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俊所  马明 《安徽医药》2015,19(9):1813-1815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将该科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各160例。激素治疗组出院后不做鼻腔冲洗,仅给予抗生素常规剂量口服2周,局部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喷鼻。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常规剂量口服2周,术后第7天开始行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同时联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喷鼻。结果320例中治愈和好转者283例(占88.4%);无效37例(占11.5%);而无效患者中有术后鼻腔黏连所造成的有23例(占62.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激素治疗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内镜检查结果较激素治疗组好,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较激素治疗组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鼻腔黏连是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原因,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喷鼻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鼻腔黏连,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防止术后复发,值得临床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鼻腔冲洗剂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转归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鼻可乐组、高渗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鼻可乐、3%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术后随访半年,在术后第2、4、6周及第6个月观察3组患者鼻内镜检查结果(临床疗效)、鼻部常见症状的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鼻腔通气功能、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2、4、6周临床疗效比较,鼻可乐组 < 高渗盐水组 < 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第2周、第6周、第6个月鼻部症状改善的视觉模拟评分表比较,鼻可乐组 < 高渗盐水组 <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6周及第6个月3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面积比较,鼻可乐组 > 高渗盐水组 >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周及第6个月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鼻可乐组 > 高渗盐水组 >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可乐洗鼻剂能够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鼻窦内窥镜术后玉屏风散鼻腔冲洗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琴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9):73-74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鼻腔冲洗,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疗效.方法将行鼻内镜手术的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术后用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中洗,对照组28例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腔黏膜、血痂、窦口和鼻腔通气情况,并制定评分标准。结果加味玉屏风散冲洗液组和对照组于手术后第2天,其各项指标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于手术后第4、6、8、10天,其各项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窦内窥镜术后用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冲洗鼻腔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应用鼻窦炎合剂冲洗鼻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行FESS手术的14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1例患者术后采用鼻窦炎合剂冲洗鼻腔,对照组71例患者术后常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窦内镜手术后患者采用鼻窦炎合剂冲洗鼻腔,可提高鼻腔冲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应用中药鼻渊洗剂行鼻腔冲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在术后采取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腔冲洗疗法,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用中药鼻渊洗剂冲洗。两组鼻腔冲洗方法相同,同时加强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管理。连续随访6个月,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85%(P〈0.05)。结论应用中药鼻渊洗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进行鼻腔冲洗,效果满意,可提高手术的愈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用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行鼻腔冲洗对鼻腔黏膜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利用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采用鹅不食草加味制成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术后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采用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mg冲洗.并对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术腔上皮化和黏膜生理功能恢复快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行鼻腔冲洗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鼻腔的方法,缩短了临床疗程,减少了鼻内镜复查次数,提高了治愈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冲洗组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对照组每2~3天鼻内镜冲洗并清理1次,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冲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冲洗组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宁晓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80-228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应用苍耳子鼻炎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术后应用苍耳子鼻炎胶囊)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术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经卡方检验,P〈0.05。结论:苍耳子鼻炎胶囊可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窦炎合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行2%氯化钠溶液洗鼻腔,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及黏液促排剂,治疗组患者术后加用鼻窦炎合剂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结论鼻窦炎合剂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邹洁冰 《河北医药》2009,31(8):935-936
目的观察功能性内镜鼻窦术(Fess)后应用氨溴索及双黄连冲洗液交替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的20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1例,试验组应用双黄连及氨溴索冲洗液交替冲洗,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O%(95/100),高于对照组的81.1%(8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行Fess后应用双黄连及氨溴索冲洗液交替冲洗可减轻Fess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黏液的排除,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对确保Fess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星玉  杨建  江华 《重庆医药》2009,38(13):1604-1605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两种浓度盐水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4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高渗盐水组,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冲洗鼻腔,观察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盐水冲洗治疗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两种浓度的盐水在鼻内镜手术后做鼻腔冲洗,均可以冲出鼻腔中的血凝块、鼻腔鼻窦的分泌物、白细胞和与之黏附在一起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促进创口愈合,帮助消除黏膜水肿。该方法安全、方便、价廉。  相似文献   

12.
李琨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04-105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不同浓度盐水冲洗鼻腔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50例慢性鼻窦炎并行内镜鼻窦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鼻内镜术后冲洗鼻腔采用的不同浓度盐水进行分组,治疗A组25例和治疗B组25例。结果治疗B组鼻内镜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采用高浓度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使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住的180 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在给予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对照组仅行鼻内镜下换药,术后10d、1 个月、2 个月鼻内镜下观察鼻腔黏膜恢复情况,评价2 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术后使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能够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和黏膜上皮化,缩短疗程,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窍固表汤配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恢复效果。方法将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临床分型随机分为2组,所有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完成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保证各个病变窦腔窦口通畅,术后常规清理鼻腔和用0?.9%生理盐水+阿奇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进行鼻腔冲洗的为常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窍固表汤口服的为中药组。观察2组在第4周和第16周的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按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第4周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第16周疗效评定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窍固表汤配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对术后减轻术腔粘膜水肿、息肉样变、促进粘膜功能恢复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苍耳子散联合双黄连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入本院治疗的鼻窦炎患者7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以随机组表对照法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35例(苍耳子散+双黄连鼻腔冲洗),对照组35例[(苍耳子散+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分别记录2组手术手术前、手术后1周、4周、7周、10周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以及体内各项指标。分析手术12周后2组的疗效,并将记录的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手术后10周,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85%,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后12周,实验组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在手术后12周,试验组患者并未出现不适现象。结论苍耳子散联合双黄连鼻腔冲洗对于治疗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组。对照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采用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黏膜上皮化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炎症,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或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多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患儿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即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单用组)、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组(联合鼻腔冲洗组)、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联合内镜下鼻窦手术组(联合鼻窦手术组)。单用组患儿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喷50 μg,每侧2喷,总量200 μg,每天1次;联合鼻腔冲洗组患儿每日清晨使用可调式鼻腔清洗器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对两侧鼻腔充分冲洗,每天1次,冲洗完毕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用法用量同单用组;联合鼻窦手术组患儿进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在术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用法用量同单用组。3组均持续用药12周。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评估各组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检测各组患儿鼻呼吸道一氧化氮(NO)浓度、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患儿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RQLQ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联合鼻腔冲洗组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8、12周的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和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联合鼻腔冲洗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组(P<0.05)。联合鼻腔冲洗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治疗4、8、12周的鼻呼吸道NO浓度及血清IL-17A、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上述各项指标联合鼻腔冲洗组和联合鼻窦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导致慢性鼻窦炎患儿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疗效不理想,联合鼻腔冲洗或内镜下鼻窦手术,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减轻鼻腔和呼吸道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进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愈合,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较佳措施。方法利用对照的方法将6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术后进行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对照组术前术后均不采用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并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3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前术后行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其治愈32例。治愈率为94%。对照组34例其术后治愈26例,其治愈率76%。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前术后行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优于只采用传统的方法,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Ⅱ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0例作为治疗组,行内镜鼻窦手术后,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菊胶囊口服,并设120例Ⅱ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对比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术腔上皮化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75例,好转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治愈50例,好转4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9.2%;头痛头昏、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肥大、鼻腔分泌物四种症状及体征变化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腔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复发率4.5%,明显少于对照组7.9%(P〈0.01)。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应用香菊胶囊对鼻腔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减少复发率,可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慢性鼻寞炎鼻息肉疗效。方法1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8例,对照组单纯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复合手术(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并鼻中隔矫正和(或)双下甲射频消融骨折转位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82.65%,P〈0.05。结论鼻内镜下复合手术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小,矫正了鼻腔的异常结构,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的复发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