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晃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外环境缺碘。据1983年普查,地甲肿、地克病患病率分别为5.74%和0.33%(189964例),7~14岁儿童肿大率为21.95%(30977例),水碘值为1.350μg/L。自1983年起,我  相似文献   

2.
1987年3~4月,我们对湖南省新晃县碘缺乏病区(水碘值1.35μg/L,地甲肿和地克病患病率分别为5.74%和0.33%)和相邻的芷江县非病区(水碘值13.60μg/L,地甲肿和地克病患病率分别为<2%和0)的侗族小学生进行了智力和头发中Zn、Mn、Co、Cu、Ni、Sr、Ti、Pb、Ba、V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四川省成人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人大骨节病病情。方法随机抽取6个大骨节病活跃病区县进行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每县调查一个乡,500个成人,并按要求填写调查登记表,统计并分析Ⅰ、Ⅱ、Ⅲ度患病率。结果(1)平均患病率32.10%,其中Ⅰ度患病率17.2%,Ⅱ度患病率10.2%,Ⅲ度患病率4.8%。(2)男性患病率30.2%,女性患病率33.9%。(3)各地区中若尔盖患病率最高,达50%,壤塘、色达、阿坝、旺苍、汉源患病率分别为41.0%,33.3%,30.4%,24.4%,15.8%。(4)青年组、中年组、壮年组、老年组患病率分别为2.9%,12.7%,48.6%,73.3%。结论所调查地区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两个地区属于中等病区外,四个病区为重病区。  相似文献   

4.
在秦岭山区一个缺碘、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高发村,采用了1/5万碘盐防治,使地甲肿患病率由防治前(1965年)的44.5%下降到(1987年)1.72%,治愈了94.89%的各型地甲肿病人,控制了地甲肿的新发和复发。地克病除了防治前出生现存的3例病人外,23年内未发生地克病,碘盐预防地克病切实有效,而治疗地克病的效果则不显著。随机抽取本村94人做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6小时与24小时指标均正常。儿童智商(IQ)均值为82.82±12.11,有14.28%的儿童智商低于69,表明在碘缺乏区,还有一定数量的亚临床克汀病存在。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7年10月对吉林省71个地(市)县(区)及林业局防疫站从事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甲病防治工作的229名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区分布、年龄、性别、从事专业的时间、学历水平、所学专业以及职称、从事病种分布等。  相似文献   

6.
那坡县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地甲病)的重度流行区,1965年调查报告,该县百合乡百南片和城厢乡地甲病患病率分别为57.9%和33.09%。1966年元月在城厢乡试点供应100ppm 碘化食盐进行防治,四个月后,在全县推广。1978年改为供应50ppm 碘化食盐,1980年至今持续供应25ppm 碘化食盐。为了总结该地持续供应碘盐十七年来地甲病和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的防治效果,1983年5—6月我们再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将资料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墨玉县居民家庭投放加碘器和儿童与育龄妇女肌注碘化油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用随机抽样法在9个乡镇27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进行了碘缺乏病的调查,采集儿童与育龄妇女尿样,尿样用酸消化砷铈法测定.结果调查8 133人,地甲病患病率40.01%,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0.91%;16~35岁育龄妇女地甲病平均患病率为53.78%,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1.42%,尿碘几何均数为(100.36±2.18)μg/L, 尿碘中位数140μg/L; 7~14岁儿童甲肿率为41.07%,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为0.20%,2~6岁儿童360人,地甲病平均患病率53.78%,尿碘几何均数为(157.53±1.49)μg/L,中位数为174μg/L,大于100μg/L 的占83.61%.结论居民家庭投放了加碘器以及对儿童和育龄妇女肌注碘化油取得肯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东夏村与前郭县周家村成人大骨节病患病情况并探讨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手部X线影像学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东夏村与前郭县周家村两个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筛选成人大骨节病病人,对大骨节病患病情况及其手部X线片各种改变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41名成人中,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40人,总患病率为16.6%;其中,Ⅰ度患者35人占87.5%,Ⅱ度患者5人占22.5%;其手部异常X线改变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骨棘(骨嵴、骨刺)14.2%(17/40)、粗隆增生与骨赘13.3%(16/40)、关节面缺损或破坏4.2%(5/40)、基底增宽22.5%(27/40)、掌骨头膨大(镰状影)21.7%(26/40)和腕骨拥挤与变形24.2%(29/40)。结论在检出的40例大骨节病患者中,Ⅰ度患者比例较高;腕骨拥挤与变形、基底增宽、掌骨头膨大是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手部检出率相对较高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9.
