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丹参组、地米组、模型组,每组10只,丹参组、地米组、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建立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肺系数、肺纤维化评分、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等,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结果丹参组及地米组肺系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丹参组低于地米组(P〈0.01);肺组织病变呈肺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及地米组明显较轻(P〈0.01),且丹参组优于地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TGF-β1及MMP-9明显高于丹参组及地米组(P〈0.01),丹参组也明显低于地米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减轻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MMP-9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桩蛋白(Pax)表达时相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rhTGF-β1培养组(T1、T2、T3组):分别用含10ng/ml TGF-β1的FSM培养,取不同时相点(T1组24h,T2组48h,T3组72h)终止培养。MTT法检测rhTGF-β1诱导HKC增殖的时效关系,RT-PCR检测HKC的Pax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Pax蛋白的表达。结果C组可检测到PaxmRNA和蛋白表达;Pax mRNA和蛋白表达T组明显高于C组,且T2、T3组明显高于T1组(P〈0.01)。结论TGF-β1诱导HKC合成Pax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三莪方剂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三莪治疗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用金三莪方剂治疗,第8周处死全部大鼠.RT-PCR检测肝组织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及TGF-β1在肝内的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肝组织HE染色和电镜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金三莪治疗后大鼠肝内CTGF及TGF-β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CTGF及TGF-β1的免疫反应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CTGF及TGF-β1表达降低,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变薄.结论金三莪方剂能有效地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CTGF和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诱导兔颅骨再生过程中对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颅骨缺损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损区颅骨膜内源性TGF-β1在rhBMP-2作用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实验组颅骨膜聚集的大量间充质细胞即开始表达TGF-β1,且随着间充质细胞的分化表达水平迅速提高,表达高峰出现在术后17,19d,术后7,15,21d实验组和对照组诱导区颅骨膜TGF-β1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诱导颅骨再生过程中,外源性rhBMP-2能诱导并增强内源性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Survivin蛋白表达和Caspase-3活性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损伤组(n=36)。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活性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Survivin蛋白表达在大鼠脑损伤后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Caspase-3的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具有正相关性(P〈0.01),而和Survivin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Survivin表达增加可下调Caspase-3的活性,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对烧伤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4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大鼠,观察NE对烧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NE对烧伤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烧伤大鼠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烧伤前注入NE剂量的加大,BN2、BN3组脑组织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明显,与烧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大剂量NE刺激时,脑组织VEGF的表达增加,烧伤后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N1、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NE刺激剂量增大,烧伤后VEGF表达增强,BN2、BN3组与烧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能够诱导严重烧伤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可能是烧伤后促进脑水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尿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儿尿液中TGF-β1检测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FSGS患儿,并对照观察3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0例轻微病变(ML)和30例对照组儿童尿液中的TGF-β1水平。结果:FSGS组尿液中TGF-β1水平与MsPGN、ML、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FSGS中,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或)纤维化组与非炎症细胞浸润和(或)纤维化组相比,TGF-β1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大量蛋白尿组与非大量蛋白尿组TGF-β1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FSGS患儿的尿液中TGF-β1水平升高,其与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蛋白尿严重程度相关。检测尿液中TGF-β1可能是反映肾硬化及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伴有休克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颈静脉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采用Feeney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随机分为7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单纯重型颅脑损伤组(SBI)及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组(SBIS)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单纯颅脑损伤组及损伤加休克组均在伤后6h,S-100表达达到高峰,其余各时间点损伤加休克组均比单纯颅脑损伤组表达高,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能引起重型颅脑损伤后严重继发性损伤,积极纠正休克对减轻脑伤后继发性病理损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三七总皂苷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24h后给予干预药物,分别于7、14、21、28天处死动物后观察其病理变化、肺系数、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与地塞米松组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轻,羟脯氨酸含量、肺组织TGF-β1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生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溃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Wistar大鼠,以手术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以^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观察病变55d,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单纯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极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照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逐渐扩大、融合、加深。皮肤受照射区多种细胞,特别是溃疡床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EGF,bFGF,PDGF-B,VEGF等因子及其受体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上述因子及其受体的转录及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及TGF-βR1在受照射皮肤中表达增强,溃疡床的阳性细胞数量较单纯口中减少,强度未见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不能形成有效肉芽组织)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血清浓度对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低血清浓度(0.4%)和正常血清浓度(10%)培养条件对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0.4%和10%血清浓度培养,加TGF-β1刺激细胞后,分别用BrdU ELISA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噻唑蓝(MTT)比色法制作细胞生长曲线。