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吻合口通畅是血管吻合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显微外科中,血管吻合口的通畅情况直接决定了断肢(指)再植或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能否成活。因此,保证血管吻合后血管通畅成为显微外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术后药物辅助治疗的影响[1-2]。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开槽式放置吻合血管蒂的方法进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面的临床经验和临床价值。方法设计应用皮肤开槽的方法,把吻合血管后的血管蒂放置于皮肤皮下槽沟内,成功完成组织瓣的游离移植并避免了血管蒂受压。2007年8月至2012年5月,临床应用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313例病例,其中应用开槽式血管蒂处置法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创面位于足部11例,踝部13例,足部及踝部两处以上创面11例,小腿部18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50例,其中分叶皮瓣13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1例。结果50例皮瓣均成活,1例股前外侧分叶皮瓣的一个皮瓣出现部分皮肤缺血坏死,深部组织成活良好,经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血管危象发生,血管蒂于术后1周被肉芽组织覆盖,约3-6周被皮肤组织完全覆盖,外观平整,随访3-8个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结论应用开槽式血管蒂放置法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创面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带蒂组织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组织缺损47例。现将体会和教训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共10例,成功7例,失败3例。分析失败原因:1例为电击伤,由于电击伤原因供区血管喷血不活跃,经反复吻合,于术后24小时发生血管栓塞。1例为创伤,采用逆行皮瓣吻合法移植,术后48小时后发生血管栓塞。1例为烧  相似文献   

4.
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使传统的自体骨移植术得到改进,近年来吻合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游离植骨手术已不断报告。我科在1983年曾进行游离髂骨复合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3例,1例移植骨坏死,2例成功。2例中1例仅吻合动脉亦成活。现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见表二、手术经过于术前1个月拔除预定截骨处之牙齿,为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人员分三组进行。第一组游离血管,切除下颌病变,待移植骨取下后,用钢丝固定下颌骨断端。第二组取髂骨游离血管肌肉复合组织瓣,例1取对侧髂骨,骨断面朝口内。例2及例3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8,(5):399-400
目的:探讨膝降动脉为蒂的游离骨瓣移植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不愈合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不愈合患者16例,其中中节指骨3例,近节指骨5例,掌骨8例,均采用膝降动脉为蒂的游离骨瓣移植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石膏固定,5~6周后X线观察骨折处愈合情况,并通过TAF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掌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6例均采取随访调查,随访时间为7~12个月,X线结果显示16例掌指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4周。患者术后优良率高达81.25%。结论:膝降动脉为蒂的游离骨瓣移植术解剖简单,供骨区骨质好,血管直径与总动脉直径匹配吻合好,损伤小。术后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指骨骨折不愈合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超声多普勒在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术后血供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下颌骨缺损游离血管化骨瓣修复的41例,共计88条吻合血管,其中41条动脉,47条静脉,术后1周采用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评价移植骨瓣术后血供的情况。结果88条吻合血管中,85条血流通畅,3条血管未见显影考虑闭塞,其中动脉1条,静脉2条。CTA和超声多普勒两种方法在血管化骨瓣重建下颌骨术后血供评价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A及超声多普勒都能够准确显示吻合口血管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7.
徐芸华  雷春涛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6):460-460, 462
目的:通过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观察,分析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眼科手术显微镜分别对30例38眼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结果:通过上述手术方式,患者术后不适反应较轻、角膜创面愈合快,随访1年,复发2眼(5.2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复发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心脏手术的开展,手术所致心脏大血管损伤时有发生。本文总结6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急救配合的体会。1 临床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12~50岁。出血发生在术中4例,术后2例。出血部位为:下腔静脉损伤和主动脉切口出血各1例,动脉导管后壁损伤和导管破裂各1例,换瓣后左心室破裂2例。经抢救后,4例抢救成功,康复出院;1例下腔静脉损伤虽抢救成功,但造成脑缺氧后  相似文献   