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大骨节病区处于低硒环境,尤以南部山区的硒水平最低。重病区的大骨节病患病率为41.50%(560/1340)轻病区的患病率为9.65%(130/1346)。该地区生态环境中水、土、粮和人头发中的硒含量有重病区<轻病区<病区非病点<非病区的规律,显示出定西地区大骨节病与外环境硒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北京市房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患病率为7.6%。经10年食盐加碘措施后,1988年地甲病患病率降为1.1%。为了评价食盐加碘措施后不同病村人群碘代谢特点,检测了108人血清甲状腺素(T_4)和促甲状腺素(TSH)。材料和方法:按原中央地病办1978年标准,根据病情轻、中、重,各选择一个自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变化,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分析1997-2006年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青海省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和X线检出率,比较2003年与2006年儿童发硒和家中粮食硒水平.结果 儿童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在0~20.31%,X线检出率在25.86%~47.97%.2003年儿童发硒为(130.01±48.80)μg/kg,家中粮硒为(41.3±14.9)μg/kg;2006年儿童发硒为(93.71±39.68)μg/kg,家中粮食硒为(8.15±3.44)μg/kg.两年间发硒、粮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0.94,P<0.01).结论 兴海监测点大骨节病病情活跃,病区居民食用自产粮以及粮食收割、储藏、加工不科学与大骨节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敦化市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病区常驻人口为基本调查对象,以2006年全市成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在册大骨节病人为主要调查对象,排除误诊病例、剔除死亡和迁出病人,填补漏诊病人和新发病人。结果 2007~2010年全市大骨节病患病率分别为0.77%、0.77%、0.77%、0.76%,4年患病率基本无变化,均为老患者,无新发病例,病情稳定;从患病年龄段上,主要集中在40岁和60岁年龄段,占总患病数的86%以上。结论敦化市大骨节病病情稳定,现存患者均为老患者,无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大骨节病多发重病区。省地病办1976年统计,61个病区县(市)大骨节病现患32.0万。其后全省大骨节病病区仍有扩大,病人增加,累积患病率升高。1982年普查,66个病区县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984年,在平顶山市进行了地克病普查和临床特征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特点 患病率0.54‰(255/475950)。市区查出地克病56例.患病率0.19‰,郊区199例,患病率1.09‰;二者差异极显著(x~2=171.65,P≤0.01)。 性别分布:男性135例,患病率0.5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生态环境资料(平均海拔、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无霜期、年日照时数、人口密度等),生产生活情况(近三年人均收入、近三年耕种情况、近三年主食比例、退耕还林情况、改种经济作物等)及大骨节病患病情况,依据有关资料与文献,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气候与大骨节病分布,将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区县按现行县级行政区划进行生态类型区归类,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区。结果甘肃省大骨节病分布在4个生态类型区的37个县381个乡4312个行政村,现症病人总数139125人,患病率1.22%,其中Ⅰ度患者87709人,占63.04%,Ⅱ度患者35717人,占25.67%,Ⅲ度患者15699人,占11.29%。病区平均海拔1846 m,平均温度8℃,平均降雨量567 mm,平均蒸发量1295 mm,无霜期157 d,年日照时数2191 h,人均年收入2226元,以小麦耕种为主。4个生态类型区患病率: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2.17%陇南秦岭中山峡谷区0.84%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及移行山区0.62%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0.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80.558,P=0.000)。结论不同生态类型区大骨节病患病不同,病区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渭南市大骨节病分布在临渭区、华县、富平县、韩城市等9个县(市、区),轻病区占73.38%,中、重病区占26.62%.1985年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3.9%(12 376/89 047).