结果0.4%和10%血清浓度下,250pg/ml TGF-β1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0.01),并促使生长曲线的峰值提前和增加。而25ng/ml TGF-β1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并导致生长曲线峰值的滞后和降低。结论血清浓度对大小剂量TGF-β1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在改善脊髓损伤微循环方面可能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采用斜板试验和改良的Tadov评分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功能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脊髓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相斜板试验和改良的Tarlov评分,胰岛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绀各时相点VEGF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14天,胰岛素组MVD计数明显增多,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胰岛素可增强脊髓损伤后VEGF的表达,促进微血管再生,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所有脑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标本,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动脉瘤标本经HE染色后显示出较为完整的结构形态。对照组TGF-β1总阳性表达率为28.57%,观察组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GF-β1高表达可能在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雄激素对阴茎组织中TGF-β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衰老组、丙酸睾酮组与对照组(2个月龄大鼠),其中丙酸睾酮组给予丙酸睾酮治疗,于24d取阴茎组织,用PCR检测其TGF-βmRNA的表达。结果衰老组TGF-βmRNA的表达较其他2组增强,而表现TGF-βmRNA减弱的组,由少到多依次排定为对照组、丙酸睾酮组及衰老组;对照组、丙酸睾酮组及衰老组其TGF-βmRNA内控量较少,与衰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TGF-βmRNA表达而在阴茎勃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疏康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维生素D受体(VDR)mRNA、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Wistar大鼠50只.10只作空白对照组,余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测血糖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病理组。分别给予糖疏康、碳酸钙阿法迪三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2周后取材,切片,进行维生素D受体(VDR)mRNA、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原位杂交实验。结果糖疏康组与碳酸钙阿法迪三对照组治疗后提高VDRmRNA、CaBp-D9KmRNA与骨TGF-β1mRNA表达水平,且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疏康能够调节DOP大鼠小肠VDRmRNA、CaBp-D9KmRNA与骨TGF-β1mRNA表达水平,影响VDR、CaBp-D9K与TGF-β1的合成与分泌,进而促进肠钙吸收与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颅脑损伤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损伤寻救有效手段.方法:选择Wistar大鼠75只,利用Marmarou颅脑损伤装置造成动物不同程度弥漫性脑损伤.以Northern杂交、组织病理学方法,动态观察动物脑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基因表达变化及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轻度颅脑损伤后12小时,bFGF基因表达增加,伤后3天达峰值.重度颅脑损伤后4小时,bFGF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明显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水平.结论:bFGF基因表达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作为生长因子之一,bFG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大鼠心房纤维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异丙肾组(B)、异丙肾+阿托伐他汀组(C),并造模给药。8周后处死,Masson染色法测心房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及半定量分析心肌组织TGF-β1的分布特征,RT-PCR测心肌组织TGF-β1 mRNA表达情况。结果:C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组织中TGF-β1含量及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C组大鼠较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心肌中TGF-β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致肺损伤时血清中细胞因子是否增高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呼吸机诱导肺损伤的体内及体外模型,将分离的肺泡上皮细胞于体外拉长,利用基因微阵列技术分析并筛选出上调的炎性细胞因子,之后给予大鼠呼吸机机械通气,留取血清标本,测量这些细胞因子在血清中是否上调。我们在体外培养的肺上皮细胞中加入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氢或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细胞因子的变化。N-乙酰半胱氨酸亦被投入大鼠呼吸机诱导肺损伤模型,观察用药后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转移生长因子β2(TGF-β2)在体外拉长的肺上皮细胞中表达增加,并且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的大鼠血清中浓度增加。肿瘤坏死因子不能改变TGF-β的表达,而过氧化氢诱导了TGF-β的上调。N-乙酰半胱氨酸减轻氧自由基损伤,不论在体内或体外试验中均阻断了过度拉长所致TGF-β在细胞及大鼠血清中的上调。结论TGF-β1和TGF-β2在通气机所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增加并在血清中上调;TGF-β上调的机制与氧自由基损伤有关但与肿瘤坏死因子无关;N-乙酰半胱氨酸可对抗氧自由基损伤,能阻断TGF-β的上调,可能成为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一种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表现及TGF-β1,CTGF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的水平,探讨IBS与心肌纤维化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奴)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测定常规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校正的IBS值(IBS%)、IBS周期性变异幅度(CWB)。Masson胶原染色观察纤维容积分数(CVF)及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心肌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IBS%明显增高(P〈0.05),CVIB第4、12周时尚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减低(P〈0.05),EF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组心肌纤维化指标CVF、PVCA、CollagenⅠ及TGF-β1和CTGF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②IBS%与CVF、PVCA、CollagenⅠ、TGF-β1、CTGF表达呈正相关(P〈0.05);TGF-β1和CTGF表达分别与CVF、PVCA、CollagenⅠ呈正相关(P〈0.05),TGF-β1和CTGF表达呈正相关。电镜发现糖尿病组心肌细胞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增生。结论:糖尿病大鼠存在明显的心肌纤维化,糖尿病心肌纤维化与TCF-β1、CTGF的表达增强有关。应用IBS技术可以检测到与纤维化指标(CVF、PVCA、CollagenⅠ、TGF-β1、CTGF)有关的IBS%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对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对成纤维细胞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0^-9~10^-5mol/L的SP在体外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γ=0.594,P<0.01),EGF抗体只能部分抑制这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10^-7mol/L SP组比较,P<0.05)。10^-7mol/L 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EGF 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6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P在10^-8~10^-6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EGF mRNA表达,在10^-7mol/L达到峰值,当浓度>10^-7mol/L时,其促EGF mRNA表达的效应强度随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至10^-5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成纤维细胞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