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醒脑静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每次0.2ml/k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28例),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以7—10d为1个疗程。结果 醒脑静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温下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肢瘫恢复及锥体束征消失所需时间,醒脑静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分析6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35.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好、见效快,且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毒性脑炎87例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5~20 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天.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1%,对照组38%,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 0.05或P<0.01).治疗组有一过性胸闷1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有效安全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晓萍  孙淼 《包头医学》2010,34(2):95-9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毒性脑炎9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抗炎、抗病毒、激素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5~2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15天.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4%,对照组3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佐治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ml.kg^-1静滴,每日1次,疗程7-10d,观察组常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发热,头痛,嗜睡,抽搐,昏迷持续时间均较观察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 。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方面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4.2%高于对照组的40.6%(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不用其它扩血管、抗凝和溶栓等治疗,但可用抗生素、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治疗,2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7.5日)、显效率(80%)及总有效率(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5日、47.5%和77.5%,P均〈0.05);治疗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出血量30~5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治疗组加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差异有显著性(P〈0.05);醒脑静治疗后病人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为27.6h,较常规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38.7h缩短,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醒脑静治疗组再出血3例(占7.1%),对照组再出血6例(占15.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的合用,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显效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提高,致残率和再出血率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耳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耳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89例病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抗病毒、抗炎、激素及营养神经的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15 d.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73%,对照组为30%,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耳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退热、头痛消失、瘫痪肢体恢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脑脊液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75.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病毒性脑炎7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激素、抗炎、抗病毒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d。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75.0%,对照组34.4%,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邓斌  梁日标  李杰斌 《华夏医学》2012,25(3):304-30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综合治疗外,加更昔洛韦与醒脑静,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加阿昔洛韦。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抽搐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等方面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较单独用更昔洛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性深昏迷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四 血管阻塞法建立全脑缺血性深昏迷模型后分组:模型对照组、醒脑静低、中、高剂量组(1.8,3.6,5.4 mL/kg)、醒脑 静(3.6 mL/kg)+PI3K抑制剂组、纳洛酮组(0.04 mL/kg)、醒脑静(3.6 mL/kg)+纳洛酮组(0.04 mL/kg),每组8只。另设8只 动物为假手术组。给药组手术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醒脑静注射液和/或纳洛酮注射液,给药体积10.0 mL/kg,连续 给药3 d;醒脑静+PI3K抑制剂组为造模后立即侧脑室注射10.0 μL PI3K抑制剂LY294002(10 mmol/L),然后再给予醒脑 静注射液(3.6 mL/kg)。记录首次给药后动物苏醒时间、末次给药后抓力和10 min内自主活动;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 液多巴胺(dopamine,DA)和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 法检测海马组织蛋白激酶B(Akt)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其磷酸化蛋白(p-CRE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醒脑静注射液单次给药能明显缩短大 鼠苏醒时间(P<0.05),连续给药3 d能明显增加大鼠抓力、自主活动总路程、活动次数、活动时间(P<0.05或P<0.01), 降低DA和Glu的含量(P<0.05或P<0.01),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改变。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诱导Akt和CREB蛋白质的磷酸 化(P<0.05或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能明显抑制醒脑静注射液对全脑缺血性深昏迷大鼠上述改善作用(P<0.05或 P<0.01)。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增加纳洛酮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性深昏迷的上述改善作用(P<0.05或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大鼠全脑缺血性深昏迷,其机制与上调PI3K/Akt介导的CREB磷酸化,调节神经递质和保护 海马组织有关。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对大鼠全脑缺血性深昏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组40例,依达拉奉组40例及醒脑静联用依达拉奉组(联合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置。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对3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血肿均明显吸收、NIH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醒脑静组和依达拉奉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明显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ACH)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ACH患者178例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用药方案另增加醒脑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量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5.6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5±4.38)分,NIHSS评分为(10.15±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2±6.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量和CRP水平分别为(3.47±0.82)mL和(6.24±1.13)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2±1.26)mL和(12.68±1.5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与对照组的6.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ACH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04-106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共计102例,其中醒脑静治疗组64例,常规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催吐、抑酸、补液等治疗;醒脑静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恢复(95%)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醒脑静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醒脑静治疗组SPO2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醒脑静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9%。结论 临床急救中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岳优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62-63,6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病毒唑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为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90例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5例(纳洛酮+更昔洛韦)和B组45例(纳洛酮+病毒唑),A组给予纳络酮(0.01~0.03)mg/(kg·次),每隔8h静脉注射1次,更昔洛韦(5~10)mg/(kg·d),bid,静脉滴注;B组给予纳络酮(0.01~0.03)mg/(kg·次),每隔8h静脉注射1次,病毒唑10mg/(kg·d),bi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时间,预后情况,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B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头痛、惊厥、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改善时间及脑脊液复常时间等均较B组所用时间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清除病毒,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尤其下降IL—1水平,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快速改善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的症状与体征,患儿预后更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6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联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14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D变化、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1个月及6个月末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分别为(9.57±2.46)分、(8.84±2.54)分、(7.25±2.3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22±2.92)分、(15.35±3.24)分、(13.76±2.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 d、7 d和14 d末的FMD分别为(5.83±0.84)%、(6.47±0.62)%、(8.26±0.5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5±0.76)%、(5.62±0.79)%、(5.82±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末的血浆黏度(1.09±0.34)mPa·s、全血黏度高切(2.71±0.85)mPa·s、全血黏度低切(5.62±0.63)mPa·s和纤维蛋白含量(2.26±0.66)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7±0.39)mPa·s、(3.58±0.97)mPa·s、(6.52±0.83)mPa·s、(3.35±0.7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65%,显效率为6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和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缓解快慢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抗感染、脱水降颅压、镇静止惊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纳络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法为:400 mg/(kg.d),连用3~5 d,或1g/(kg.d),连用2 d;纳络酮的用法为:每次0.01 mg/kg,最大剂量为2 mg,2~3 min后可重复使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快慢和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缓解快,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王永杰 《中外医疗》2016,(16):138-140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昏迷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脑出血伴昏迷病患。病患分组方法:密封信封随机分组。83例病患分为组a和组b两个组别。组a 4 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静滴,1次/d,用药2周;组b 4 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静滴,20 mL醒脑静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静滴,均1天1次,用药2周。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药物副作用;③用药前后病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评分﹑昏迷评分﹑血肿量的差异;④昏迷时间。结果组b总有效率95.24%相比于组a75.61%总有效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评分﹑昏迷评分﹑血肿量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患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b昏迷时间(5.51±2.41)h比a (8.39±2.77)h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昏迷病患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醒,减少血肿,改善病患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