为了掌握渭南市大骨节病发病和患病情况.2001-2005年在白水、临渭、华县、韩城、富平县(市、区)的大骨节病病区开展了定点和动点病情监测,2002年在华县、澄城、富平、韩城县(市)进行了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藏藏族自治区(简称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分布,评估西藏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于2007、2008年,在西藏那曲、山南、林芝、日喀则地区中的26县,按东、南、西、北、中的方法选取乡(镇)、村作为基线调查点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大骨节病调查方案,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对4~ 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右手正位X线检查。病区划分按照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GB 16395-1996》执行,轻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1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10%;中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在10%~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在10% ~ 30%;重病区:病区大骨节病临床Ⅰ度及其以上患病率>20%或7~ 14岁儿童X线检出率>30%。结果 在26个县共调查了108乡,临床检查成人14 686人,检出Ⅰ度以上(含Ⅰ度)病例663人,患病率为4.51%,无Ⅲ度病例检出。儿童拍右手正位X线片5769张,检出大骨节病阳性片102张,检出率为1.77%;儿童发病主要在干骺端,占89.2%(91/102)。有10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也为0;有1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3.66(7/191);有12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3% ~ 7.54%,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0 ~ 7.76%,其中有5个县检出率为0;有3个县成人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10.69%~13.88%,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在5.31%~7.76%。结论 根据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在调查的26县中有10县为大骨节病非病区、13县为轻病区、3县为中病区。至此,西藏大骨节病分布于全区7地(市)52县,病情流行分布较广,形势仍然严峻,需继续加强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与克山病老病区丰田村和林茂村地产粮食中T鄄2毒素和黄绿青霉素(CIT)的污染状况。方法选40岁以上自愿者作右手X线拍片检查,评估大骨节病历史患病情况;收集文献数据评估克山病历史病情;用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病区地产粮食T鄄2毒素和CIT。结果丰田村和林茂村成人大骨节病患病率很高,是历史上的严重病区。地产面粉中T鄄2毒素阳性检出率为77.78%,T鄄2毒素平均水平为120.64 μg/kg;地产玉米面中CIT阳性检出率为42.31%,CIT毒素平均水平为12.33 μg/kg,均明显地高出本省市场同类粮食。结论丰田村和林茂村是大骨节病、克山病历史上的严重病区,地产粮食中T鄄2毒素、CIT 水平仍然相当高,如果不是当地粮食占居民主食中的比例已经很小(< 20%),这两种病的当前检出率也许达不到现在程度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手部X线影像学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在黑龙江、吉林和四川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筛选成人大骨节病病人,对其手部X线片各种改变征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645名成人中,共检出大骨节病患者299人,其手部异常X线改变征像的检出率分别为假性囊肿17.73%(53/299)、骨棘(骨嵴、骨刺)56.52%(169/299)、粗隆增生与骨赘19.06%(57/299)、游离骨块11.37%(34/299)、关节面缺损或破坏14.38%(43/299)、基底增宽与纺锤样改变57.86%(173/299)、喇叭口状改变4.68%(14/299)、塌陷修复相12.04%(36/299)、掌骨头膨大(半脱位与镰状影)47.49%(142/299)和腕骨拥挤与变形46.49%(139/299)。结论基底增宽是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手部检出率最高的X线征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碘盐碘油胶丸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碘盐及碘油胶丸对昆明地区4个自然村1750人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防治。2年后地甲肿患病率分别从9.60%,8.30%,18.90%,23.60%,降至3.23%,3.08%,5.44%,4.92%。尿碘均值升至113.08—200.29μgI/L。结果提示:1、轻病区选用1/10万,重病区选用1/5万碘盐防治地甲肿是可行的;2、贫困山区的重病区除选用1/5万碘盐外还在重点人群加用小剂量碘油胶丸;3、适当增加碘摄入量是防治环境污染地区地甲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