9.
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至安  欧扬  涂良钰 《河北医药》2001,23(7):523-524
目的 观察结膜转位自体移植和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60例 (60眼 )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采用结膜转位自体移植术 ;对照组 (3 0例 )采用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 1年 ,观察两组病例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复发率6.67% ,对照组复发率 3 .3 3 %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均能较好地防止胬肉的复发 ,在上方球结膜及对侧眼球结膜不宜取材时 ,结膜转位自体移植术为较好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蒂和游离组织瓣移植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癌术后缺损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癌术后缺损31例,采用游离组织瓣20例,其中挠侧前臂皮瓣18例,腓骨肌皮瓣2例;带蒂胸大肌肌皮瓣11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结果 31例皮瓣有前臂皮瓣1例坏死,1例部分坏死;胸大肌肌皮瓣1例部分坏死;其余组织瓣全部成活,血管危象:前臂皮瓣2例,经抢救后成活;胸大肌肌皮瓣3例感染,控制感染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2~18个月,复发2例,1例术后3个月死亡。本组病例除死亡患者外,3例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余27例满意。结论组织瓣同期移植修复可扩大口腔颌面部癌的手术适应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血供和静脉回流是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祖根  张美心 《贵州医药》1992,16(4):223-225
我科自1981年8月始,对四肢长骨的长段骨缺损及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伤病采用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进行治疗。通过对资料完整的11例随诊观察,疗效肯定。自1990年始,我们在原手术基础上,对腓骨取材入路和动脉吻合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化与改进。该法与传统的常规手术方法比较,具有腓骨取材简便、增加移植骨血供、不影响受区原血供及接骨端骨痂生长快等优点。通过对3例的近期观察,效果满意。这种改进后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我们暂时称为“动脉双口吻合的游离腓骨移植术”,介绍如下。手术方法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供区组:切口始于腓骨小头下3~5cm,沿小腿外侧向外踝方向行走,终于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同期联合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和封闭负压引流(USD)治疗四肢骨外露并感染病例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5月~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VSD治疗并发感染的骨外露27例,其中胫骨上段5例,胫骨中下段20例,前臂尺桡骨骨外露2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0.5岁.方法 首先进行创面清创,按创面需求切取肌皮瓣并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组织瓣不需完全覆盖创面,需遗留1~2处通道与深部创腔相通,放置VSD进行封闭引流,可以同时进行冲洗.结果 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成活率达100%,皮缘部分坏死1例.肢体创面修复时间提前2周,术后3周闭合创面16例,5周闭合创面8例,经长期换药治疗,内固定取出术后愈合3例.术后随访6~15月,1例改内固定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感染,经切开引流后完全愈合,随访8个月未再发感染.结论 游离组织移植结合VSD技术一期修复创面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避免围手术期创面感染,但对广泛组织坏死的创面不能达到一期闭合的目的,仍需反复彻底的创腔清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0多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在整形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完成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20例,吻合血管的撕脱头皮再植3例,断指再植2指1例。结果游离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头皮再植3例,1例全头皮完全成活,1例全头皮成活3/4面积,1例头项撕脱头皮完全坏死;断指再植2指,1指完全成活,1指坏死。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明显地缩短了疗程,减轻了多期手术的痛苦,极大地改善了疗效。  相似文献   

14.
各种原因所致之肢体软组织缺损。若已导致肌腱、骨、韧带,关节囊等缺血组织的外露,修复该创面,以前只能采用传统的带蒂皮瓣移植术。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1972年Harii氏首创颞浅动脉游离皮瓣移植术获得成功,1973年我国杨东岳氏作下腹部游离皮瓣移植术成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游离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1995年 5月至 1999年 10月 ,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瓣并人工牙种植一期重建下颌骨缺损 13例 ,取得满意疗效。其中 5例骨瓣移植仅吻合动脉系统 ,手术全部成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5例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8~ 35岁。下颌骨缺损长度 6~ 10 cm ,左侧 3例 ,右侧 2例。缺损原因 :造釉细胞瘤 4例 ,骨囊肿 1例。血管吻合情况 :旋髂深动脉与面动脉吻合 4例 ,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 1例。未吻合静脉原因 :受区静脉高压反流 3例 ,既往手术损伤 2例。1.2 术后骨瓣血运监测及骨成活愈合的观察方法 :术后 1周每天隔 2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36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术后防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1995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腹主动脉瘤破裂并抢救成功的病例36例。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术后早期预防吻合口破裂出血、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及呼吸道和管道感染、肾功能衰竭等护理措施,使36例患者术后30d内死亡仅7例,死亡率为19.4%。结论本组病例通过对腹主动脉瘤破裂术后并发症的针对性科学护理,与美国MayoCLinic413例RAAA手术死亡率的45%相比,确实地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烧伤晚期疤痕挛缩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表) 手术方法1.患者侧卧位,供瓣侧在上。切除受区挛缩疤痕,解剖出拟吻接的动静脉各一条,并显露2cm 长,不要剥光血管周围组织,拟用吻合口处,将5mm 长的血管外膜旁膜去除干净。2.据受区创面设计略大的皮瓣,将旋肩胛动脉包括在内。依设计切开深至深筋膜下,由内向外在深筋膜下锐性解剖掀起皮瓣,解剖中可见并行于深筋膜浅层的旋肩胛动静脉,至腋后壁三边间隙处,血管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Heuter入路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经髋前Heuter入路治疗股骨头坏死8例(共9髋)。记录手术情况,术后行髋关节影像学评价和Harris评分。结果随访1年以上7例(7髋),X线摄片显示6髋移植腓骨存活并可见股骨头下骨痂形成,1髋无明显变化。Harris评分平均为Ⅱ期93.2分,Ⅲ期84分,分别较术前提高17.8%和22.3%。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儿肘窝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Ⅰ期扩张器植入和皮肤扩张,在肩胛骨上缘上1~2 cm横行做3 cm左右切口,保护好旋肩胛动脉横支和降支穿出点掀起皮瓣,埋置合适的扩张器。术后10 d开始注水过程,直到扩张组织达到受区要求。Ⅱ期先行肘窝瘢痕松解,解剖桡动静脉作为受区血管。切取相应大小皮瓣游离移植,吻合血管。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本组6例患者,肩胛皮瓣扩张时间3~4个月不等,平均3.2个月;皮瓣大小(21~15)cm×(12~6)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预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不错的修复小儿肘窝瘢痕的方法。皮瓣扩张后组织量大,供瓣区容易直接缝合,扩张后皮瓣较薄,外形、功能均满意。  相似文献   

20.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26岁,因右侧听神经瘤手术后 并发面瘫已一年余,于1993年12月入院,体检:口语不清,右额纹消失,右眼裂闭合不全,口角左偏,右侧面部感觉减弱。全麻下施行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足母)展肌瓣移植术。 供区的处理 以舟骨粗隆和第一跖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