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长春市3409名12~19岁中学生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及该病在性别、年龄、学校间患病情况的差别,并探讨了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学生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4.4%,女生高于男生(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SF和FEP的改变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8.3%和86.7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缺的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老年人缺铁性贫血26例,对其病因及诊断进行了分析、探讨,就病因而言,单纯缺铁性贫血仅占27%,继发于其他病变占73%,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占继发病变的42.1%,其次是消化性溃疡等。因此,对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应及早查清病因,因窥镜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粪潜血试验及直肠指诊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青岛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缺铁性贫血知识知晓率进行不记名调查。272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完全了解者占2.2%,部分了解者占95.6%,不了解者占2.2%;对缺铁性贫血的不同预防措施中,知道采用食品的多样性预防缺铁性贫血者占49.6%,但对其他预防措施知晓率较低;大学生对自身血红蛋白水平的知晓率仅为9.6%。提示青岛大学生缺铁性贫血的知识知晓率较低,这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家全 《西部医学》2005,17(1):24-24
目的 观察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缺铁性贫血的7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115),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副作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8)。结论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94名正常孕妇进行了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膳食调查发现孕期铁摄入量达到了供给量标准,膳食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占92.20%,膳食中铁吸收不良可能是缺铁的主要原因,从各期服妇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结果表明,随孕周增加体内铁缺乏日趋明显,孕妇贫血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不同孕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7.14%、24.24%及42.55%。根据所提示的问题,提出了对孕期缺铁性贫血的  相似文献   

6.
健脾生血冲剂是一种新近研制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该药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疗效[1],但尚未见对成人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报告。我们用健脾生血冲剂治疗了40例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现将疗效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1.1.1本组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共40例,男女病例各半。年龄为22~65岁,均龄42.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下述诊断标准。1.1.2中医辨证诊断标准面色、肌肤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头昏或眩晕,院闷纳差,舌谈白,脉弱。1.1.3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女<105g/L…  相似文献   

7.
缺铁性贫血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H.pylori感染和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关系.方法 对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同时抗贫血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照组仅抗贫血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当月,SF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束后1年,SF、Hb、MCV、MCH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密切相关,同时给予抗贫血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缺铁血性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观察缺铁性贫血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抗HP后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52例,行安慰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上升情况。结果:治疗组66例患者抗HP后转阴61例,其中56例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6例升高。结论:抗HP治疗对存在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有治疗作用,HP感染可能是缺铁性贫血一个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孕妇血清运铁蛋白检测的意义探讨李惠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260)关键词孕妇;运铁蛋白;缺铁性贫血中图号R714.25404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性高发营养缺乏病,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并不罕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妊娠妇女,其缺...  相似文献   

10.
席振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21-2522
目的:通过对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给予抗HP治疗,观察HP感染与IDA之间的关系及抗HP治疗对IDA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C14呼气实验检测是否存在HP。将13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进行HP根治治疗,对照组进行安慰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观察其上升情况。结果:治疗组72例患者进行抗HP治疗后,有62例转阴,其中52例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有12例升高。结论:进行抗HP治疗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作用,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右旋糖酐铁片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片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13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右旋糖酐铁片剂,硫酸亚铁片剂口服治疗。结果:右旋糖酐铁组治愈率85.0%,总有效率97.5%,硫酸亚铁组治愈率44.0%,总有效率86.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右旋糖酐铁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收集16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其血象及骨髓象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改变,每例病人均做了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外铁减少或消失,部分病人同时做了血清铁蛋白测定均低于10μg/ml,用铁剂治疗能纠正贫血。161例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月经过多78例,占女病人的56.9%,为首要病因,这和WHO报告中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为主要病因不同。其次多胎37例,占女病人的27%;胃肠疾病26例,占全部病人16.16%,其中男20例,占男性病人的83.33%,并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是胃大部分切除和慢性腹泻病人,而女病人以慢性胃炎为主;营养不良5例,占全部病人的3.1%,年龄均小于20岁。此5例均有偏食史及家庭中长期使用铝制品炊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80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再选择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及RDW值。观察对比两者参考区间以及变化情况。结果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的平均MCV值都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的RDW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DW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小细胞低色素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血虚证,主要见于眩晕、心悸、月经过多等病证。运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孕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263名孕妇分为铁强化酱油饮食组和普通酱油饮食组,于孕28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统计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结果食用铁强化酱油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铁强化酱油能够降低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且节约了铁剂,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更易于被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16.
吉林市158名孕妇缺铁性贫血的营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吉林市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及其膳食结构,分析造成缺铁性贫血的膳食因素,以便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方法:采用营养调查方法。结果:在被调查的孕妇中普遍存在膳食不合理的倾向,热能摄入过高,其它营养素有不高程度的缺乏,尤其是蛋白质,铁、钙和维生素C、B1、B2等。调查对象贫血发病率为55%,其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33.4%,亚临床缺铁性贫血占13.8%。结论:蛋白质摄入量偏低,血红素铁摄入量偏低  相似文献   

17.
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孕期保健状况,我们对来院分娩的624例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来本院分娩的孕周在28周以上的缺铁性贫血孕妇624例,年龄19—35岁,平均25.42岁。  相似文献   

18.
问:我女儿6岁,经常头晕,做微量元素检查发现缺铁性贫血.我平时挺注意让她补铁的,常吃菠菜,家里用铁锅炒菜,为什么还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长春市3409名12~19岁中学生缺铁性贫血(IDA)的患病率及该病在性别、年龄、学校间患病情况的差别,并探讨了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的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学生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4.4%,女生高于男生(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SF和FEP的改变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8.3%和86.7%,SI则只有61.7%。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检查对确定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查明某些发病原因非常重要,现分别介绍如下。1血细胞形态学检查1.1末梢血象检查1.1.1缺铁性贫血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点:①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女性Hb<110g/L;②有关红细胞的参数异常:MCV<80fl、MCH<26pg、MCHC<320g/L,近年来认为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检查对诊断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意义,正常值为13.5%±1.5%,缺铁性贫血时常>15%;③血涂片瑞氏染色见成熟红细胞普遍体积较小,直径多数为6.2um~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