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女,51岁,因发现腹壁包块缓慢增大伴周期性疼痛20年,溃烂伴持续性疼痛半年入院.患者于1983年3个月在院外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3月余腹壁切口下端右侧皮下出现约2 cm×1 cm×1 cm大小包块,质中,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变化,经期包块较平常增大伴疼痛,月经净后包块回缩,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2.
病例 男,3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疼痛,未予重视;1个月前无意发现左胫骨中段隆起来我院求治.专科查体:左胫骨中段触及大小约2 cm×1.4 cm×1 cm骨性隆起,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59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双侧肩胛骨下角区各一肿物.无疼痛及麻木.近3个月肿物进行性增大,7 d前出现局部疼痛.体检:双侧肩胛骨下角区局部皮肤隆起,左侧约为8 cm × 8 cm×6 cm,右侧约为8 cm×7 cm×5 cm,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无红肿压痛;双上肢活动无障碍.肩关节前屈和内收时肿块更加明显(图1).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25岁,左面颊疼痛3年.患者3年前出现左面颊疼痛,CT检查发现左颞下窝翼内肌处有约3 cm×4 cm肿块,密度基本均匀,与周围肌肉组织分界欠清,颅底骨未见破坏,考虑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0岁.10年前发现左颌下长一包块,无疼痛,未经任何检查和治疗.1年来发现包块逐渐长大、有轻微疼痛而来我院就诊.体检发现左侧颌下及颈前有一约10.0 cm×5.0 cm×3.5 cm大小包块,呈葫芦状,质硬,有轻压痛,不活动,肿块沿颈前向右侧延伸.皮肤表面颜色正常.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已婚,农民.主诉:左腘窝肿物12 d.既往史:类风湿关节炎10多年.起病初左腘窝出现约2.0 cm×1.0 cm结节,无疼痛,无畏寒发热,无皮肤红肿、破溃.12 d来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时大小约12.0 cm×7.0 cm,伴有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偶有发热.于2008年11月30日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左腘窝脓肿",行手术切开引流,术中发现切口出血不止,遂止血包扎后当日送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赵碧华  吴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91-1691,1706
患者 男性.发现胸壁肿物3年.3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侧胸壁针刺样疼痛,间歇性,无放射痛,且发现右胸壁一直径约2cm大小肿物,渐增大,无发热、盗汗.专科检查:气管居中,右胸壁第8、9肋水平可见一约6cm×8cm大小肿物,因患者曾贴膏药,皮肤呈紫红色,皮温不高,质硬,不活动.肺肝浊音界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余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8.
双源CTA诊断外伤性髂外静脉瘤并股动静脉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8年前不慎摔伤右侧大腿根部,经当地医院给予包扎缝合处理,约半年后发现右侧大腿根部触及一大小约2 cm×2 cm包块,未作任何治疗.1个月前出现右下肢肿胀、疼痛,呈撕裂样,放射至整个下肢,运动后疼痛、肿胀加重.体检: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陈旧性瘢痕,右下肢明显肿胀,张力略高,浅静脉未见明显曲张,右大腿根部前侧可触及一约2 cm×3 cm大小的包块,质软无压痛,可触及震颤,闻及吹风样杂音,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皮温、皮色正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2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1月,发现右侧胸壁包块伴疼痛1 d就诊.就诊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症状,体温最高38.5℃,当地医院给予静点抗炎药物(具体不详)2 d后体温恢复正常.入院查体:右侧胸壁第8、9肋间腋前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5 cm包块,包块色泽与周围皮肤色泽均正常,质硬、活动度差,有触痛.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3岁,10年前发现右腕近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 cm×2.5 cm×2.8 cm,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病理拟诊为"恶性肿瘤",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会诊,在其建议下行放射治疗.半年前发现右前臂中段尺侧软组织肿胀,肿胀进展迅速,夜间偶有疼痛.  相似文献   

