,占53.4%;桃仁-红花药对在内科和妇科疾病中出现频次最多,分别占50.1%和30.7%;不同配比桃仁-红花的应用与疾病科属相关。结论: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药药对配比及应用规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也可为中药方剂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两种豆科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赤小豆、决明子及其混伪品进行电泳鉴别,并考察考马斯亮蓝G-250的染色效果。方法:可溶性蛋白质凝胶电冰。结果:赤小豆、决明子及其混伪品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电泳图谱可作为赤小豆、决明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依据,考马斯亮蓝G-250可用于电泳鉴别。  相似文献   

15.
槟榔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野  姚蓉  龙海燕  李文莉 《中国药业》2011,20(19):22-23
目的建立槟榔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的槟榔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氢溴酸槟榔碱为参照峰,确定了3个共有峰,建立了14批药材的共有图谱。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稳定、重复性好,为槟榔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冬瓜子配方颗粒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0.5h。结论:冬瓜子最佳提取工艺稳定,且适于工业化大生产,可作为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测定84例患者精液中的白细胞水平与甘油三脂(TG)值,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以期了解是否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方法 收集门诊84例患者的精液标本,对其进行白细胞水平的检测及TG的测定,将两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组不同WBC水平的精液标本结果显示WBC水平增高,TG的均值水平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显示各组的TG均值水平从低WBC水平组到高WBC水平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液TG水平与WB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TG定量对判断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无特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伪品紫花曼陀罗子冒充韭菜子成因及其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定强  冯鲁田  黄艳 《安徽医药》2009,13(4):390-391
目的分析紫花曼陀罗子冒充韭菜子的原因,建立紫花曼陀罗子与韭菜子的鉴别方法。方法比较两者显微特征,化学反应以及紫外光谱的差异。结果紫花曼陀罗子种皮石细胞特征明显,具生物碱的化学反应特性,并且两者紫外光谱差异大。结论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好,能明显区分紫花曼陀罗子和韭菜子,分析其原因便于检验和监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复方白头翁胶囊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秦皮、白屈菜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文所采用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