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穿刺质量和"弹丸"显影质量。结果三者穿刺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3.3%、三通管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8.3%,直接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95.0%,三种"弹丸"注射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最好。结论加强直接注射法技能演练,提高"弹丸"注射质量,在肾动态显像中才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双止血带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老年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98%,对照组80%,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双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曾宪英 《大家健康》2016,(1):259-260
目的:探讨采血针配留置针静脉采血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 ,实验组将采血针的针头先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 ,另一端再插入真空采血管内采取血液标本 ;对照组采用常用的将真空采血管打开 ,取下留置针的肝素帽直接滴血留取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 ,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家属与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8.57% 、100% 、95.71% 、98.57% ,高于对照组的85.71% 、91.67% 、71.43% 、78.57% ,均 P< 0.01.结论:静脉采血针配留置针采血明显提高了采血成功率与标本合格率 ,缩短了采血时间 ,减少了血液污染 ,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了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动态弹丸注射技术对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灌注图像影响因素,以期获得最佳的动态显像图像,供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方法采用止血带直接注射法和导管注射法两种对比,显像剂以动态“弹丸”形式注入,以每2s1帧速度连续采集30帧,经计算机处理可获左心室、肝、脾、肾部ROT时间一放射性曲线。结果在止血带松紧造度,显像剂比活度高,体积在0.3—0.7ml内条件下,43例止血带直接注射法肝血流测定中,39例“弹丸”注射成功,成功率90.69%;32例导管注射法中,24例成功,成功率75.00%。结论止血带直接注射法比导管法的“弹丸”成功率高;同时要求显像剂比活度高,体积在0.3—0,7ml内;扎止血带松紧适度,以阻断肢体的深浅静脉血流。而不影响动脉的血流为宜;快速推药、松解止血带、启动计算机3个动作按顺序进行并在2—3s内完成,使动态图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暖宝宝"预防冬春季外周留置针堵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使用留置针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分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于前臂浅表静脉处穿刺静脉留置针,试验组输液后立即用"暖宝宝"隔衣热敷覆盖穿刺处,热敷范围为10 cm×10 cm;对照组不给予局部热敷,其余处理同试验组.对比2组患者堵管、回血发生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48 h发生堵管率和回血率分别为29.17%,6.25%,均低于对照组的79.17%,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宝宝"在冬春季对外周留置针预防堵管、 回血有良好的效果,能延长留置时间,保护血管,减少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通管弹丸式注射与传统弹丸式注射方法对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肾脏动态显像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检查前30分钟嘱患者饮水300~500m L,尽可能选用右肘正中静脉或对侧等粗的静脉血管。选择2m L注射器,7号注射针,药液体积控制在0.4~0.5m L,分别用三通管弹丸式注射法和传统弹丸式注射法注射99m Tc-DTPA。比较两种弹丸式注射方法对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结果:三通管弹丸式注射组中注射质量最佳40例(100%),成功率100.0%;传统弹丸式注射组中注射质量最佳34例(85.0%),注射质量欠佳4例(10%),注射失败2例(5%),成功率85.0%。两组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通管弹丸式注射较传统弹丸式注射法优越,可以避免因患者紧张,恐惧以及不自主移动等因素的影响,明显提高注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东玲 《广东医学》2012,33(24):3834-383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0例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和传统的使用头皮针组(对照组),每组95例。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20 min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检查过程中护士直接从静脉留置针中推注对比剂,进行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增强时,护士进入磁体室进行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推注对比剂情况、一次性扫描成功情况、扫描图像清晰度、检查时间和效果等。结果观察组发生对比剂外漏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一次性扫描成功率、扫描图像清晰度、检查时间、检查效果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腹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头皮针。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能够避免对比剂的外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性扫描成功率,提高图像清晰度和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末端保护的意义,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将采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1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临床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局部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84.3%,对照组85.3%,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科的局部反应率与留置针末端是否保护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德湿可水胶体敷料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住院部180例需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平衡分成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实验组用水胶体敷料垫在留置针下,再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对照组用3 M透明无菌敷料固定,比较两组固定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敷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出观察组,同时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也明显短于观察组。两组敷料翘边,固定不牢及留置针脱出现象观察组发生率在10.0%,对照组发生率达38.9%,观察组固定效果显著,相对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德湿可水胶体敷料用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注甘露醇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脑外伤需甘露醇脱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静脉针头输液,而实验组则采用第4代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两组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输液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在甘露醇脱水治疗中,不仅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而且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穿刺及固定方法在新生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就诊于儿科的新生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穿刺见回血后将套管和针芯同时送入血管再退针芯的进针方法,固定采用3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针眼及部分针梗处,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外露针梗"Y"型尾端;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送管方法,在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4mm,再将套管完全送入,然后将针芯全部退出的改良方法,固定时将敷贴全部覆盖住进针处针眼及全部针梗,将余下留置针软管部分用2条胶布横行固定与敷贴上方.比较两组患儿的固定效果和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情况、发生松脱情况和进针处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3.8%和75.0%,发生松脱率分别为3.8%和18.8%,感染率为1.3%和1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瑞华  韩蔷  王丽平 《四川医学》2008,29(3):279-280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效果,为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如何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提供线索和途径.方法 对2007年3月1~30日在我院普外一科住院的胆管疾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则采用普通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然后使用同一观察表格进行静脉炎发生情况的观察,并对观察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实验组24h静脉炎发生率0.00%,36h 2.00%,48h 10.00%,60h 16.00%,72h 22.00%,>72h 34.00%,平均留置时间为70.73h;对照组24h静脉炎发生率5.88%,36h 13.73%,48h 35.24%,60h 54.90%,72h 66.67%,>72h 70.59%,平均留置时间为56.62h.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长.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有较好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制加压止血带应用于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观察其止血效果。方法:将门诊输液患者61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8例)和对照组(294例)。实验组在输液拔针后采用加压止血带按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指按压法,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出血、瘀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采用加压止血带按压法能有效降低拔针后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因失血、失液引起的浅静脉血管充盈度差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比较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统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能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及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匡大林 《安徽医学》2014,35(1):119-12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贴膜固定,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护理操作时间,对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联合静脉留置针护理记录单应用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患者27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298例采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护理,实验组1465例采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联合静脉留置针护理记录单应用护理.比较两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 两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7d内成功留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方法可减少静脉炎发生,与记录单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管道脱落、堵塞等并发症,延长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使用方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单通道1小时输液量、穿刺时间、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优先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尽快进入有效循环,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经济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方法.方法 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入院时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分别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留置针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经济方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理疗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20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穿刺。实验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24h后,采用微波治疗机理疗置管局部皮肤理疗。2次/日。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波理疗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吴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27-127
目的:探讨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对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5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按年龄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0例,对照组510例。实验组采用调整后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中的松止血带、松拳环节,可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的渗漏情况,降低穿刺部位的皮肤污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