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的发生与发病年龄、病程、复发次数、连续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1)对426例长期住院病人进行评定并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出现率为73.5%,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复发次数多,连续住院时间长的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度高。结论 加大民政系统所属精神病院医院化管理步伐,提高诊治水平,改善病房环境拓展康复措施,是减少精神残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婚姻状况状。[方法]用自制的调查表对住我院精神科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精神病人的未婚率和离婚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未婚者89例(占54.6%),离婚者41例(占25.15%)。且与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种类、职业有关。[结论]要改变精神病人的婚姻状况,必须要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注重精神康复、改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及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预后不良,劳动能力丧失并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多年来对精神病人的防治,唯一的办法就是发作时送进精神病院。病人由于反复、长期住院,脱离社会和家庭,致使病人适应社会和家庭生活能力极差,易造成精神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影响因素。方法:对纳入社区管理的435名重性精神病人,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估康复水平,调查病人的社区治疗康复时间、病程、复发次数、婚姻状况、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情况、家人态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庭经济情况、家人态度依次为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康复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管治工作中,要加强患者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人态度等因素的干预,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治疗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人自知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主诉差.有的病人病程长,病情迁延,加上长期应用抗精神药物,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低,且多行集  相似文献   

6.
连续调查新入院和因假出院病情复发而返院的109例精神病人对用药的依从性。其中9例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良好,依从性差的100例中,41例拒绝用药,59例自行减量。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亲属认为前三位的是:(1)病人不承认有病、不接受管理;(2)认为病情已愈无需再用药;(3)督促不利。病人自述原因:(1)病已愈无需用药;(2)耐受不了副反应;(3)无自知力;(4)家庭因素;(5)其它因素较少。有20例拒绝回答。笔认为医师对正在用药的重性精神病人应加强用药指导,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精神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朱昕 《工企医刊》2005,18(3):76-76
慢性肝病患者病程长,不易痊愈,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多数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后以家庭治疗为主,如护理、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复发、产生并发症,因此慢性肝病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渡过急性期后,有较多病人会有一些残余症状及受损的社会功能。病人逐步走向衰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降低,丧失了回归社会的能力和欲望,并且随着病程及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住院依赖现象。为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现对7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人经治疗出院后,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直接影响。为了了解影响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原因,针对性开展精神病人的康复指导,尽可能使精神病人早日适应社会环境,恢复社会功能,作者于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出院后的康复期精神病人、病人家属、社区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寻找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人的出路,我们对他们实行开放管理与院内就业。方法我们对7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长期住院的71例、门诊病人4例)。在近5年内,对他们院内就业、实行开放管理。结果75例中,21例次因精神症状反复再转回原封闭式病房,17例因精神症状消失,病情缓解,并能适应社会家庭环境而直接出院,回归社会,其中4例已恢复原工作,17例在家中均能参加家务劳动及一般工作,仅1例返回医院。结论我们认为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院内就业等,能促使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是每个精神病院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性精神病人检出率低、治疗率低和服药依从性差,以致许多重性精神病人没有纳入社区管理的范围,患者复发率高,病情不稳定,精神病防治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精神病人家庭因病致贫,普遍经济困难;家属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不知道如何护理精神病人,以致病人服药不规则或擅自停药;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或偏见,以及病人家属不了解精神病社区管理的益处,不愿意纳入社区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康复护理措施。方法调查住院时间超过一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精神症状特点、长期住院的原因。结果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占住院总数的19.12%,长期住院患者以年龄较大、且多无配偶、多呈衰退状态、病程较长、家族史的阳性率较高,以阴性症状和缺乏活力为特点。长期住院原因中,疾病因素与社会因素各近半。长期住院患者经加强康复护理措施后,康复率达52.7%,出院1年内的社会功能有较好恢复。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在加强临床诊疗的同时,需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延慢精神衰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CPR)后出院准备度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PR后社会功能缺陷的早期预防及出院前健康教育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CPR救治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出院当天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出院准备度评估。根据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功能活动问卷(FAQ)的评测结果筛选出社会功能缺陷组(118例),在178例无社会功能缺陷者中选取118例为社会功能正常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社会功缺陷组CPR纠正时间8 min、家庭月收入8 000元、家庭支持情况差、出院准备度差以及不在职的比例均高于社会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准备度差(OR=3.204,95%CI:1.592~6.948)、心律失常CPR纠正时间8 min(OR=3.002,95%CI:1.446~5.608)、家庭支持情况差(OR=2.470,95%CI:1.369~4.164)、家庭月收入8000元(OR=1.740,95%CI:1.348~3.584)及不在职(OR=2.476,95%CI:1.408~4.447)均是CPR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准备度中身体状况和出院后应对能力2个维度与FAQ评分均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B值分别为0.480,0.570,P0.01)。结论出院准备度差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CPR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尤其是身体状况和出院后应对能力对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与健康》2014,(4):63-63
看病难、住院难、回家难、康复难、回归难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难题。一方面,因为精神疾病救治的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精神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家庭宁愿承担高额的费用,也不愿意患者出院,害怕他出院后病情不稳定,许多已经可以回家的精神病患者仍然住院,这就造成了精神病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讳疾忌医,这导致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初诊时,往往病情已经较重。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病人回归社会的大本营 ,是防止疾病复发巩固疗效的物质保障及精神支柱。它具有缓冲各种压力 ,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1] 。我们应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2 ] ,结合自行设计健康教育内容调查表 ,调查 60例精神病人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态 ,为精神病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预防复发 ,提供有关的依据。对象与方法1 对象 自 2 0 0 2年 2~ 4月期间第一次来本院住院精神病人的家属中随机抽取 60例 ,家属范围限于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1 8…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我院2006年出院的26988份病案,对医院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26988人中有1280人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74%。磐松楼出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内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科别、抢救、手术、住院天数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年龄大、有抢救、住院天数长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不同科室制定有效的综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区精神病人肇事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近两年发生的319起肇事事件按《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信息管理系统》中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报告单、入院记录单、出院记录单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有11例病人因病情复发导致意外死亡,16例病人失踪,97例病人对社会及家庭生活带来明显影响。结论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在疾病控制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住院病人自动出院的现状分析中探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方法:分析1年住院病人中329例自动出院病人。结果:同期出院病人13000人次,自动出院病人329人次,住院病人自动出院率3%。而自动出院的前8位原因分别是:医疗技术质量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和用药、不合理检查、住院时间长、病人经济困难、管理问题、病情恶化治疗无望、病人误解病情等。结论:自动出院现象已不在少数,而且是一个多环节的管理问题,已造成病人直接或间接地看病难、看病贵,应引起各级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从提高医疗技术内涵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流程管理、合理用药和检查、减少等候时间等方面进行管理,以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出院后服用激素治疗的97例N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并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NS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97例NS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差34例,良好63例。依从性差与依从性良好NS患者的年龄、疾病认知、心理状况、家庭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其他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疾病认知低下、心理状况较差、家庭功能低下是NS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NS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差可能受年龄≥60岁、疾病认知低下、心理状况较差、家庭功能低下等因素的影响,考虑未来可据此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案,以期改善患者出院后激素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长时间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应措施。方法:提取江苏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6年139 292例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分析其中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2 230例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出院科室和ICD-10疾病名称的分布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根据长时间住院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住院期间是否转科、是否进行手术、术前天数、入院病情是否危重、出院情况和ICD-10 疾病分类对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长时间住院原因中,疾病是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主要原因,同时存在部分医方的原因。根据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医院应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加强监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