11.
病人,女,51岁.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时B超发现腹膜后占位(直径约12 cm).患者无腰腹疼痛、心慌、头晕等不适,未给予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个月前再次行MRI及CT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富血供占位性病变,约12 cm×5 cm×5 cm.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1岁.因"左上腹胀痛2年,腹部包块1周"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腰部疼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体检:左中上腹部叩及20.0cm×12.0 cm肿块,边界清,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及双肾未触及. 全腹CT见左中下腹部有一约26.0 cm×20.0 cm×11.5 cm肿块,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约30 HU,轻度强化,周围结构受压移位,肿块后缘与左肾分界不清(图1~5).  相似文献   

13.
读片窗     
患者 女,11岁.左侧腰背部皮下肿物1年余.1年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小面积皮肤色素沉着,其下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6 cm×4 cm,无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1年来,皮肤色素沉着面积不断增大,相应皮下肿物体积也随之增大,达20 cm×30 cm.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专科检查:颈部、胸部、背部、腰部皮肤可见斑片状咖啡色色素沉着,大小不等,约0.5 cm×0.8 cm.左侧腰背部可见一大小约20 cm×30 cm皮下隆起,肿物质地中等,活动尚可,轻微触痛.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报告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入院。患者主诉15年前右大腿中部刀刺伤,自行包扎止血后痊愈,自7年前至今右下肢逐渐出现水肿,并渐出现小腿皮肤色素沉着及溃疡。体检:右下腹触及6cm×7cm×7cm肿块,质硬,边缘清,活动度差,扪之有血流冲击感,无疼痛,右下肢肿胀,色黑。CT:平扫盆腔中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2岁.5个月前发现左拇指根部背侧无明显疼痛的逐渐增大肿块,近1个月增大明显并伴有隐痛,肿块表面无溃烂发红,偶有热感.体检:左拇指肿块大小约5.0 cm×4.0 cm×4.0 cm,质偏软,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稍高.  相似文献   

16.
病例 女,36岁.于2007年1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及腰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在当地医院做B超示:腹部包块,轻度肾积水.同年2月25日在我院做CT检查示:腹膜后包块,肿块包裹,压迫血管;彩超检查示:胰体、胰尾实质非均质占位,约1.3 cm×1.3 cm,腹膜后多发低回声团块,最大约4.1 cm×2.4 cm,右下腹实质非均质占位,约13.0 cm×6.6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48 岁,发现右乳肿块 9 个月.患者 9 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乳肿块,约核桃大小,偶感疼痛,无红肿,未行特殊处理,后感肿块缓慢增大.超声示右乳外上象限大小约 9.3 cm× 5.9 cm×7.0 cm 的混合性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以稍强回声为主,并见不规则无回声区.门诊遂以右乳肿块性质待查: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骨包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49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臂疼痛不适,全身乏力,伴低热、盗汗,未予诊治.近1年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左上肢不能活动及无痛性肿块.体检:左上肢肌肉明显萎缩,尤以上臂为甚,左上臂广泛压痛,可及骨擦感及反常活动,左肘部及肱骨上段分别扪及6 cm×5 cm和5 cm×4 cm大小的囊性包块,左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9.
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侧腹部包块1周于2010年2月14日入院.外院B超发现右侧腹部包块,大小约为7.5 cm ×5.5 cm.入院后患者自感右侧腹部麻木,无发热,无腰腹疼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 ,6岁。腹部肿物 3年 ,3年前出现血尿 ,无疼痛 ,当地就诊发现左腹部肿物 ,未给特殊治疗。不久血尿消失 ,腹部肿物逐渐增大 ,无腹痛。外科检查 :全腹膨隆 ,腹肌软 ,肝未扪及巨大肿块 ,约 2 5cm× 2 0cm× 18cm ,质硬 ,无触痛。B超发现腹腔内巨大占位 ,囊实性 ,临床考虑到患儿生存时间较长 ,瘤体巨大 ,多为畸胎瘤。CT平扫见左侧腹腔内巨大肿块 ,大小约为 2 0cm× 19cm× 13cm ,边界尚清 ,左侧肾盂 ,肾盏受压变形 ,与肾脏分界不图 1 左侧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 ,大小约 2 0cm× 19cm× 13cm ,边界尚清 ,包膜完整 ,其内密度不均 图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